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1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1

---------------------------------------------------------------最新资料推荐------------------------------------------------------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1.学前教育研究的六要素是什么? 1.是什么? (What):反映问题的本质与规律以解决之的认识活动 2.为什么?(Why):即,研究的目的问题。

研究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研究主体和方法。

3.谁来做? (Who):即,研究的主体 4.何时做? (When):即,研究的时间问题。

指研究的时代性、前瞻性。

5.在哪做? (Where):即,研究的地点。

指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地点和对象的分布。

6.怎么做? (How):即,研究的方法问题。

选择研究方法要依据课题的性质 2.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步骤有哪些?(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设计研究方案;(4)实施研究方案;(5)得出研究结论;(6)撰写研究报告;(7)评价研究结果;(8)推广研究成果。

第二章 1、问题与课题的关系怎样?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课1 / 10题?问题课题(1)从问题中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课题(3)采取多种方法确定课题 2、选择课题的方法有哪些?(1)从教育理论层面出发(2)从教育实践层面出发提出(3)从研究者感兴趣问题中选择课题(4)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中寻找(5)从国内外各种信息的分析总结中寻找 3、选择教育研究课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价值性原则:课题面向教育科学自身发展和教育实践需要。

即,须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价值。

(2)科学性原则:选题符合教育理论及经实践证实过的教育规律。

(3)创新原则:研究前人未曾解决或未完全解决,有争议而尚无定论的问题;或是从新的角度,依据新的成果,重新研究老的问题。

(4)可行性原则:选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即,具有实现的客观条件、时机条件和主观条件。

4、课题名称一般包括三要素: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第三章 1.文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一)根据文献资料的性质、内容加工程度与用途,分为 1.零次文献未经发表和有意识修饰的最原始文献。

2.一次文献含义:---------------------------------------------------------------最新资料推荐------------------------------------------------------ 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技术、新知识的文献。

3.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含义: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

4.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大量相关的一次文献,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2.文献检索的涵义与方法?含义: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众多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

方法:1、顺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地进行检索。

2、逆查法:根据由近及远的时间逆序进行检索。

3、跟踪检索法(循环查找法) 3.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各是什么?专著 M 期刊 J DB/D会议录学位论文 C 汇编报告 G 报纸标准 N D R S 联机网上数据库 L 磁带数据库 DB/MT 光盘图书M/CD 磁盘软件 CP/DK4、文献资料整理的过程(1)将文献转化为书面资料(2)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排序(3)对文献进行编目并做要点记录5、文献综述:3 / 10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写出述评。

6、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为自己课题研究做铺垫;为他人提供有关信息,使别人能从中获得最新动态和进展。

7、文献综述的类型:目录性综述;文摘性综述;分析性综述。

第四章 1.一份课题研究方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一)课题名称(二)研究的目的意义(三)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四)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五)研究内容和方法(六)研究进度(七)成果形式(十一)参考文献与附录 2、研究假设: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

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3、研究假设的特点科学性:研究假设须有一定的理论或事实依据推测性:它对未知的推断有可能被实践证实,也有可能被证伪可检验性:一个原则不可以检验的假设是没有科学价值的明确性:假设的表述应当用陈述句形式 4、研究假设的作用(1)假设是研究的核心(2)假设能更明确地说明和规定课题(3)假设---------------------------------------------------------------最新资料推荐------------------------------------------------------ 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5、研究假设的表达:研究假设的陈述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等的一种假定性描述。

6、操作性定义:7、抽样研究选择人数:描述研究、调查研究:总体2 千人,抽样比例需 10%;总体达到 2 万,抽样比率可降到 2%-4%;调查研究的样本总量一般不少于 100 人;相关、比较研究:样本每组至少 30 人为原则;实验研究:条件控制较严密的研究,如幼儿心理实验,每组 15 人;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 30 人。

8、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单纯随机抽样(2)等距取样/系统随机取样/机械取样(3)分层随机取样/分类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 9、抽样时需注意的:(1)抽样的标准、方法和大小是否合适,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程。

(2)根据研究课题性质特点选择不同取样方法。

(3)无论何种取样方法,都会产生一定的抽样误差 10.研究方案的包含哪些要素?(一)关于研究的是什么的问题至少包含如下意思:5 / 101、课题研究题目的确切表述让别人了解研究问题的性质;2、题目中所涉及核心概念的界定让别人了解研究范围3、列举研究的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让别人了解研究的重点;(二)关于为什么研究的问题 1、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研究现状分析使人了解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第五章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1)幼儿具有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观察不要求幼儿做出特定反应,所以可以观测到许多真实的行为现象。

(2)儿童对测查的配合能力较差、测查反应不稳定观察不需幼儿有意识地作出反应,只是记录真实、自然的表现。

(3)由于幼儿较少受到观察过程的影响,观察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4)观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与发展儿童教育与心理的理论观点。

3、根据观察的时间,分为:(1)长期观察/追踪观察(2)定期观察 4、取样观察分为: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

(1)时间取样:含义以时间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与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和持续时间。

---------------------------------------------------------------最新资料推荐------------------------------------------------------ 三个适用条件:(1)所观察的行为经常发生,一般 15 分钟出现一次;(2)所观察的行为是外显的。

(3)须能够对有关概念下明确定义,使他人对这些概念有共同的、一致的理解。

优点第一,精力集中;第二,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观察数据;第三,记录省力;第四,有助于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局限性第一,只适用于发生频率高的行为。

第二,仅适用于观察外显的行为,不宜观察内在的行为,如思维、想象等。

第三,所得的材料往往只能说明行为的某种特性(如频率),而难以得到关于环境、背景的资料。

(2)事件取样法含义以事件为单位,观察记录特定的完整事件的发生情况。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

优点:1、与时间取样法相比,事件取样法相对适用于记录并不经常发生的行为;2、能综合运用叙述性描述和符号记录发,具备了符号记录法的利己性和取样记录法的完整性。

7 / 10缺点:1、由于在记录时中断了行为的连续性,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2、不适合研究不经常发生的行为。

第六章 1、调查法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 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特点优点: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3、调查效率的高效性缺点:1、难于进行归因分析。

2、可能缺乏客观真实性和可靠性。

2、问卷的结构?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由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与选择答案、结束语组成。

其中,问题是问卷的主要构成部分。

(一)标题标题是调查内容高度的概括,它既要与调查研究内容一致,又要注意对被调查行的影响。

(二)前言(1)调查的内容、目的与意义;(2)关于匿名的保证,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3)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和原则,以避免出现调查对象不清楚问答方式等带来的差错;(4)调查者的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5)如是邮寄的问卷,写明最迟寄回问卷的时间;(6)对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三)指导语指导语主要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最新资料推荐------------------------------------------------------ 或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可以附加样例。

指导语要简明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如何填写。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与前言部分合在一起。

通常来说,指导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选择答案做记号的说明 2.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 3、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 4、答案适用于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四)问题与选择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问题是核心 (五)结束语一般的表达方式有两种:1、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以及提醒被调查者不要漏填与复核的请求。

2.提出本次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开放式答案的形式放在问卷的结尾。

3、设计问卷中的问题应注意什么?(1)主题鲜明编制的问题必须使调查对象能够正确理解,不会产少歧义,对题意的理解只能是唯一的。

(2)通俗易懂(3)简短(4)非压力(5)非诱导(6)尊重对方(7)问题的数量适度(8)问题的排列应具有逻辑顺序(9)问卷结果便于统计处理 4、试述谈活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