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院护理应急预案ppt - 副本
医院护理应急预案ppt - 副本
子痫处理流程
发生子痫 ↓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通知医生,压舌板放于两臼齿之间,防舌后坠,建 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用品 ↓ 单人房间,保持室内绝对安静 ↓ 正确 执行各项医嘱 ↓ 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及并发症情况,留置导尿,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 做好交接班工作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
患者猝死应急预案
6. 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 ,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 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 理护理工作。
患者猝死应急预案
7.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 过程。 8.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向医 务处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结果;在抢救过 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健康宣教
预防患者自杀应急预案
1.发现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 、科主任 2.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准确掌握 患者的心理状态。 3.通知患者家属24小时陪护。 4.各班做好防范,严密观察患者的动态。 5.交接班。
预防患者自杀处理流程
发现有自杀倾向 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科主任 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通知患者家属24小时陪护。 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巡视 交接班。
患者猝死应急预案
4. 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 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 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 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 叫其他医务人员。 5. 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 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 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预防性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流程
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1.患者给药前询问有无过敏史、家族史、用药 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做 过敏试验。 2.准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如配制、剂量、注 射方法及试验的判断结果都应按正确方法操 作。 3.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和给药时,应备急救药 4.药物过敏试验阳性或对该药过敏者,病历注 明,在床头悬挂醒目标志,并告知患者、家 属
患者坠床或摔倒的应急预案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 上。 5、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 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科主任、护 士长汇报。 6.通知家属。 7.认真记录患者摔倒或坠床的经过几抢救过程 。
患者坠床或摔倒的应急处理流程 患者坠床摔倒
立即奔赴现场,同时报告医生
紧急封存病历的应急预案 4.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三方应同时在 病历各封口处签字,注明封存日期、截止 日期及逾期医院有权拆封。 5.封存病历由病案室单独放置、妥善保管。 6. 病历启封必须前述三方同意并同时在场 7. 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 时内据实补齐。
紧急封存病历的应急流程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及时准确完成患者病历 患者提出封存要求
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预案
5.必要时留家属陪护,并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6.及时巡视,及时发现坠床征象。
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病情安放床栏 特殊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 协助患者及时翻身,摆好安全、舒适卧位 物品摆放 触手可及 必要时家属陪护 健康宣教 及时巡视 及时发现
紧急封存病历的应急预案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及时准确完成患者病 志、治疗、抢救及护理措施记录,抢救病历 在6小时内完成,并妥善保存。 2.患者本人及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时, 及时向医务科(夜间总值班报告) 3.患者或其家属、医生、医疗机构负责人(医 务科或医疗安全科)三方均在场的情况下方 可封存病历
患者猝死应急处理流程
猝死后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心肺复苏 1 胸外心脏按压: 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 通畅;左手掌根部放于病人胸骨体中下1/3交接处 ,双手掌根重叠,双臂垂直按压胸骨,使胸骨下 陷4—5cm,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 相等,同时给予人工呼吸,按压与吹气比率为30 :2,人工呼吸时,应暂停按压。 2 控制呼吸:正确使用呼吸囊和面罩,气管插管后 机械通气 3胸外电除颤
BBA的应急流程
病人发生BBA先兆 ↓ 嘱病人迅速平卧深呼吸 ↓ 迅速连床一起将病人送入产房 ↙ ↘ 做好接产准备 配合产房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 通知医生,做好产妇心里护理 ↓ 记录,并组织科内讨论
BBA的含义
“BBA滞产”:为一项重要的产科质量评价指标。 “BBA”:指先产即到达医院前分娩或者指婴儿在大夫 或助产士来到之前分娩。 “滞产”:术语“SB”,指产程过长而言。正常情况 下,全部分娩过程的时间,初产妇约为16小时左右 ,经产妇约为 8~10小时。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产 程延长,超过24小时,则称为滞产。滞产发生的原 因往往是子宫收缩乏力,临产精神紧张,或临产用 力过早,致胞浆早破,胎水干枯。或因母体气血不 足,无力将胎儿娩出所致。临产时胞破浆干,阵痛 减弱,胎儿不能娩出,产妇精力疲惫、脉沉细。
1.喂奶时或喂奶后都要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 2.喂奶时发生窒息,立即停止喂奶,将新生儿俯卧,头偏向一侧,叩击新 生儿后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同事汇 报医生. 3.必要时,用新生儿吸管清理口、鼻腔内的奶液,吸氧. 4.正确执行各项医嘱,备好各种抢救用品. (1)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静脉注射或生理盐水1:1稀释后气管 内给药 (2)碳酸氢钠纠正酸:5%碳酸氢钠加等量5%葡萄糖稀释,2-3ml/kg静 脉缓慢注射 (3)全血、血浆白蛋白 (4)纳洛酮0.1ml/kg 5.严密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哭声,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6.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7.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8.做好交接班工作. .
