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5
Hale Waihona Puke 2、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俗语
“孟母三迁” 故事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荀子· 劝学》
16
你赞同吗?
• • • • • • • • 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自责。 如果学生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攻击。 如果学生生活在嘲笑中,他就学会害羞。 如果学生生活在宽容中,他就学会大度。 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学生生活在赞美中,他就学会欣赏。 如果学生生活在公平中,他就学会正义。 如果学生生活在接纳中,他就学会喜爱这个世界。
22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内 在动力 2) 个体是通过其自身实践活动来参与 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 展的 3)个体具有自我定向、自我控制和自 我调节的能力 4)个体的成就动机、人生态度、努力 程度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
23
有这样一位青年…….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由低级 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 有序过程。 表现: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29
生理方面
• 儿童的身体发展由软弱到逐步强壮,身体的发展
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
的顺序发展。
•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 六坐、八爬、十站、岁走”)。 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17
3、正确认识环境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 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 们,不论他们祖宗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 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 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 动结果,从而片面强调并机械地看待环境的作用。 批判“环境决定论”
12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外部客观条件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地 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接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
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
(公园、绿地、小区、村庄)
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
(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精神文化)
35
2 .阶段性
含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 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总体上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 不断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 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 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每一 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 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 阶段。
25
刘伟坚强语录
• “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么特殊群体,就是你们用 手做的东西,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没有不一样。” “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钢 琴。” ” • “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 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 受到更多的幸福。” • “谢谢他能这么歧视我,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他看 看。”——遭到音乐学院校长的歧视后,他说。 • “刚开始困难简直是一座山,但是后来通过努力 拿到全国第一时,再回头看那困难只是一个小小 的台阶。” •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 要么精彩的活着。” 26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
第一节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 其作用
1
人的发展的含义
2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2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 在生理、心理两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 质变的过程。
狭义:主要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熟过程 中,其身体和心理的积极变化和逐步完善 的过程。
3
身体的发展包括指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 质的增强。 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感觉、知觉、记 忆、思维、想象等)和意向(兴趣、需要、 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18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导发展
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也。”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 成由于教育。”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 是教育的产物。”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 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 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正确看待教育的作用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是一张白纸 或是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任何 式样的”。
批判“教育决定论”
21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决定因素
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 用,它是人类特有的意识特征。
“人世间的事情永远不会有绝对结果,苦难对天才是一 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 渊。” ——巴尔扎克
双生子爬梯实验
48周的小孩 历时6周 学会爬梯
52周的小孩 历时2周 学会爬梯
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 8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在医院婴儿室里,可以看到,出生几天后的婴儿, 就有不同的表现。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画家 一个生来失聪的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 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的儿童,教育 一个天生的弱智儿童,教育 ——难 ——难 ——易 ——难
24
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
断臂钢琴师 刘伟 北京人 生于1987年,10岁时因触电 意外失去双臂,伤愈后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 2002年, 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刘伟一举夺得了 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 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成绩优秀的他 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2008年4月30日,参加北京电 视台《唱响奥运》节目,演奏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为 刘德华伴奏《Everyone is no.1》;2009年12月3日,参 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 2010年5月,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济南唱区预选赛; 2010年7月,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22.8万名儿童, 发现低能儿约占3%~4%,而低能儿中有50%以 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其中父母低能与近亲配婚而 造成遗传缺陷的占相当比例)。
9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素质很难改变,但在特殊的环境下或是后天教育的作用下可以改变。
5、正确认识遗传素质的作用
英国 探险家、优生学家、心理学家,弗朗西斯· 高尔顿 (Francis Galton ) 名人家谱调查—— “名人后代名人多。” 意大利 医学家 龙布罗梭 研究犯罪份子的家族——“罪犯后代罪犯多。” 美国 心理学家 斯坦莱· 霍尔(G.S.Hall)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5. 9岁的儿童为1350克
6. 12-13岁的少年儿童脑重量已接近成人即1400克
31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一)
32
图片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 (二)
33
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记 忆到意义识记、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 美感等。
喜怒哀乐等一般的情绪反映到高级的理智感、道德感、 儿童的认知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动作感知—
微观的社会环境 (家庭、邻里、亲友、工作单位、娱乐场所)
13
1、人只有处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展,环境只有经过 实践才能起作用
狼孩、豹孩、熊孩、猪孩的报道。
14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现 了两只人形动物在狼洞里。正在当地传教的辛格夫妇历尽 艰辛终于抓住了这两只动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年约8岁 和1岁半。姐妹俩被取名叫卡玛拉和阿玛拉,并送到孤儿 院接受人类的教育。 辛格夫妇以无限的耐心和超人的爱心,想把她俩培养 成为正常的人。可他们却改不掉狼的习性。用四肢走路, 常常向人飞扑过来,白天在屋里睡觉,夜晚大声嚎叫,吃 腐肉和活鸡。经过辛格夫妇努力,两个月后,妹妹终于说 了出“不”字,可惜一年后就死去。姐姐经过3年的培训 才能用脚走路,但本能反应时仍四肢走路。直到她17岁死 去时,智商只有3岁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讲45个单词。
批判“遗传决定论”
10
3、关于遗传决定论
• 创始人:高尔顿 • 代表作:《天才的遗传》( 1869): “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 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 传决定一样。”
11
高尔顿的家谱调查: 从英国名人中选出977位(政治家、法官、 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名人进行调 查,结果是这些名人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与 他们同样出名。而另一个对照组,即所谓的一 般的平常人(977),在他们的父子兄弟中仅 有一位名人。
30
坐、会爬,最后才会用腿走路。(如,“三翻、
•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
大脑的发育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随着人的成长发育而不断 发育完善的,重量也是逐渐增长的: 1. 新生儿约为390克 2. 8-9个月的乳儿为660克 3. 2-3岁的婴儿为990-1011克 4. 6-7岁的幼儿为1280克
19
1、教育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全面、系统地促进人的发展
为什么说学校教 育在人的发展中 起主导作用?
3、教育具有组织性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高效率促进人的发展 4、教育可以控制和利用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校园环境和学校管理制度可以排除不良环境因素干扰 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优势、弥补其缺陷 ——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方向 发展。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