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169例疗效观察

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169例疗效观察

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169例疗效观察
摘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是由于颈椎
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邻近组织而引起的综合
症候群。

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目前对本病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而在各种非手术疗法中,又以推拿手
法最为有效。

2006年10月~2009年8月,笔者采用手法推拿治疗该病患者169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各种急、慢性劳损或外伤、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等
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血管继发性改变或刺激邻近组织,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其病理特征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椎间盘退变期及骨形成期,表现为椎小关节失稳、松动、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周围其
他组织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69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98例,女性71例;年龄
40~50岁之间发病者90例,51~60岁之间发病者53例,61岁以上发病者26例。

1.2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其病例特征,可将颈椎病分为五型:
1.2.1颈型:颈肩枕部酸痛伴活动受限,可触及压痛点,X线片显示轻度梯形变。

1.2.2神经根型: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通及枕部感觉障碍等,
在颈5以下者可出现颈僵,活动受限,向一侧或两侧肩臂部放射性麻木,病变棘
突压痛,臂丛神经牵拉、压颈、头顶叩击试验均阳性,X线片示关节不稳及骨刺
形成。

1.2.3椎动脉型:可表现头痛、恶心、呕吐、体位性眩晕、耳鸣、耳聋、旋颈
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椎关节侧方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

1.2.4脊髓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全痉挛性瘫痪,颈颤臂抖,呈波浪式进行
性加重,肢体束带感,肌力减弱,出现病理反射等感觉或运动障碍。

1.2.5混合型:临床上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但手法必须轻柔
和缓。

2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为舒筋活血、理筋整复,多采用滚、按、揉、拿、拨、擦、牵引、
旋转等手法。

患者正坐,医者分别按揉风池、缺盆、肩井、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

2.1推拿疗法。

缓解手法以拿、按、揉、点、拨等在颈椎两侧及肩背部治疗,时间约为10分钟,复位手法可根据颈椎病类型选用以下两法。

2.1.1患者端坐、放松肌肉,头部呈现屈位,屈位的角度一般可分为15度、
25度、45度,各角度可依据复正的椎关节或患病的部位不同而改变。

术者左手
拇指顶推棘突偏歪处或痉挛的肌肉结节处,余四指放在颈椎左侧,右手及前臂固
定在患者的颊部或下颌处,并且前臂的后1/3处扶在左肩,然后慢旋颈部至一定
强度时,顺势加以顿挫式颈椎斜板法复正椎小关节或肌肉,此时常可听到颈椎关
节“咔嚓”的弹响音,复位成功,对侧复位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2.1.2颈部牵引。

此法运用于压迫症状比较明显的颈椎病患者。

最初1周牵引
重量一般在5-8公斤之间,1周后可逐渐增加到10公斤左右,牵引的角度与椎体
呈15-20度为宜,牵引同时也可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方法相同。

2.2整体疗程中,再配合颈部医疗体操效果更佳。

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前伸、右前伸及环转等主动运动。

3 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X线无改变。

显效:自觉症状减轻,压痛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无效:
无明显疗效。

3.2治疗结果
3.2.1本组169例颈椎病患者中,经过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痊愈33例,显效106例,好转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82%,无效率1.18%。

3.2.2疗效分析
男性患者好转95例,占总数的56.21%。

女性患者好转72例,占总数的
42.60%。

本组169例患者中:颈型颈椎病83例,占总数的49.11%;神经根型颈
椎病28例,占总数的16.57%;椎动脉型颈椎病20例,占总数的11.83%;脊髓
型颈椎病2例,占总数的1.18%;混合型颈椎病36例,占总数的21.3%。

4 总结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

从解剖角度来看,颈椎椎体最小,周围附有40余条长短不一、功能各异的肌性组织,活动频率高,负重大。

从脊
柱生物力学来看,他即使产生颈椎间盘及周围组织退变的原因,也可诱发颈段脊
椎失稳,力学平衡失调。

由于工作或长期姿势不正确,使积累性外力不断增加,
导致椎旁肌肉处于疲劳僵持状态,在损伤刺激作用下,局部产生大量组织、5-羟
色胺等炎性物质,若牵引力在异常大的环境中,不仅可以使颈椎的外力平衡失调,而且新的异常应力又可继发颈椎脊柱内力学平衡紊乱而成为诱发颈椎病的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为邪已入深,日久经气不畅,气血运行失常,经络受阻所致。

目前,国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而在各种非手术疗法中,手
法复位、推拿疗法与其他各治疗手段的交叉渗透,对本病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

笔者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以来,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在治疗本病的同
时采用针灸或中药薰洗方法疗效尤佳,故此方法疗程短、疗效快,患者负担轻,
并且前景广阔,患者乐于接受。

今后,更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推拿治疗方法,加强与其他各治疗手段的交叉
渗透,更好地推进新的手法产生、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宜谋,沈志祥.中医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2]愈大方.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桌大宏.按摩与引导.广东:按摩与引导编辑部,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