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人教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线段 AF,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 若 AB 2 5 , CE 2,在图 ② 的基础上将 CED 绕点 C 继续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
程中,当平行四边形 ABFD 为菱形时,直接写出线段 AE 的长度.
【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 AF 2AE ② 4 2 或 2 2 .
【解析】 【分析】
【答案】(1)P 点坐标为(x,3﹣ x). (2)S 的最大值为 ,此时 x=2. (3)x= ,或 x= ,或 x= . 【解析】
试题分析:(1)求 P 点的坐标,也就是求 OM 和 PM 的长,已知了 OM 的长为 x,关键是 求出 PM 的长,方法不唯一,①可通过 PM∥ OC 得出的对应成比例线段来求; ②也可延长 MP 交 BC 于 Q,先在直角三角形 CPQ 中根据 CQ 的长和∠ ACB 的正切值求出 PQ 的长,然后根据 PM=AB﹣PQ 来求出 PM 的长.得出 OM 和 PM 的长,即可求出 P 点的 坐标. (2)可按(1)②中的方法经求出 PQ 的长,而 CN 的长可根据 CN=BC﹣BN 来求得,因此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S,x 的函数关系式. (3)本题要分类讨论: ①当 CP=CN 时,可在直角三角形 CPQ 中,用 CQ 的长即 x 和∠ ABC 的余弦值求出 CP 的表 达式,然后联立 CN 的表达式即可求出 x 的值; ②当 CP=PN 时,那么 CQ=QN,先在直角三角形 CPQ 中求出 CQ 的长,然后根据 QN=CN﹣ CQ 求出 QN 的表达式,根据题设的等量条件即可得出 x 的值. ③当 CN=PN 时,先求出 QP 和 QN 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 PNQ 中,用勾股定理求出 PN 的长,联立 CN 的表达式即可求出 x 的值. 试题解析:(1)过点 P 作 PQ⊥BC 于点 Q, 有题意可得:PQ∥ AB, ∴ △ CQP∽ △ CBA,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在矩形 ABCD 中,AB=a,BC=b,动点 M 从点 A 出发沿边 AD 向点 D 运动.
(1)如图 1,当 b=2a,点 M 运动到边 AD 的中点时,请证明∠ BMC=90°; (2)如图 2,当 b>2a 时,点 M 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 BMC=90°,若存在,请给与 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 3,当 b<2a 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 (2)存在,理由见解析; (3)不成立.理由如下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 b=2a,点 M 是 AD 的中点,可得 AB=AM=MD=DC=a,又由四边形 ABCD 是矩形,即可求得∠ AMB=∠ DMC=45°,则可求得∠ BMC=90°; (2)由∠ BMC=90°,易证得△ ABM∽ △ DMC,设 AM=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 例,即可得方程:x2﹣bx+a2=0,由 b>2a,a>0,b>0,即可判定△ >0,即可确定方程有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均大于零,符合题意; (3)由(2),当 b<2a,a>0,b>0,判定方程 x2﹣bx+a2=0 的根的情况,即可求得答 案. 试题解析:(1)∵ b=2a,点 M 是 AD 的中点, ∴ AB=AM=MD=DC=a, 又∵ 在矩形 ABCD 中,∠ A=∠ D=90°, ∴ ∠ AMB=∠ DMC=45°, ∴ ∠ BMC=90°. (2)存在, 理由:若∠ BMC=90°, 则∠ AMB+∠ DMC=90°, 又∵ ∠ AMB+∠ ABM=90°, ∴ ∠ ABM=∠ DMC, 又∵ ∠ A=∠ D=90°, ∴ △ ABM∽ △ DMC, ∴ AM AB ,
CD DM
设 AM=x,则 x a , a bx
整理得:x2﹣bx+a2=0, ∵ b>2a,a>0,b>0, ∴ △ =b2﹣4a2>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均大于零,符合题意, ∴ 当 b>2a 时,存在∠ BMC=90°, (3)不成立. 理由:若∠ BMC=90°, 由(2)可知 x2﹣bx+a2=0, ∵ b<2a,a>0,b>0, ∴ △ =b2﹣4a2<0, ∴ 方程没有实数根, ∴ 当 b<2a 时,不存在∠ BMC=90°,即(2)中的结论不成立.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根的判别式;3、矩形的性质
∴
∴
解得:QP= x,
∴ PM=3﹣ x,
由题意可知,C(0,3),M(x,0),N(4﹣x,3),
P 点坐标为(x,3﹣ x).
