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专业审图要点

建筑结构专业审图要点

建筑结构专业审图要点施工图审图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

6、工程设计是否符合规划批准的建设用地位置,建筑面积及控制高度是否在规划许可的范围内。

7、设计合同中设计任务书内容的要求。

8、禁止及限制使用材料和技术的要求,核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在目前的条件能否达到要求,成本的情况,对社会效益贡献的情况。

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一、施工图审图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

6、工程设计是否符合规划批准的建设用地位置,建筑面积及控制高度是否在规划许可的范围内。

7、设计合同中设计任务书内容的要求。

8、禁止及限制使用材料和技术的要求,核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在目前的条件能否达到要求,成本的情况,对社会效益贡献的情况。

二、建筑专业(一)、施工图深度1 、设计说明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建设地点、用地概貌、建筑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建筑布局、建筑面积、建筑层数与高度。

(2主要部位材料做法,如墙体、屋面、门窗等(应考虑“节能设计”)。

(3节能设计:应说明建筑物的体形系数、耗热量指标及主要部位围护结构材料做法、传热系数等;(4防水设计: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用防水卷材或涂料材质及厚度、变形缝构造及其它截水、排水措施。

屋面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用防水卷材或涂料材质及厚度、屋面排水方式及雨水管选型; 潮湿积水房间楼面、地面防水及墙身防潮材料做法、防渗漏措施。

(5)建筑防火: 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及措施:如墙体、金属承重构件、幕墙、管并、防火门、防火眷帘、消防电梯、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及消防控制中心的设置、构造与防火处理等。

(6)人防工程:人防丁程所在部位、防护等级、平战用途、防护面积、室内外出入口及进、排风口的布置。

(7)室内外装修做法。

(8)需由专业部门设计、生产、安装的建筑设备、建筑构件的技术要求,如电梯、自动扶梯、幕墙、天窗等。

(9)其它需特殊说明的情况,如安全防护、环保措施等。

2 、图纸基本要求:按照图纸目录核实施工图是否齐全。

(1)总平面图:a、标示建设用地范围、道路及建筑红线位置、用地及四邻有关地形、地物。

周边市政道路的控制标高; 小区周边与市政道路间的标高关系。

放线依据在总图中已明确,总图与单体建筑施工图的定位是否矛盾。

总图标高中的单体首层标高和单体建筑图的首层标高是否一致。

确认总图中单体建筑的轴线关系和单体建筑本身的轴线关系是否对应。

b、明确新建工程(包括隐蔽工程)的位置及室内外设计标高、场地道路、广场、停车位布置及地面雨水排除方向。

(2)平、立、剖面图纸完整、表达准确。

其中屋顶平面应包含下述内容:屋面检修口、管沟、设备基座及变形缝构造;屋面排水设计、落水口构造及雨水管选型等。

(3)关键部位的节点、大样不能遗漏,如楼梯、电梯、汽车坡道、墙身、门窗等。

图中楼梯、上人屋面、中庭回廊、低窗等安全防护设施应交待清楚。

按照设计说明及节点、大样图核实构造做法是否合理,是否便于施工。

(4)筑物中留待专业设计完善的变配电室、锅炉间、热交换间、中水处理间及餐饮厨房等,应提供合理组织流程的条件和必要的铺助设施。

(5)在总图中找到车库入口的轴线定位,在单体图中进行复核,确认轴线有无因为镜像而产生轴线标反的情况。

(6)车库入口处如果坡度太陡,会产生卡汽车底盘的现象,应通过调整素曲线的方法解决。

(二)、建筑设计:所选材料、构配件及半成品等是否已经淘汰使用或禁用。

1、室内环境设计(l)结合本地区节能实施细则规定的实施范围,确定建筑耗热量指标。

(2)厕所、浴室,特别是公共厕浴,应有良好的通风、排气。

(3)各类建筑物中重点噪声源,如空调机房、通风机房、电梯井道等的隔音,减振措施。

2 、防水设计(l) 地下工程防水卷材及涂料防水层的厚度要求。

(2)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括:防水等级、耐久年限、设防要求及选用材料的技术指标。

