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
自古儒道皆存在相同与差异,二者相辅相成,贯穿了整个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留给后人不尽的感悟。
儒家和道家皆有自己的境界,对人生的追求,对生活的感悟,对完美人生的认可。
历史在变化,追求亦随之升华。
在这两千年里,儒家的思想境界也是不断变化,对完美人生的追求也是各有不同,时期不同,追求的东西必然不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是孔子当年一时的追求,希望自己能过上这种清闲的日子,无忧无虑,享受大自然的风光,或许那一刻的孔子认为完美的生活即是这样的,但是时代决定了这只是一种假象,是不切合实际的存在。
在那个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年代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士更多的希望是安定的生活,人民安居乐业,能完成这样的才是完美的人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可以完美的诠释当时儒家人的人生追求。
当天下既定,封建王朝取代了诸侯争霸之后,人民的生活趋向稳定,儒家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升华,他们不再局限于为民,
而是为君为国,看过了太多的思想门派的消逝,他们知道只有为君王服务,才可以得到儒家的存活与壮大。
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人的思想一下有了巨大的改变,入朝为官,有功于国,有利于君,有惠于民成了他们新的人生追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或许是最能概括儒家学子的一句话了,先修身,后齐家,最后可以为君王治国平天下,这可谓是最完美的人生了,从此以后,无数的儒家人士活跃在中国政治的舞台上,伴随着王朝的兴衰成败,历史的替代迭更,儒家人始终把这种思想作为自己的一生追求。
无论是汉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韩昌黎,宋代的范仲淹。
他们都完美的诠释了儒家的思想追求,完美人生的含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一个儒家人士该有的思想追求,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发扬儒术,名垂千古啊。
但是,随着朝代的更替,儒家的思想在融合其他的思想后,却有了新的感悟,追求和境界也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存天理,灭人欲。
”儒家思想不仅仅作为一个士人登朝为官的理想追求,他也无数的人们戴上了枷锁,使儒家思想有了精神的压迫,完美的人生不仅仅是以前的概念了,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较之以前,儒家的完美人生再上一层楼,这大概是一直到民国一直存在的儒家正统思想吧,成为后世儒学人士的思想追求。
不过与之相对的,也有不服从他的思想人士出现,陆九渊和
王阳明等人却提出了心学另一条儒家道路,与理学分庭抗礼。
他们或并不以尊君为主体,也不以入士为追求,而是以一种区别去他人的全新态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相对于儒家思想的,道家思想或许生的更为久远,从老子到现在,道家思想也是伴随着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延存到了现在。
“无为而治,清心寡欲。
”,我感觉这可以是历代道学人士的人生追求了吧,从春秋时期的老子到战果的庄子,他们始终遵循着顺其自然,不与天理相斗争。
生死存亡,国灭国生,自是天理循环,冥冥注定。
道家的人一般非常乐观,他们的人生没有多少的苦恼与悲哀,这是道家初始的思想境界,人生追求。
到了汉代,道家思想破天荒的开始服务于朝政,汉初天下不稳,刘邦采纳道家学术的萧何和曹参等人的建议,全国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使天下一片井井有条,人民和睦。
但这终究不是广大道家人士的追求,他们并不喜欢太多的拘束。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不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追求道学来实现自己的完美人生,何彦,王弼,王羲之,陶渊明等很多当时的名士他们代表了当时众多的道家人士。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隐居思想充斥了当时的道家人士内心,归隐山林,顺从自然或许是当时道家人的思想吧。
唐代佛教兴起,儒道佛三家三足鼎立,道家人本着与世无争而又不甘人后的精神,始终活跃在政治舞台与其他派别无争无斗,越来越多的道学人士靠参道悟道来享受生活,与世无争,顺其自
然,清心寡欲。
及至清末民初,道家人士也一直享受着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或许在道家人心中,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淡薄功名,享受自然始终是他们的追求,他们所享受的完美人生。
天道酬勤,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心愿,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自己爱的人去打拼,为了身边的人好好地活着,或许我就感觉这样的生活很完美,如果再加一条,我觉得是“做什么事,不悔,无憾,足矣。
”或许儒家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很规矩的路线,人们可能不想治国平天下,但是修身齐家也是一个幸福的人所必备的。
而人活于世,当少几分锐利,多几分圆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道家所说的顺其自然,与人无争也不无道理。
总结起来吧,现代的人,当以儒家与道家的精髓为自己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人生中,保证自己做人当如铜钱,外圆内方。
我相信,只要心存梦想,心有所爱,结合古代中国圣人的儒道佛精华,去做自己做想做的事,为自己的幸福,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人都是拥有完美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