新生儿窒息应急流程
发生新生儿窒息 ↓ 立即停止喂奶(喂奶时),通知医生新生儿俯卧头偏向一侧,叩击新生儿 后背部,必要时用新生儿吸管清理口、鼻腔内奶液、吸氧 ↓ 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 备好各种抢救用品 ↓ 严密观察产妇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 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 做好交接班工作
BBA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产程,尤其是使用普贝生药物引产、胎膜 早破有宫缩等病人. 2.做好交接班工作. 3.做好孕妇的宣教工作,配合医护人员观察产程的进 展工作. 4.如发生BBA,要严格查找原因,杜绝此类事件的再 次发生。
接受药物治疗现用现配 执行查对 观察
预防导管脱落应急预案
1.各类导管均要有明显标志 2.妥善固定,协助患者翻身时先松开管道的固 定结,然后翻身。 3.按时巡视及观察导管情况,及时发现导管的 异常情况。 4.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引流的目 的,注意保护导管,防止脱落。
预防导管脱落处理流程
各类导管明显标识 妥善固定 按时巡视
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5.过敏试验阴性患者方可用药,尽量避免空腹 用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6.药物现配现用,如果停药三天或更换批号应 重新进行过敏试验。
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流程 询问过敏史 有过敏史者 无过敏史者(急救药)
禁做试验禁用此药 病历注明 悬挂标志 告知患者及家属
阳性患者
过敏试验 阴性患者
判断患者情况,安抚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协助医生检查、根据医嘱准确处理 报告科主任 护士长 通知家属 记录
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 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果有应立即 开始抢救工作。 3.如果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 外现场)。 4.通知医务科或院内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
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预案
1.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小老年体弱、有精神、 神志障碍等患者,安放床栏; 2.对于躁动、昏迷或精神障碍者,先向家属讲 清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后实施保 护性约束带,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翻身困难的患者及时协 助患者翻身,摆放好安全、舒适的卧位; 4.患者常用的物品应摆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地 方;
报告医务科或医疗安全科
三方在场共同签字封存 移交医务科或医疗安全科保管
患者发生意外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坠床或摔倒的应急预案
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 、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2、同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 迅速查看患者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 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骨折或肌肉、韧带损 伤等情况。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 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产后出血应急流程
产后出血≥500ml ↓ 按摩子宫(宫缩乏力),通知医生测血压、吸氧、保暖 建立静脉通道 ↓ 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 备好各种抢救用品 ↓ 严密观察产妇宫缩、阴道流血、生命体征、神志 ↓ 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 做好交接班工作
子痫的应急预案
1. 即刻去枕平卧,清除口鼻分泌物,取下义齿,松解领,保 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将压舌板放于两臼齿之间,防 舌后坠。 2.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用品。 3.正确执行各项医嘱,并观察疗效,各项操作动作轻柔。 4.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留置导尿,正确记录24小时 出入量。 5.安置单人房间,佳床档,光纤暗淡,保持室内绝对安静。 6.产前子痫者观察胎心、宫缩、阴道流血情况,警惕胎盘早剥 ,早产、临产征象,产后子痫者注意有无产后出血现象。 7.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8.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9.做好交接班工作。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护理应急预案 及处理流程
患者猝死应急预案
1. 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 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 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 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 人员。 2. 立即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心肺复苏抢救程 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3. 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 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