屋面排水方式正确的选择。

屋面排水设计合理性的衡量,如排水是否顺畅,雨水口分布是否均匀,汇水面积与雨水管径是否配套。

(3)潮湿积水房间楼面、地面、墙面、顶棚及门窗构造的防水、防潮措施。

3 、无障碍设计:(l)成片开发建设的低层、多层居住区、宿舍区宜考虑无障碍住房套型;室内外高差较大的建筑不宜采用无台阶入口,如人口仅设坡道,坡道坡度应符合最大限值的规定;从三阶台阶处起,台阶应设扶手。

(2)中、高层设残疾人坡道的住宅应保证至各层电梯厅、地下停车库的无障碍通行要求。

4 、托儿所与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幼儿生活用房应有良好的朝向,满足房间采光、通风的基本要求;窗台距地小于0.6m时,楼层无室外阳台应设护栏,距地面1.3m 内不应设平开窗。

5、餐饮商铺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应设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合理空调位空间及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

应设厨房新风井或新风口及厨房排烟通道。

卫生间的排污管道应与小区排污管道或市政排污管道相接,厨房的排污应通过隔油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排污系统。

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应按规定计算,并以此确定疏散外门、楼梯、走道的宽度。

6、汽车库为保证人行与车行安全,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汽车坡道纵坡、缓坡设置及汽车通道转弯半径应符合规定;楼地面应有排水坡度,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为减少地下汽车库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排风口应满足出地坪的高度要求。

7、住宅良好通风、隔音是保证住宅环境功能质量的重要因素;住宅套内平面布置应方便家具搬运;设置单台电梯的高层单元式住宅应具备相邻单元借用电梯的条件;住宅外窗设计,应考虑玻璃清洁工作的安全问题。

8、高层建筑防火(1)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内不同防火分区楼层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 的不燃烧实体裙墙:幕墙与楼板。

隔墙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2)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当高层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 应设置消防通道。

(4)防火墙上必须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5)除允许设一座疏散楼梯及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的高层建筑,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它房间。

(6)消防电梯前室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10.0m2。

(7)消防电梯前室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防火分隔,隔墙上的洞口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8)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

电梯井外侧应考虑防水措施。

(9)在高层建筑内设置消防水泵房时,应设防火隔墙, 隔墙上的洞口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当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地下室或其它楼层时,其出口应宜通安全出口。

9、内装修防火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有关地下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等级的规定。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1)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出人口应采用水幕或设置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

(2)第6.09条、0.10条。

汽车疏散坡度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毗邻设置应设防火隔墙。

(三)、建筑设计基本规定1、楼梯安全性要求:(1) 住宅楼梯梯段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2)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的净高(从最低处即平台梁底计算)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当净高较小时为确保不碰头,梯段踏步的起步位置,应从平台梁边后退一梯步宽度或300。

(3) 楼梯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

(4) 梯段长度按踏步数定,最长不应超过18级,最少不应小于3级。

踏步的高与宽,则随建筑的性质定。

如住宅: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不应大于0.175m。

(5) 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如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少年宫等)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住宅梯井大于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2、各类建筑的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的栏杆应用坚固耐久的材料做,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应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1.2m。

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m,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作法。

住宅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且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空不应大于0.11。

栏杆高度计算,应从下部可踏部位起计算。

3、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外窗窗台距楼、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设防护设施。

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0.9m。

4、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盥洗室、浴室不应布置在有严格卫生要求和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楼地面、楼地面沟槽、管道穿楼板及楼板接墙面处应严密防水、防渗漏。

5、排烟和通风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

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的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

6、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包括地下工程、屋面工程、潮湿积水房间的防水、防潮做法三部分。

(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括:防水等级和设施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2)屋顶防水设计:防水层选用材料、设防要求、、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

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应采用内排。

屋面排水设计要合理,如:排水是否顺畅,排水坡度是否合适(卷材、刚性防水最小坡度2%,檐沟纵坡不小于1%。

沟底落差不超过200mm)、雨水口分布是否均匀,汇水面积与雨水管径是否配套等。

(3)潮湿积水房间楼面、地面及墙面、顶墙面、顶棚要有防水、防潮措施。

7、障碍设计:门窗位置及开启方向是否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