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5月份联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A B.B C.C D.D2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对于再过几年就迈入青年的同学们,自己的言行一定要有责任和担当。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节约用水用电,过“低碳生活”B.做保护环境的卫士,植树造林C.用过的电池随便乱扔D.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进行消防宣传3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品红扩敢B.粮食酿酒C.矿石粉碎D.水的蒸发4 .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铁丝能燃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铝片抗腐蚀,铝片不易和氧气反应5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用硬水洗衣服会洗的很干净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6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移走蒸发皿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7 .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
以下梳理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灭火假酒中毒——由甲醛引起煤矿爆炸——由甲烷引起假盐中毒——由NaNO2引起C 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缺碘——甲状腺肿大缺钙——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缺铁——易得贫血症食品干燥剂——常用CuO区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常用点燃闻气味法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用明矾A.A B.B C.C D.D8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C.水的净化操作中,蒸馏操作净化程度最高D.用量简量取50 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9 . 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节约意识用剩药品------应放回原瓶取用药品------应取少量C.安全常识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环保意识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10 .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及解释均合理的是()A.食品袋内充入氮气防止缓慢氧化,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B.储存碳酸氢铵时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因为碳酸氢铵易溶于水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主要因为干冰不易与水反应D.为了保持自行车干净经常用水冲洗,因为可以防锈11 . 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B.纯棉T恤A.汽车轮胎C.可降解饭盒D.尼龙连衣裙12 . 能使人中毒的物质是A.H2B.CH4C.CO D.CO213 .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B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水或小木条C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D从H2O2溶液制取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过滤或蒸发A.A B.B C.C D.D14 . 异烟肼()是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下列有关异烟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分类上看:异烟肼属于氧化物B.从宏观上看:异烟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从定量上看:异烟肼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7D.从微观上看:异烟肼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5 . 下列物质中能与锌、氧化铜、氢氧化钠、硝酸钡溶液都发生反应的是()A.稀盐酸B.二氧化碳C.石灰水D.稀硫酸二、填空题16 . 用化学用语表示:(1)一个氢原子_____。
(2)两个氧分子_____。
(3)氮元素_____。
17 .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①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升温使气体溶解度____。
②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有关。
③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____。
④医疗急救时需要用纯氧,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_。
(2)小明一家与朋友们决定使用“共享汽车”出行。
①“共享汽车”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材料名称,下同),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
②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_______ 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③使用“共享汽车”出行的好处有____(填标号)a.降低出行成本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节约能源 d.降低交通压力三、实验题18 .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设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探究实验。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字母序号)(提示:挥发出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4)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用上述收集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如何验满?_____。
四、简答题19 .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二者反应的原理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相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3)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乙醇属于 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0 .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瓶底留少量水进行装置C中的实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21 . 如图,A、B、C、D、E分别代表氧化铁、稀盐酸、一氧化碳、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
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的物质间不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
请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六、流程题22 .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碱-石灰-石膏(CaSO4·2H2O)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
(1)工业烟气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会污染、破坏环境。
(2)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熟石灰在工业上可用石灰石通过、制得,操作a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4)生产流程中生成的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七、科学探究题23 .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
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蚁酸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②成立。
蚁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1)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2)如B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含内容物)实验前质量为112.8 g,实验后质量为109.6 g,则参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________g。
八、计算题24 . 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如下图),发生反应。
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三、实验题1、四、简答题1、2、五、推断题1、六、流程题1、七、科学探究题1、八、计算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