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练习第八编清代文学公元1644年至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时期。
清代文学中各种样式、各种体裁最为完备,而且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它集封建文学发展之大成,乃是三千年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
清代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小说、戏曲、诗歌、散文、词等,都有值得称道的作品。
清代文学也是中国新旧两种文学的一个交叉点。
旧的文学及其形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时,逐渐在发挥殆尽中趋于消亡,新的文学及其形式却正在发展成长。
所以,清代的两百多年,文学上成就最多,变动也最大。
第一章聊斋志异一、基本知识文言小说:“文言小说”的概念最初出现于五四前后,用来区别于白话小说。
从小说发展的纵向来说,一般包括以魏晋南北朝的志怪与志人、唐传奇、明代的“三灯丛话”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等小说作品。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婴宁》。
2、阅读作品:《席方平》、《黄英》、《叶生》、《劳山道士》等。
三、思考与练习1、《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于哪些方面?2、《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主要分哪几类?3、《聊斋志异》与过去的志怪小说有何不同?第二章《儒林外史》一、基本知识讽刺小说:主要是指以贬抑现实的态度和讽刺的表现方法而独标一帜的小说。
广义的讽刺有两种:一种是寄寓性讽刺,主要从神魔小说中孕育出来;一是写实性讽刺,主要从世情小说中孕育出来。
狭义的讽刺只指后一种。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儒林外史》第五回、第六回。
2、阅读作品:《儒林外史》全书。
三、思考与练习1、谈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儒林外史》有何结构特点?3、《儒林外史》刻画了哪几类知识分子?第三章《红楼梦》一、基本知识1、脂评本:这是指《红楼梦》的八十回抄本系统,题名为《石头记》,大多附有脂砚斋评语,比较重要的有脂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
2、程高本:这是指《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排印本系统,最早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以活字排印,书名改为《红楼梦》。
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
比较重要的版本有程甲本、程乙本。
3、评点派:一个“红学”流派。
评点派采用评述、评点的方法,以探索作品内容、本事或阐述其思想、艺术价值。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红楼梦》第八回。
2、阅读作品:《红楼梦》第三回、第三十二回、第三十四回等。
三、思考与练习1、《红楼梦》中描写的爱情有什么意义?2、《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具有突出的成就。
3、《红楼梦》在诗词运用方面有什么特色?第四章其他小说一、基本知识谴责小说:中国旧小说的一种。
指清末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这类小说,“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这类小说大都反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要求。
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二、主要作家作品阅读作品:“四大谴责小说”、陈忱的《水浒后传》、钱采的《说岳全传》、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李汝珍的《镜花缘》。
三、思考与练习1、《镜花缘》是怎样一部小说?2、谈谈《老残游记》的语言特色。
第五章清初与清中叶的戏曲一、基本知识1、苏州派:苏州在明代曾是戏剧创作与演出的中心之一,到了清初,仍有许多作家在这里活动,出现了李玉、朱佐朝、毕魏、叶时章、张大复等等戏剧家,因他们大都是苏州人,所以称之为苏州派。
2、一笠庵四种曲:苏州派中最有名的是李玉。
李玉,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称一笠庵主人。
他在明亡前创作的戏剧,以“一笠庵四种曲”最为重要,四种曲,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为“一人永占”。
3、《闲情偶寄》:《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一部杂著,其中《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有李渔关于戏曲理论的论述,他系统全面地讨论了戏曲创作中的各种问题,从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个方面论述戏剧创作。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李玉《清忠谱》第十一出、二十二出。
2、阅读作品:李玉《清忠谱》全剧。
三、思考与练习1、苏州派的特点是什么?2、李渔提出的“立主脑”含义是什么?3、试述《清忠谱》在戏曲史上的意义。
第六章《长生殿》一、基本知识四婵娟:是洪升的杂剧作品。
