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交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2.突破之
外交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2.突破之
永恒的历史瞬间
“乒乓外交” 两人在下车时愉快地聊天的镜头被敏感的 记者拍到后一下子成为爆炸性新闻。双方政 府也十分重视,由于美国领队曾提出想访问 中国。 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 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 经过3天的反复考虑,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 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 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 意中方的邀请。
思考:两个敌视了20多年的国家如此见面,是否意味着什么?
美国需要中国…… 中国也需要美国……
材料一: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
年代 资本主Βιβλιοθήκη 世界 1950 100 1960 100 1971 100
美国 日本 西欧共同体各国
48.5 1.3 ----
31.2 3.2 26.5
9.7 12.4 29.6
“实力、国力、影响力”
中美关系的戏剧性变化 引起了哪些连锁反应?
中美高层领导 人的握手使地 球加快了速 度。——《参 考消息》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 交的热潮。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 主要是由各国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决定的。各个主 权国家因其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 的变化而 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产生不同程 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家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章百家《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
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 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 实现。”
偶然 ? ? 必然
庄则栋:“我庄则栋这辈子只会打乒乓 球,只能从台的这边打到那边,还不停地 下网出界。但能从地球这边打到那边的, 只有毛泽东和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中午11:30分,飞机平稳地 停在机场上,穿着大衣的尼克松总统与夫人帕特 两人走出舱门。……待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 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恩来那只手也 迎了上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 多钟。…… 尼克松显得很激动,说道:“总 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 国家。”周恩来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 我们的国家访问。” ——摘自《新中国外交纪事》
思考:材料说明美国又遇到什么难题?
为什么选择中国?
材料: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的时候,我们就 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 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1969年)尼克松
材料: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 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材料: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现在世界已有五个 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美国,在本世 纪的1/3的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 心。 ——《大国的兴衰》
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 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 你作何回应?
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 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 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材料二: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 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 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 尼克松一次演说 思考: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上面临什么新问题?
材料三: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起 “新春攻势”。经过45天激战,歼灭美伪军 1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逐步升级” 战略。攻势还使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 动高涨……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1969年1月, 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 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 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 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 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随后,中美和解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971年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访华,中美签订上海 《联合公报》关系开始 正常化 1978年《关于建立外 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在这个阶段(70年代),……中国外 交活动的范围从此扩展到整个国际舞台, 而此前是被局限在半个舞台上。……
20世纪70年代
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关键)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车上偶遇”
1971 年第 31 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 4 月 4 日上午, 20 多名中国队员准备坐车去比赛。车子正准 备起动时,一个长头发、穿着紫色印花喇叭裤、运动 服上有“ USA”字样的男子匆匆忙忙跨上汽车。当时满 车的中国人都吓了一跳,由于那时中美关系不好,大 家也不敢主动去答理他。那人看到一车都是黄皮肤黑 头发的中国人,也大吃了一惊,站在车门口不知咋办。 车上静极了,这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庄则栋拉着翻译 走上去, “小庄,干吗去?”“和美国人聊 聊!”“别去!”“别惹事!”“别理他!”庄则栋 走上前去,拿出一件纪念品 —— 黄山图案的织锦送给 了这位名叫科恩的美国运动员。等汽车到达时,两人 已聊得很愉快了。第二天 ,科恩还向庄则栋回赠了一 件别有美国乒协纪念章的美国短袖运动衫。 —— 摘自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
1、国家利益是制定和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国家实力是影响对外政策和对外交往的基础性 条件; 3、国际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对外政策变化的外在因 素; 4、政府和领导人的立场和谋略是外交变化不可忽 视的重要因素。
《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 上》,时间是1971年11月15 日上午10点。当时,西方媒 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 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 玻璃”,为什么乔冠华会发 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 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