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稳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稳砂砾底基层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一、工程简介为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重点任务和目标要求,确保交通建设扶贫规划顺利实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管理工作,天镇县政府结合交通部及省交通厅相关文件要求和县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

由我项目部承揽宣家塔至逯家湾段K0+000-K10+700,全长10.7公里范围内的路基、桥涵、路面及防护排水等工程。

其中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我项目部定于7月23日开始施工。

二、地质情况根据施工图,本线路地基不受地下水影响,水文地质条件总体较好。

三、技术标准本分项工程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水泥初凝时间应不早于1.5h,终凝时间应不迟于10h,不应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底基层的水泥剂量应控制在4%,最终剂量应以试验的7d浸水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为准,底基层的抗压强度≧2.0Mpa,压实度为97%,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我项目部制定底基层施工计划:2014年7月23日开始-2014年7月25日完成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分工一、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一)、施工组织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2、优质高效的原则;3、方案优化的原则;4、确保工期的原则;5、科学配置的原则;6、合理布局的原则;(二)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机构及职责为了合理、高效地完成施工生产,结合我单位施工力量、管理水平决定组建“宣家塔至逯家湾段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履行合同,指挥协调生产,按期、优质、保量、安全的完成本合同的施工任务。

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要求,配备年富力强的项目经理一名,主要负责协调指挥和成本控制等工作,配备富有生产经验的管理人员两名,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组织,机械人员总调度,配备业务能力出众的项目总工程师一名,主要负责技术,质量及现场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管理部、财审部、设备管理部、质检部、工地中心试验室及路基、路面施工队。

工程管理部:主要负责制定和下达施工计划、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及施工过程中工程计量、综合性技术管理等。

财审部:负责合同管理,办理索赔和支付业务,负责工资发放,资金调动、分配及流向管理。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的租赁、管理、维修及保障等工作。

质检部: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施工技术、试验、测量等;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负责施工全过程中内部监控;督促编制施工资料及竣工文件。

工地中心试验室:负责本合同段原材料及各工序的质量检验和试验工作。

2、本工程施工任务划分1、路基施工队:主要负责本合同段K0+000—K10+700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负责人由陈秀明担任:2、桥涵施工队:主要负责本合同段大中桥、小桥涵等工程施工及本合同段内空心板预制,负责人:周庆军。

3、路面施工队:主要负责本合同段路面基层、底基层、面层、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负责人:高宏奇。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二、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配置情况机械设备一览表试验仪器一览表测量仪器一览表三、材料进场计划:底基层用水泥采用有资质的检验合格的罐装水泥,砂砾已经检验合格并进场。

第五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工艺流程我标段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

施工顺序为: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具体工艺流程图见附表二、施工方案本合同段水稳底基层施工,严格按照业主设计文件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具体施工规程、方法及要求如下:2.1材料的基本要求a、水泥稳定砂砾中砂砾应具有一定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的3号级配,(见下表)砂砾的最大料径不得超37.5mm。

水泥稳定砂砾的颗粒组成范围b、小于0.075mm的细颗粒含量不得大于5%;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

c、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5小时以上)。

d、砂砾的压碎值不大于30%e、水泥稳定粒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为2.0Mpa。

f、针对当前是高温季节施工,根据当天的气温和实际情况,酌情掺加缓凝剂。

2.2准备下承层施工前要对下承层的中线、标高、压实度、弯沉、厚度等作必要的复测,埋设横向排水管,并做好记录。

2.3施工放样在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前,必须对路基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

用全站仪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隔5m设一桩,同时将两侧边桩放出,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3m~0.5m设边桩。

对两侧边桩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标高标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顶面的施工标高(考虑压实系数)。

在施工过程中,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及时补桩抄平。

2.4拌和在正式拌制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用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输的远近,适当将含水量增加0.5-1%,严格控制水泥的掺入剂量,剂量太小,不能确保水泥稳定底基层的施工质量;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合底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反射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及使用寿命。

2.5混合料的运输拌好的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至施工路段,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及摊铺能力配合好自卸车的数量,装车时,保证车斗内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运输时对车上的混合料用塑料布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在已完成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时,速度要缓,禁止急刹车,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破坏表层强度;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摊铺。

2.6摊铺混合料为保证施工质量,根据设计的要求,我部对该段的底基层施工采用1台全幅作业宽度7.5m的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根据本标段的结构层厚度,我部决定采用一次摊铺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保证底基层的压实厚度,严禁用贴补的方法进行施工。

