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调音乐在中世纪的发展

复调音乐在中世纪的发展

复调音乐在中世纪的发展
中世纪音乐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中心,发展出了附加段,继叙咏以及后来的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的出现,使欧洲中世纪音乐的最大特征之一。

它的产生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早期的复调音乐有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等形式。

一、奥尔加农
9-14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一种重要类型。

1.早期奥尔加农
(1)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是在原有圣咏的下方加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两个声部基本保持严格的平行关系。

(2)复合奥尔加农(composite organum)是在平行奥尔加农的基础上,两个声部又单独进行八度重叠,从而构成四声部。

(3)自由奥尔加农(free organum)声部之间的音程要求趋向自由
2.华丽奥尔加农
二、复调音音乐的其他形式
1.第斯康特(discant)
节奏模式的出现促成了这种新型复调,产生于12、13世纪前后。

机构上不仅出现了分局的特征,而且声部之间是类似对位的音对音的形式。

2.孔杜克图斯(conductus)
各个声部都以同样的节奏进行,旋律方面,各声部均采用新创作的旋律,而不再依赖原有的圣咏旋律。

3.克劳苏拉(clausula)
是13世纪第斯康特风格向经文歌过渡的一种复调形式。

4.经文歌(motet)
13世纪下半叶最为流行的复调形式。

5.圣母院乐派的复调
代表人物:莱奥南,《奥尔加农大全》中世纪最重要的复调音乐文献之一。

佩罗坦,以创作三声部的奥尔加农和第斯康特最为擅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