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志坤:顾问式销售产生的背景

关志坤:顾问式销售产生的背景

顾问式销售产生的背景
销售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以产品导向的推销式销售。

以1925年斯朗特(E.K.Strong)出版的《管理心理学》为标志。

这本书介绍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例如确定销售目标、确定需求和收益、开放式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异议处理、促成技巧等。

另一个是以客户为导向的顾问式销售。

20世纪70年代,尼尔·雷克汉姆发现,小规模和大规模(或复杂)销售所需要的技巧截然不同。

经过长达12年的研究,他出版了《销售巨人》一书,由此开始了顾问式销售时代。

任何一次销售方式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顾问式销售也不例外。

1、市场力量的变化
市场由买方和卖方两方面力量组成。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商品供不应求,市场是处于卖方市场,产家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种类上。

最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初的福特汽车公司,“ T型车”的出现,让汽车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市场上供不应求。

当时福特汽车有句广告词“不管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黑色的”,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客户没有选择的余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产能的提升,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很多产品都供过于求,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市场力量发送了变化,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据媒体报道,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80%的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最明显的有服装、汽车、煤矿、钢铁等行业。

最近中央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其中去产能就是一项主要内容。

2、互联网的影响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互联网的本质是提高了沟通的效率,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商品从商家到消费者手中涉及了物流、现金流和信息流。

互联网技术使物流更快捷,服务更周到,货物的配送可以做到点对点。

“支付宝”的问世解决了买家和卖家在付款方面的信用问题。

互联网作为目前人们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解决了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使商家可以与消费者直接对话语互动。

与连续几年“双11”火爆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零售店铺和商场的冷清,就是最好的说明。

消费者不需要销售人员的推介,直接通过网络购买许多商品,特别是日用消
费品和一些标准化的商品,这个时候销售人员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成为订单处理和售后服务。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顾问式销售才有存在的价值,他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不是互联网可以轻易代替的。

比如一些技术含量高,购买周期长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搜寻有关信息,但正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需要顾问式销售面对面的谈判,需要顾问式销售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消费者变化
消费者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更趋于理性。

今天,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能够获取更多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了解有关知识,对自己的购买决策进行分析,不会轻易相信商家的广告和销售人员的推销。

因为有了对产品的充分了解,有的时候他们比销售人员更了解产品,具有消费者“专家化”的趋势。

其次,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随着市场上商品的日益丰富,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功能层面,还提出更多需求,如购买过程的体验需求,商品或服务到了心里和精神层面的愉悦。

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他们更希望参与厂家的设计和生产环节,需要厂家能够直接听到他们的声音和更多的互动。

早在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生产者和消费者将融合为一体。

托夫勒的预言,诞生了“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即producer(生产者)和consumer(消费者)的合成。

后来Prosumers 又有了“专业型消费者”(即professional和consumer的合成词)这一说法。

定制化,柔性生产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一个方向。

小米手机的成功,从产品设计开始就与消费者开通了互动的渠道,让消费者的建议成为可能,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手机功能的要求,还满足了消费者对参与的需求。

再次,消费者多渠道购买。

如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渠道可谓丰富,除了传统的商场,超市等线下方式。

电商的兴趣让消费者的购买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微信”的出现,“微信营销”成为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让消费多一个选择,特别受到新生代消费的欢迎,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从“下单”到“支付”整个购买环节。

除了电商,电视购物、下载代购APP进行海外代购等渠道。

(作者简介:关志坤,顾问式销售专家、职业培训师、资深销售经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创业导师。

从事销售工作逾20年,资深销售经理。

在多家企业担任过销售代表、业务主管和销售部经理,具有丰富的销售实战经验和管理经验。

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依靠理论探索创新,属于理论研究型实践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