(2)设△ NPC 的面积为 S,在△ NPC 中,NC=4﹣x,
NC 边上的高为 ,其中,0≤x≤4.
∴ S= (4﹣x)× x= (﹣x2+4x)
=﹣ (x﹣2)2+ .
交
BC
于
M
11 2
,
6
,
MN
62
11 2
5
2
2
3
5.
( 3 )存在,直线 y x 平分五边形 OABCD 面积、周长.
∵ P(10 5 2,10 5 2) 在直线 y x 上,
∴ 连 OP 交 OA 、 BC 于点 E 、 F , 设 BC : y kx b , B(8, 2)C(2,8) ,
∴ S 的最大值为 ,此时 x=2.
(3)延长 MP 交 CB 于 Q,则有 PQ⊥BC. ①若 NP=CP,
∵ PQ⊥BC, ∴ NQ=CQ=x. ∴ 3x=4, ∴ x= . ②若 CP=CN,则 CN=4﹣x,PQ=x,CP= x,4﹣x= x, ∴ x= ; ③若 CN=NP,则 CN=4﹣x. ∵ PQ= x,NQ=4﹣2x, ∵ 在 Rt△ PNQ 中,PN2=NQ2+PQ2, ∴ (4﹣x)2=(4﹣2x)2+( x)2, ∴ x= . 综上所述,x= ,或 x= ,或 x= .
理由:连接 EF,DF 交 BC 于 K. 四边形 ABFD 是平行四边形,
AB / /DF , DKE ABC 45 , EKF 180 DKE 135 , EK ED,
ADE 180 EDC 180 45 135 , EKF ADE ,
DKC C , DK DC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5.如图 ① ,在等腰 Rt ABC 中, BAC 90 ,点 E 在 AC 上 ( 且不与点 A、C 重合 ) , 在△ABC 的外部作等腰 Rt△CED ,使 CED 90 ,连接 AD,分别以 AB,AD 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 ABFD,连接 AF.
1 请直接写出线段 AF,AE 的数量关系; 2①将 CED 绕点 C 逆时针旋转,当点 E 在线段 BC 上时,如图 ② ,连接 AE,请判断
问题解决:
( 3 )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 OABCD 的边 OA 、 OD 分别在 x 轴、 y 轴正半轴上, DC∥x 轴, AB∥y 轴,且 OA OD 8 , AB CD 2 ,点 P(10 5 2,10 5 2) 为五边形内一点.请问:是否存在过点 P 的直线 l ,分别与边 OA 与 BC 交于点 E 、 F ,且同时平分五边形 OABCD 的面积和周长?若存在,请求出点 E 和 点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
,
在
中,
,
过点 作
于,
,
,
,
,
,
,
、 、 共线,
,
四边形
是矩形,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 股定理等知识.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 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ABC 为矩形,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4,0), (4,3),动点 M,N 分别从 O,B 同时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 M 沿 OA 向终点 A 运动,点 N 沿 BC 向终点 C 运动.过点 M 作 MP⊥OA,交 AC 于 P,连接 NP,已知动点运动了 x 秒. (1)P 点的坐标为多少(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 NPC 面积 S 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 S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 x 值; (3)当 x 为何值时,△ NP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
DF AB AC, KF AD , 在 EKF 和 EDA 中, EK ED EKF ADE , KF AD EKF ≌ EDA , EF EA, KEF AED, FEA BED 90 , 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 2AE . ② 如图 ③ 中,当 AD AC 时,四边形 ABFD 是菱形,设 AE 交 CD 于 H,易知 EH DH CH 2 , AH (2 5)2 ( 2)2 3 2 , AE AH EH 4 2 ,
2.问题发现:
(1)如图①,点 P 为平行四边形 ABCD 内一点,请过点 P 画一条直线 l ,使其同时平分 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和周长.
问题探究:
( 2 )如图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 OABC 的边 OA 、 OC 分别在 x 轴、 y
轴正半轴上,点 B 坐标为 (8, 6) .已知点 P(6, 7) 为矩形外一点,请过点 P 画一条同时平分 矩形 OABC 面积和周长的直线 l ,说明理由并求出直线 l ,说明理由并求出直线 l 被矩形 ABCD 截得线段的长度.
8k b 2 k 1
{
,{
,
2k 8 b 10
∴ 直线 BC : y x 10 ,
联立{
y y
x
x
10
,得
x
y
5 5
,
∴ E(0, 0) , F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