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有感
我在刚读这篇文章时基本处于混乱的状态,在反复阅读之后并查阅了哈耶克的相关主张后才渐渐对这篇文章有了些许理解。
在阅读文章之前,作为读者,有必要了解到哈耶克是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坚定的崇尚者,反对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
他关于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影响深远,而这篇文章也能看出哈耶克对自由主义的看法。
在这篇文章中,哈耶克指出,经济运算并没有为建立合理经济秩序提供答案,因为经济运算所解决的问题只是单一头脑有意识地解决,而不是利用整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的相对重要性来解决问题。
在制定经济计划时,哈耶克更偏向于利用起先分散在全体人民中的知识,而不是经适当挑选的专家所组成的权威机构。
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独一无二的信息,以不被他人所知的专门了解在社会中起重大作用。
而经济问题总是由变化引起的,并且只有变化才能引起对新的经济问题的思考。
变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更需要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而中央权威机构是看不到这种变化的。
哈耶克还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指出价格体系的作用:由于锡的供应紧缺,参与这市场的成员虽然并不了解产生这种供应变化的原因,但价格体系会使这种影响扩展到世界各个地方,成员会通过各种方式减少锡的使用。
同时指出价格体系是一种交流信息的机制,且其运转是经济的。
最重要的是,价格体系并不是人类发明的,而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过程,因为受其引导的人们通常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如此行事。
读完文章后我可以感受到哈耶克对自由主义的高度认可:价格机制可以用以交流和协调个人的知识,使社会的成员能够达成多样化,借由自发性的自我组织原则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如此高效率地利用社会中分散的知识的一种机制不是人类设计的产物,它是一种人类偶然的发现。
而在中央计划经济中,某个特定的个人或团体必须决定资源的分配,但这些计划者永远都不会获取足够的资讯以正确分配资源。
尽管哈耶克并没有运用数学模型来阐述关于自由主义的观点,但他对自由主
义的阐述值得我从各方面深思,因为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确表明分散的知识的运用对于资源的利用是高效的,熟练劳动者的专门技能可以让资源使用更高效,比如一个水泥工知道如何让水泥更容易凝固。
如果在分配资源的过程中,仅仅由一个中央统一的集团进行并不能让资源的交换和使用更有效。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在开始建立时是由某些思想家为社会总体设计的一种构想,它不是自发地在一个竞争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它包含的信息量受某个思想家所知信息局限,不可能是亿万人交互作用、将不同的信息综合使用的。
我个人不是完全自由主义的崇尚者,但哈耶克的文章以及它在经济主张中对数学模型的极少运用给了我思考问题的不同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