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骨肿瘤(2)
骨肿瘤(2)
原发性骨肿瘤中,良性比恶性多见,前者以骨软骨瘤和软骨瘤多见,后者以骨肉瘤和软骨肉瘤多见,多发生于长骨生长活跃的部位即干骺端。
症状:
1.疼痛与压痛:良性多无疼痛(骨样骨瘤可有剧痛),恶性几乎均有。
2.局部肿块和肿胀:多见于恶性肿瘤。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良性恶性均有。
4.病理性骨折:轻微外伤引起,也是恶性骨肿瘤和骨转移癌的常见并发症。
治疗:
良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1. 刮除植骨术:彻底清除病灶后置入填充物。
2. 外生性骨肿瘤的切除:完整切除肿瘤骨质、软骨帽及软骨外膜。
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1.保肢治疗:适应症:1.肢体发育成熟
2.IIA期或化疗敏感的IIB期肿瘤
3.血管神经束未受累,肿瘤能完整切除
4.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不高于截肢,术后肢体功能优于义肢5病人要求保肢。
术后重建方法:1.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术2.人工假体置换术3.异体骨假体复合体
2.截肢术:IIB期。
第四节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一.骨肉瘤
特征:最常见,好发于干骺端,夜间痛尤重,局部表面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怒张,可伴有全身恶病质,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日光射线”形态。
化疗+手术+化疗,肺转移发生率极高。
二.软骨肉瘤
特征:黏液样变化,好发于骨盆,手术治疗为主。
三.骨纤维肉瘤
四.尤因肉瘤
好发于儿童,神经外胚层分化,以小圆形细胞含糖原为特征,多见于长骨骨干、骨盆、肩胛骨。
X线是长骨骨干或扁骨发生较广泛的浸润性破坏,表现为虫蛀样溶骨性改变,外有骨膜反应,呈板层状或“葱皮状”表现,放疗(极为敏感)+化疗+手术。
五.恶性淋巴瘤
亦称网状细胞肉瘤,广泛不规则溶骨“溶冰征”,放化疗首选。
六.多发性骨髓瘤
异常的浆细胞浸润骨骼和软组织,产生M球蛋白,引起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伤和免疫功能异常。
好发造血骨髓、脊柱、骨盆。
A/G倒置,Bence-Jones蛋白阳性。
血钙增高,化疗放疗为主。
第五节转移性骨肿瘤
好发于躯干骨,好发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
分类:溶骨性(甲状腺癌和肾癌)(多见),成骨性(前列腺癌),混合型。
第六节其他病损
一、骨囊肿
单腔、干骺端圆形或椭圆形、溶骨性病灶
二、动脉瘤性骨囊肿
并非真正动脉瘤,而是动脉瘤样膨胀,从骨内向骨外膨胀性生长的骨性血性囊肿,其内充满血液和包含有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型巨细胞以及反应性编织骨的结缔组织分隔,好发于干骺端。
X线表现为干骺端气球样、透亮的膨胀性、囊状溶骨性改变,偏心,边界清晰,有骨性间隔,将囊腔分为蜂窝状或泡沫状。
三.骨嗜酸性肉芽肿(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
组织细胞增殖症,好发于青少年、颅骨
四.骨纤维发育不良
髓内良性的纤维性-骨性病变,髓腔内纤维组织,内有化生的骨组织,x线呈磨砂玻璃样改变,股骨近端的病损可使股骨颈弯曲,酷似“牧羊人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