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脂资料百科

润滑油脂资料百科

更换klueber润滑油的时间间隔1.换机油间隔时间能延长吗?目前,国内汽车厂商大都要求汽车在每行驶5000~7500公里后更换机油,而在国外,更换机油的间隔一般在1万~1.5万公里。

德国一些新轿车,换油周期更是提高到了3万公里。

因此,不少车友认为,国内厂家规定的换油周期过于保守,完全可以适当延长换油周期,这样既省钱又省事。

但持不同意见的车友表示,应按规定时间更换机油。

如果不按时换机油,会显著降低机油的抗磨性、抗腐蚀性,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专家说法汽车服务专家:国内生产的轿车之所以多数换油周期比国外短,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的汽车使用环境。

如果选用高品质的润滑油,在不经常堵车和比较清洁的环境中使用,可以适当地延长换油周期。

如果长期在多尘地区行驶,即使使用高品质的润滑油,也还是不要超过厂家规定的更换周期,过度延长换油里程。

另外,机油也有一定的保质期,过了保质期,机油就会老化变质,最佳状态下的机油使用时间约在三个月左右。

因此,有时换机油并不能全看行驶公里数,还要看使用时间。

如果你的车半年没有用过,也建议你最好更换机油。

2.加装电子防盗器,放心还是麻烦?不少车主拿到新车的第一要事,就是给爱车加装电子防盗器,他们认为新车失盗的可能性大,装了电子防盗器比较“保险”。

其次,许多防盗器不仅可以声光报警,而且还可以通过切断启动、点火或供油来防盗,保险系数较高。

还有的电子防盗器可以兼具寻车、车门未关提示功能,配合中央控制门锁还可以遥控开启车门,功能丰富,使用方便。

但不少车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防盗器防不了真正的偷车贼,其次,很多防盗器过于敏感,有点风吹草动就叫唤,雷雨天、节假日更厉害,多半成了扰民器。

另外,电子防盗器还容易给汽车带来安全隐患,因为加装时要另接电路,这就容易带来漏电、短路等故障,甚至可能引发汽车自燃事故,得不偿失。

专家说法汽车服务专家:市面上所见的电子防盗器,绝大多数是通过继电器来封锁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点火和喷油。

对于职业盗车贼来说,这都是很容易破解的,防盗功能并不大。

可以选择一些技术过硬的防盗产品,但价格不菲。

另外,像车友说到的加装电子防盗器要改动原车的线路设计,这确是需要注意的,如果安装不当,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甚至有的会引发车辆自燃,建议找技术过硬的汽车美容店进行安装。

3.电喷车需要热车吗?早晨要不要热车,特别是冬天来临,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车友们对此也是意见不一。

有车友表示,所有车辆在早晨发动车时都应该热车。

理由是发动机在冷态时,润滑油也很凉,无法形成油膜进行正常润滑,磨损之剧烈可想而知。

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应该在90℃左右,冬天早晨的温度很低,夏天早晨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不进行适当的预热,对发动机的损伤比较大。

但也有车友表示,早起原地热车3分钟,那是化油器时代的事了。

现在的汽车都是电喷车。

热车不仅会白白浪费燃料,而且热车3分钟所产生的污染相当于行驶十几公里。

因此,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汽车发动之后,只要机油灯熄灭即可行驶,待水温到达正常的温度时再加速。

至于停在路边热车,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磨损、使发动机积碳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专家说法汽车服务经理:不管什么车,起步前怠速热车都是应该的、有好处的。

特别是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如果一发动就起步急走,发动机里的润滑油无法形成油膜进行正常润滑,确实会对发动机造成较严重的磨损。

因此,花上二三分钟热热车,一方面可以减轻发动机负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润滑条件和燃油燃烧条件得到改善。

Klueber润滑油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柴油车使用汽油车机油机油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之分。

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均在高温、高压、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的大一倍多,其主要零件受的压力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两者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有同。

例如,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质较软、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但这些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较差。

为此,在柴油机机油中要多加些抗腐剂,以便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并提高其耐磨性能。

由于汽油机机油没有这种抗腐剂,如果将其加入柴油机,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麻坑,甚至会成片脱落,机油也会很快变质。

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的大,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故在柴油机机油中需要加入抗氧化剂,使机油呈碱性。

若有酸性气体窜入,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不致使机油过快氧化变质。

而汽油机机油则未加这种添加剂,因此为中性,若将其用于柴油机,会因上述酸性气体的腐蚀很快变质失效。

因此,柴油车必须选用柴油机机油而不能用汽油机机油代替。

2、国产车使用进口机油现在有些人认为进口机油一定比国产机油要好,因此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车上使用进口机油,这样做往往产生很多弊病。

例如,进口机油大都粘度较低,不能适应国产车对机油粘度的要求,加之国产发动机各种配件材料受热膨胀系统及配合间隙较进口车的大,而且大多数国产车发动机没有装置机油散热器,若采用进口机油,会因机油过稀使油压偏低,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

3、机油变黑就是机油变质发动机机油是在较苛刻的高温条件下工作,容易氧化变质,产生酸性的合成高分子沉积物,以致破坏润滑。

另外,燃烧的废气窜入曲轴箱也会促使机油氧化变质。

因此,使用一定时间的机油通常会发黑变质,失去其应有的润滑作用,但随着润滑油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稠化机油的推广使用,机油变黑并不一定意味着机油变质。

这是因为稠化机油中加入的洁净分散剂使机件上的沉积物分散于油中,使机油颜色变黑。

是否变质,应进行各项指标的化验,实行按质换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如添加YY102等保护剂的机油,使用一定时间后同样也会发黑。

因此机油发黑不等于就是机油变质。

4、使用多级润滑油最好多级润滑油(又称多粘度润滑油)低温时具有轻质油的性质,而在高温时又具有重质油的性质。

在使用多级润滑油的场合,一种多级油就可以代替多种单级油。

虽然多级油可满足极冷和温暖季节以及重负荷发动机用油,但冷天启动不存在困难的柴油机,通常还是推荐使用单一粘度的润滑油,有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不要认为使用多粘度润滑油最好。

5、加注润滑油宁多勿少发动机润滑油过少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有些车主怕缺油烧瓦,加注的润滑油数量往往超标。

润滑油过多存在许多危害:①、曲轴搅动使机油形成大量泡末而变质,增加了曲轴转动阻力,不仅增加发动机油耗,而且还降低发动机功率。

②、由于机油沿汽缸壁上窜到燃烧室,造成“烧机油”,使机油的消耗量增多,排放恶化。

③、加速了燃烧室积炭的形成,使发动机易产生爆燃现象。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一般理化性能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

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

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

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