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三、适用的法律不同
就业协议双方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尚未提升到依法解决的程序,主要 根据协议本身的内容、实现现有就业政策和法律对合同的一般规定解 决。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应依据《劳动合同法》来处理。
四、签订的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离校前,落实了用人单位后签订的;劳动 合同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订立的。可见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 动合同签订在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作待遇、住房等有事先 约定,也可在就业协议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签订劳动合同对此 内容予以认可。
成功经验:
很多单位和毕业求职者对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认知比较模糊,造成 双方在签约阶段出现不规范操作,从而引起纠纷。有的用人单位以 “签过就业协议就行”为由,逃避签订劳动合同,不明确双方的各种 权利义务,侵犯了劳动者的诸多权益;有的毕业生也不提醒用人单位 签订劳动合同,其“跳槽”行为将不受用人单位约束,也损害了企业 的利益。
案例2:违约金到底要不要支付?
首都某职业学院毕业生武阳,在学校举办的校企人才供需招聘会上,与甲公司达 成了双方同意的就业意向,劳资双方随即签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 书》,约定服务期为1年,试用期为3个月。公司在征求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意见后, 在协议书中约定了1500元违约金,武某也表示同意。但是,武阳到该公司后,发 现该公司的工作环境并不像原先想象中的那样理想,条件很差,公司的交通也不 方便,于是他想与另外的乙公司签署就业协议。因此,他咨询了学校的就业法律 顾问,询问自己是否要向甲公司支付1500元的违约金,承担违约法律责任,该律 师明确告诉他必须支付违约金,因为他与甲公司签署的就业协议已经具有了法律 效力。
所以就业协议以书不是劳动合同,毕业生报到后,应当要求用人单位签 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试用期,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资待遇,休息 休假等。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不能以签订了就业协议为由拒绝支付。
大学之道: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慎重签约
2
了解签约的一般程序
3
分点评析: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即具有法律
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如果需要解除,则需双方当事人真实意 思表示一致,双方则不承担法律责任,单方擅自解除,则违约方应按照 就业协议书上的约定条款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3:签订就业协议后是否可以不签劳动合同
王某是广州市某大学2003届的本科毕业生。同年6月6日,王某、 广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和学校三方签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此之前,该科技公司为王某办妥了人 事等相关手续,代王某缴交了人事代理服务费和流动服务费合 计2520元。2003年7月1日,王某到该公司上班,负责软件开发。 双方约定王某试用期月薪2000元,试用期3个月。但王某刚工 作了一个月,就于7月31日提出辞职。该公司拒绝发给王某工
第一节 就业协议书——步入职场的第一份文件
启示: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 后才能去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案例1:骑驴找马,法律后果自担
2013年,沈阳某报社派两名部门主任到某高校选聘文字编辑,招生就业处举行了 一个小型的招聘会。小周这次也参加了招聘会,经过笔试、面试后,小周的表现 得到了招聘单位的认可。当天,她从招生就业处领取了自己的那份《全国普通高 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并当场与报社签订了就业协议。然后,两个月后, 一家银行来校招聘一名文秘,看到银行提供的各种待遇,小周又心动了,于是她 借用了自己寝室一名同学的就业协议书,与银行当场又签了一次就业协议。 该报社一直等小周进行报道,通过电话联系后得知小周去银行报道,该报社正式 致函,请其履行协议,否则,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方 面的明确答复下,该报社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小周违约,要求被告进行赔偿。
点评分析:资辽并宁且万申嘉请律劳师动事仲务裁所。刘认杨为律王师某解在析试此用案期:内此解案除例劳说动的合重同,给
点是,王某到该其公造司成后的曾损与失公理司应负给责予人赔提偿出及签支订付劳约动定合的同违,约但金公。司法却院以没有支 试用期内不同员持工。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了,他觉得在该公司工作的合 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一个月后,他发觉自己与该公司文化格格不入, 提出辞职。在单位招聘中部分单位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就可以不签劳动 合同,或者以签订就业协议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都是不合法的。
点评分析:小周与报社之间属于自愿签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协议、聘用协议,是双方当时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双方都应该按 照协议履行。小周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就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因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就业 协议书》不是可有可无的文本,毕业生不能随意违约。
什么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 “三方协议”。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 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协议书也是学校派 遣毕业生的依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 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递学生档案。如果毕业生未签定 就业协议书,学校将把其关系和档案转递回原籍。每位毕业生各拥有唯 一编号协议书(一式三份),实行编号管理。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 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
签订劳动合同内容必须明确
4
写明福利待遇要求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明违约责任
6
适当补充协议
职场宝典: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取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 协议,但两者分处在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
一、适用的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 和学校三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平等 主体,而学校一方因处于管理者的地方, 所以制约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签约行 为;劳动合同适用于平等主体,签订劳 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平等主体 身份签订,无需第三人的介入和干涉。
二、签订的内容不同
就业协议是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初次工作协议,其主要内 容是毕业生如实的介绍自己,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 表示愿意接收,学校也同意推荐,一般不涉及详细的双方具体权利和 义务。而劳动合同的内容十分完整,涉及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工作 内容等方面,权利与义务也更为明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