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对职校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摘要:本文简述了需求分析的概念和含义,并结合现阶段高职
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需求分析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需求分析来了解和改进教学,为丰富需求分析的理论研究,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需求分析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需求分析英语教学高职英语
一、需求分析的概念与含义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或needs assessment) 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它最初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语言”( esp/lsp = english/language for specific or special purposes ) 中。
richterich 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
这种模式指出了如何满足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这些范畴后来用在了确定esp/ lsp 的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和目标上。
需求分析从一开始就属于评估研究范畴。
它可以用于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分析学生成绩中的薄弱环节,确定外语教学过
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便能够引起重视。
需求分析包括教学活动开始前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客观信息(如外语学习者的个人情况,学习
目的和目前的外语水平) 和主观信息(如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
偏爱、需求与期望) 等的数据的收集。
需求分析有两种最常用的模式:目标情况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和当前情况分析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目标情况分析是在一门外语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学习所能达到的语言掌握水平;而当前情况分析则是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
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调查学生的语言强项和弱项,即优势与劣势。
在不同的情景下,学生需求的含义和侧重点是不同的,而需求分析的关键就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与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以使教师能将精力投放在最需要重视的方面。
也就是说,完善的需求分析应该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找出两者存在的差距。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为我们的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求分析是评估研究范畴中为实施和改进下一步教学计划以及改善课程设置而开展的一种诊断
过程,它涉及到为了解决问题而先了解具体问题的一个过程以及需求的涵义。
需求分析属于实证调查与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决定、改进教学。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状况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许多学生英语水平在初中
时便成绩平平,进入职业学校后,缺乏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更无明确的奋斗目标。
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很长时间,还未从中考失利的挫败中走出来。
此外职业学校很多学生来自教学设备较差的乡镇中学,没有受过听力、语音方面的系统训练,进入职业学校以后,普
遍感到听力、朗读的困难,成了哑巴英语。
更有学生入校后,没有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觉得学英语纯粹是为了考试分数而学习,依旧
遵循过去所养成的英语学习方法,死啃语法,死记硬背,忽视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抱着对今后工作无多大用处的消极思想,造成学习
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相对低下。
2.教材内容
职业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一般是统一编写的,每单元由听、说、读、写和语法五部分组成,层次分明,目标明确。
教材中的话题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浓,堪比中学教材。
毫无疑问,编写的初衷就是要夯实基础,为终身学习作准备。
然而,许多学生上职校的初衷只是想学一门技术或混张文凭。
因而,单一的、纯粹的英语教材,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别提夯实基础了。
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光是贴近生活的英语是不行的,某些特定职业的专用英语,如:会计英语、酒店英语、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等,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恰恰是更为重要的,学生也可能更
愿意学习这些对他们将来就业有帮助的英语知识。
3. 课堂教学
由于之前所说的学生英语基础差的问题,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交
流变得很难实现,往往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没几个学生能很好的回答(笔者曾教过中学毕业却连“stand up”都听不懂的学生)。
因此,职校老师的上课就只能以“灌输”知识为主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源;而学生则是教学过程的客体,是被动
的接受器,是教师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此外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严重的以语法串讲现象,部分教师把生动的语言材料加以分解、逐词、逐句译成汉语,然后用大量时间去讲解语法。
这些都使得原本就让学生觉得枯燥的英语变得更枯燥,而学生原本就很微弱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变得更微乎其微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容易引起
恶性循环:互动越少,灌输越多;灌输越多,积极性越差;积极性越差,互动越少;互动越少,灌输越多……
三、需求分析对职校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英语学习状况,学校在教学之前就很有必
要先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在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之后,再进行教
学安排,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资源,实施高效率的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对职校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需求分析有助于了解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心理状况
人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且学习是人的终生需求。
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认为具有个人相关性并能参与时才能发生。
如果学习者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新的学习素材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因素外,更重要的
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
因为学习者目前已具备的知识层次和学习者的动机、兴趣、态度等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历层次低、就业方向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同,这些都容易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学习上很容
易产生焦虑情绪,丧失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
但从高职学生个人需
求和个人感情而言,虽然目前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学历层次低,但他们还是想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
教师要认真了解、分析和尊重高职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感情,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学
习热情,逐渐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在学习者个体的内部发生的,学
不学和怎样学都取决于学习者本身。
教师特别要强调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怎样学,培养他们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责任感,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奠定必须的基础。
2. 需求分析有助于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选取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学习材料,教材的适宜程度直
接影响学生能否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内容最具权威性、科学性、新颖性且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所学专业的教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钻研的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焦虑情绪。
而需求分析可以让学校和教师掌握学生对教材的接受和满意程度,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水平、满足学生需要的教材,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 需求分析有助于采取适合具体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
依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
教师不应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也不要对学生现有的语言基础持消极态度,以耐心、细致、热情的态度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语言能
力展开学习,克服焦虑心理;(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把有效的教育建立在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
(4) 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改变那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被动位置的授课方式,教师只作为中介者为学生提
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使用目标语的积
极性。
(5)教师要把握好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学生的语言摄入和语
言输出这三个环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语言输入,细心观
察学生的语言摄入,刺激、引导学生有效地产出,提高我们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总之,学习的需求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正是通过对学生学习需
求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才可以最大限度
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提高
专门用途英语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6, (2):21 - 24.
[2]王惠萍.试论需求分析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j].兰州
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8).
[4]闫培香.学习需求分析与专门用途英语[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8,(3).
[5]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