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江源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东江源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理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水文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土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植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矿产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社会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开发利用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水功能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水生态系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生态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水生态系统调查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河道生态需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纳污容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水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水土流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成就.........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水生态系统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水生态环境趋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发展方向及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发展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基本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依据、总体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目标与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规章、规范性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范围与水平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总体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工程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水污染治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农村面源治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河道整治和水库清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水源涵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非工程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水资源配置和保障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法规和制度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清洁生产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宣传教育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水生态监测站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站网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编制原则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投资主要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资金来源与筹措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估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规划实施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经济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环境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监测和评估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监测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评价指标 (26)10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组织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科技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资金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区内土壤类型受地貌及海拔高度的影响,土壤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大致划分为四个垂直的地带类型。

(1)海拔800源区植被类型属我国东南部原生型常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地区。

常绿阔叶类型是本地区的顶极群落。

演替的发展次序是:荒地、灌木矮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森林覆盖率为78﹪,多为针叶林,且系中幼林。

源区内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现已查明的品种有稀土、瓷土、钴砂、钨砂、磷矿石、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铅锌矿、硫铁矿、钨钼矿及少量的金砂等十余种,其中稀土和黑钨矿具有较大的优势。

水库座,总库容24927×104m3,水面总面积约83.87km2,主要水库基本如下表:水生态群落是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它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物、鱼类和细菌、微生物等。

东江源区流域有主要浮游动植物22种,浮游动物有17种,底栖动物有9种,有青、草、鲢、镛等洄游性经济鱼类。

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久远历史原因,使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出现水质下降、水量减少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对自然气候、环境和经济社会以及人类生活健康等方面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这些举措的实施控制了污染程度,但目前仍达不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满足不了水环境治理的要求,因此,面污染的治理成为与点污染控制并重的污染控制方向。

效果预测:通过治理,提高林草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矿山迹地区内水土资源得到合理的治理与利用,水源得到涵养,泥沙得到拦蓄,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减小有害物质渗入河流,有利于提高下游河流的水质;减少矿山迹地水土流失对下游河道和水库的淤积,有利于提高河道水库的调蓄能力,减轻下游地区的水旱灾害的威胁。

效果预测:通过治理,沼肥替代化肥,是无公害农果生产的可靠肥源,减小农业化肥施放量,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护源头江河水质。

测算项目实施后,每年每户减少砍薪材1.04m3,相当于2亩薪柴林年生产量,治理荒山荒坡4亩以上,提高源区森木涵养水源的能力。

1.河道整治与生态护岸工程1.水土保持工程(2)任务各9.3评价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