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树学第五章

测树学第五章

这种方法在没有适用的调查数表或数表不能满足 精度要求的条件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测定林分 蓄积量的方法。
标准木法可分为平均标准木法和分级标准木法。
1 平均标准木法
凡胸径、树高和形数等于该林分的平均直径、平 均树高及平均形数的树木称为该林分的平均标准 木。
平均标准木法又称单级法(胡伯尔,1852),是不 分级求标准木的方法。
Gi—第i级的断面积; vij,gij —第i级中第j株标准木的材积及断面积。
2.1 等株径级标准木法
由乌里希(Urich V.,1881)首先提出。
该法是将每木检尺结果依径阶顺序,将林木分为 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分别径级选标准木 测算各径级材积,各径级材积叠加得标准地蓄积。
2.2 等断面积径级标准木法
2 分级标准木法
为提高蓄积测算精度,可采用各种分级标准木法。 先将标准地全部林木分为若干个径级(每个径级包 括几个径阶),在各级中按平均标准木法测算蓄积, 而后叠加得总蓄积。
k
ni
M
i 1
j 1
vij
Gi
ni
g ij
j1
式中:ni—第i级中标准木株数; k—分级级数(i=1,2……,k);
森林经营和采伐利用提供重要的数量依据。
蓄积测定方法
目测法
实测法
全林实测
局部实测
样地
标准地
样本单元数要 满足统计要求
整体的缩影
第1节 标准木法
标准木:林分或标准地中,具有平均材积大小的 树木 。
标准木法: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按一定要求选 取标准木,伐倒区分求积,用标准木材积推算林 分蓄积量的方法。
第5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
标准木法 材积表法 3P样木法 标准表法及平均实验形数法 目测法
概述
林分蓄积量:林分中全部林木的材积,简称蓄积 (记作M)。在森林调查和森林经营工作中。林分蓄 积量常用单位面积蓄积(m3/hm2)表示。
蓄积是鉴定森林数量的主要指标。 林分蓄积的测定是林分调查主要目的之一,它为
(4) 计算标准地的蓄积量,并按标准地面积换算成 单位面积蓄积(m3/hm2)。
计算公式:
n
G
M Vi n
i1
gi
i 1
M—标为标准地蓄积
G—标准地全部树木的总断面积
n —标准木株数
Vi —第i株标准木材积 gi —第i株标准木断面积,i=1,2…n。
(5) 计算每公顷蓄积量 M=M标/S标
(6)调查地区蓄积即为:M×S
V0.000343D82.13386717
(2)编制一元材积表
用图解法确定方程类型:根据各编表样木的胸径 与材积,在计算机上以胸径为横坐标、材积为纵 坐标作散点图,根据散点的分布趋势,选择合适 的方程类型。
分别采用不同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其剩余平方和 及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选择其中剩余平方和 最小、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最大的经验方程, 且最接近材积与胸径散点分布趋势的方程式作为 编表材积式。
1.1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方法
(1)资料收集与整理 分别树种、分别使用地区编制,因在不同地区树
高曲线的差异较大。因此,先确定编表树种的适 用范围。
样本数量:在一个地区(林业局)样本数量一般 要求在200~300株以上。
抽样原则:采用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取该地区不 同立地、不同径阶、不同树高的样木。
步骤:
(1) 设置标准地,并进行标准地调查。根据标准地 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林分平均直径(Dg);
(2) 测树高(15-30株),用数式法或图解法建立 树高曲线,并求出林分平均高 (HD)。
(3) 在林分内按 Dg (1±5%)和HD (1±5%),且干 形中等标准,选1~3株标准木,伐倒并用区分求 积法测算其材积。
若根据各径阶标准木材积与胸径或断面积相关关 系,绘材积曲线或材积直线,则可按径阶查出各 径阶单株平均材积。可下式计算林分或标准地蓄 积:
k
M = V 1n 1V 2n2 V knk V ini i 1
第2节 立木材积表法
材积表(立木材积表):按树干材积与其三 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编制,载有各种大小树 干单株平均材积的数表。
材积表法:在森林调查中,为了提高工作效 率,一般常采用预先编制好的立木材积表确 定森林蓄积量,这种方法称为材积表法。
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积的函数关系编的 表称为一元材积表。
根据胸径、树高两个因子与材积的函数关 系编制的表称为二元材积表。
根据胸径、树高和干形(形率级、形数级) 与材积的回归关系编制的表称为三元材积 表。
1 一元材积表
一元材积表未考虑树高和干形对材积的影响。即 胸径相同的立木,其材积则相同。一元材积表适 用于相同立地条件下的一定局部地区,使用范围 较小,故一元材积表又称作地方材积表。
它不能用于查单株树木的材积,只适于计算林分 蓄积。
一元材积表只需测定胸径一个因子,利用比较方 便,我国林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哈尔蒂希(Hartig R.,1868)首先提出 依径阶顺序,将林木分为断面积基本相等的3-
5个径级,分别径级选标准木计算该径级的材积, 将各径级材积合计得林分蓄积。
2.2 径阶等比标准木法
德劳特(Draudt,1860)提出。
分别径阶按一定株数比例(一般取10%)选测标准 木,根据每木检尺结果,按比例确定每个径阶应 选的标准木株数(两端径阶株数较少,可合并到相 邻径阶);然后根据各径阶平均标准木的材积推算 该径阶材积,最后各径阶材积相加得标准地总蓄 积。
测定方法和要求:样木伐倒后用同一种工具、同 一种区分求积法计算其材积。
将各样木的胸径(D)、树高(H)及材积(V)建立计算 机数据库作为编制和检验材积表的基础数据,并 剔除异常数据。
目前在编制材积表时,并不像过去那样将实测数 据按径阶分组后,求算各径阶样木的平均胸径和 平均材积,而是将每个样木作为一个样本。
一元材积表的整理。
一元材积方程
V=abD2
VaDbD2
VabD cD 2
V aDb
lgVablgDc1 D
V a D3 1 D
VaDbc伯克霍特 布里纳克
芦泽(1907)
中岛广吉(1924)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小黑杨人工林一元材积式及拟合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