由《咏雪》、《簪花》、《斗茗》、《画竹》四个单折的短剧组成,依次写了谢道蕴、卫夫人、李清照、管仲姬四个才女的文学艺术生活,剧中热情赞美了女性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爱情理想。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长生殿》第二十四出、二十五出。
2、阅读作品:《长生殿》全剧。
三、思考与练习1、与前代同题材的作品相比,《长生殿》有什么特点?2、《长生殿》的结构特色是什么?3、谈谈《长生殿》曲词的抒情色彩。
第七章《桃花扇》一、基本知识南洪北孔:指清代杰出的戏剧家洪升和孔尚任。
因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故名。
洪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为清代两大传奇作品,它们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桃花扇》第七出、续第四十出。
2、阅读作品:《桃花扇》全剧。
三、思考与练习1、《桃花扇》的创作目的是什么?2、分析李香君的形象。
3、试述《桃花扇》的结构特色。
第八章清代诗文一、基本知识1、江左三大家:指的是清初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他们均由明入清,特殊的境遇使得他们一方面留恋旧朝(明),一方面又不得不侍奉新朝(清),内心深处充满矛盾,经常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
三人在诗风上有较大的差别,其中钱谦益和吴伟业的成就较高,影响较大。
2、梅村体:指吴伟业的七言歌行。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
有《梅村集》。
吴伟业诗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描写明末清初重大历史事件的七言歌行,深情婉转,韵味悠扬,颇得初唐四杰及白居易诗的神韵,号梅村体。
代表作有《圆圆曲》、《永和宫词》、《琵琶行》、《松山哀》、《雁门尚书行》等,久为世人传诵。
3、神韵说:是王士祯提出的诗歌主张。
王士祯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神韵说”。
所谓“神韵说”,就是要求诗歌应具有高妙的意境,天然的韵致和言外之意。
在创作上,他的诗是“神韵说”的具体体现,空灵婉转,不滞不粘,富有才情。
4、性灵说:是袁枚对诗歌创作提出来的观点。
他论诗主“性灵说”,所谓性,即性情、情感,灵,即灵气、机趣。
认为诗以情为本,讲求个性,不可因袭,同时也应注意才识与学问。
袁枚的这一看法,针对的是当时风行诗坛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
5、桐城派:桐城派是形成于清代中期的一个散(古)文流派。
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
因为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之为桐城派。
桐城派的理论由方苞创立,经刘大櫆补充,姚鼐发展而成。
它们尊奉程、朱道统,并以继承秦、汉以至唐宋八大家的文统相标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流派。
但后来桐城派作家,却不全是桐城人。
他们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学家韩愈、欧阳修的作品。
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
其散文作品简洁平淡,生动性不足。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钱谦益《后秋兴》十三(其二)、吴伟业《圆圆曲》、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阅读作品: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顾炎武《生员论》等。
三、思考与练习1、方苞的“义法”说的含义是什么?2、汪中有哪些主要作品?3、谈谈龚自珍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4、什么是诗界革命?第九章清代的说唱文学一、基本知识1、鼓词:鼓词是一种以鼓击节,兼有说、唱的叙述性文字,由变文、陶真和词话发展而来,主要流传于北方各省。
目前最早的鼓词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叙述唐太宗李世民讨平诸路英雄,统一全国故事的《大唐秦王词话》(一名《秦王演义》)。
2、子弟书:子弟书是鼓词的支流,它流行于八旗子弟之间。
子弟书内容大抵分两类,一是对清代现实生活的反映,如《逛护国寺》、《烟花叹》等;一是对文学名著或民间故事的改编,如《黛玉悲叹》、《草桥惊梦》、《孟姜女寻夫》等。
子弟书只唱不说,在音律、辞藻方面比较讲究。
作者一般都有较好的文学修养。
留存至今的子弟书约有四百多种。
3、弹词:弹词是以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说唱文学,由变文发展演变而成。
弹词与鼓词就其性质和基本格局而论,是相同的。
只不过鼓词纯属叙述体,而弹词则包涵着一定代言体的成分,即讲唱者有时可以“生白”、“生唱”等形式进入角色代言。
弹词的篇幅庞大,长者有时可以连续演唱几个月。
弹词的语言有“国音”(普通话)和“土音”之分。
土音以吴语为主,方言土语增强了作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弹词1.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
2.弹词在语言上有“国音”(普通话),代表作《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土音”(方言),以吴语为多,代表作《义妖传》《三笑姻缘》。
二、主要作家作品阅读作品:陶贞怀的《天雨花》、陈端生的《再生缘》等。
三、思考与练习1、弹词在内容方面有何特点?2、《再生缘》是怎样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