我部选用拌和机的最小生产能力为每小时200立方米,而选用的摊铺机最小摊捕能力是每小时220立方米。

正好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不会发生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始终保持摊铺机前有1到2台运输车辆等候,保证底基层施工的衔接性。

摊铺机摊铺时速度匀速行驶,不宜间断,以避免底基层出“波浪”和减少施工缝,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计量,并及时反馈拌和站。

摊铺机配合人员要随时检查松铺厚度,如与实际不符及时调整。

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将杂物挑拣出去,同时避免粗集过分集中的情况发生。

施工全过程采用小段成型,机群作业的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面层表面的平整,将采取下列措施:a、保持熨平板前的混合料的高度不变。

b、保持螺旋分料器有90%的时间的在工作状态。

c、减少停机/开动的次数,避免运料卡车碰撞摊铺机。

d、做好横向接缝,立即用直尺检验。

e、经常检验控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

f、经常用直尺检验表面平整度。

g、保持摊铺机在良好工作状态。

2.7碾压水泥稳定底基层整平到需要断面和坡度后,立即用压路机进行静压,再用振动压路碾压密实,碾压应从横坡下侧开始,确保表面平整。

在含水量合适的情况下,碾压不得少于五遍。

碾压过程中,试验检测员要跟班作业,随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及压实度,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立即用关闭振动的压路机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稳压一遍,速度采用1.5-1.7km/h为宜,碾压长度可根据施工现场的气温情况进行选择。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的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开启振动档以2.0-2.5km/h的速度进行振压。

最后用18吨压路机静压两遍。

同时记录每一次碾压后的压实度的数据和碾压遍数。

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碾压过程中。

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的处理。

在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碾压的最后阶段,必须特别注意:在压路机过重的情况下,稳定层可能遭受过大的应力,从而破坏水泥砂砾稳定层结构,同时也要避免碾压时间过长。

过大的应力和碾压时间过长,都可能使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裂缝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刚形成的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降低水泥砂砾稳定层的强度。

2.8养生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同时在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碾压完成后立即用土工布进行覆盖。

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每天喷洒水的次数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喷洒四五次),一般养生7天。

养生期间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不应忽干忽湿,确保整个养生期间底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状态。

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并及时进行下封,在养生期和下封前,一定要加强水泥稳定层的保护,设专人防护,严格禁止大吨位载重车辆通行。

养生用洒水车的行速度不宜大于15km/h。

三、雨期施工措施3.1调查现场及周边地区的排水出路方式、大雨时滞水时间、面积情况及开工后对现况排水系统的影响等,做好雨期施工各项准备。

3.2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沟渠和新建的桥涵结构物,保证现状排水系统畅通。

3.3施工现场及时排除积水。

3.4施工前要监听天气预报,避开阴雨天施工。

施工时现场要预备充足塑料布,用于突然降水时将水稳材料覆盖,防止被雨水淋湿。

3.5水稳底基层施工要及时碾压成活,防止雨淋。

运送车辆要配备足够的熟料布。

3.6雨季施工要严格控制水稳材料的含水量,高温天气含水量可适当高于最佳含水量2%,阴雨天气含水量可适当低于最佳含水量1%。

3.7材料堆放要合理,水泥等怕潮材料要垫高并覆盖。

四、交通疏导方案本工程在施工期间成立交通疏导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社会交通疏导、交通安全的问题,负责协调各管理部门,领导小组将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任副组长,确保交通疏导安全、顺利的进行。

社会交通疏导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职责如下:组长:项目经理,总协调、总负责副组长:项目总工,负责交通组织的落实,按交通管理的要求摆放交通标志、搭设施工围挡、照明装置和警示装置,实施交通导改方案;安全员:负责日常交通安全事务检查、监督和管理。

另外,我部积极要求交通局路政部门配合我部实行交通管制工作,严禁让限重限长的大型车辆在本标段施工期间通行。

交通组织导改方案时间:2014年7月23日~2014年7月25日交通组织形式:维持现况交通不变,沿现况路外侧采用搭设施工围挡,在沿线交叉路口、村庄和居民出入口处以及路宽较窄每隔300米的路段留20米长的错车平台、通道,在错车平台及通道处安置交通协管员协管车辆通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