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八类群体”工作
在本学期重点排查、安排好八类群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等原因学习受到影响。
其中,任务最艰巨的就是转化后进生工作。
因此,结合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转化,具体做法有:
(一)注意观察,“发现”后进生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第一次”违纪,及时给予教育和适当的处理,使其能下决心立刻改正,以求事半功倍。
这一阶段,绝不可对学生“宽宏大量”。
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形成习惯之后的批评教育就显得疲软无力,事倍功半,不利于我们的工作。
当然,首次违纪的处理亦不宜过重,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会产生逆反心理或使学生背上过于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学生的成才。
(二)科学搭配,“帮助”后进生
学生对学校领导、老师向来有种崇拜、权威的心理,他们的直接参与,经常过问,会给学生“倍受关注”的感觉,从而乐于在教师的“关注”下进步。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一个群体,平时与同学们在一起,接触后进生的机会较多,对他们有较多的了解,同时,作为“同学”,他们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其观点、看法往往更容易被后进生所理解和接受。
当然,人员的配置绝不是随意的安排,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的搭配。
具体的工作应在有关人员的共同分析、讨论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这样可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避免了班主任一人力不从心,孤掌难鸣。
加强老师、学生干部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三)倾注爱心,“感化”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最忌讳的莫过于“放弃”和“歧视”。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爱心精心呵护。
许多后进生恰恰是缺乏“爱”的产物,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无异于“久旱逢甘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给学生以思想,学习上的关心和教育的同时,在生活上多多过问,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温暖,另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因其后进而置之不理,照顾了自尊心。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
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
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
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那么,你
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
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
"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
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
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
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
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
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进行奖励。
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3、建立互助组: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4、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
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
明显。
总之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更新。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出
精细管理,责任到人
二、做到及时鼓励、赏罚分明。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喜欢表扬。
作为老师,就要根据他们的需求,
适时表彰他们的行为,树立模范作用。
同时惩罚也必须要“严”,一旦全班
讨论通过的决定,定要坚决执行。
尽管我再三强调,不能乱扔纸团,但总有
学生的桌下存在垃圾现象,我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学生来督促。
就是今天如
果你发现了谁吃零食,谁丢纸团,谁的桌下产生垃圾,你报告了老师,找到
证据,那么你的值日工作就由他来代替,就当做是对你的奖励,对他的惩罚。
这样以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几个星期的坚持,教室卫生确实也改善了很
多。
三、培养值日班长
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吝啬多给学生一个“官位”。
哪怕是不沾边的,有
时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
我们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职位,班干部,语
文组长,数学组长、大组长、小组长、值日生负责人、值日班长,那些调皮
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上逊色,但劳动方面特别热情。
因此,我就让这些孩子
担任值日卫生班长,轮到值日时,由他监督一起扫地,一起关好门窗,一起
检查,一起回家。
如果当日值日工作没有做好,扣分了,那么值日班长就有
责任,带领整组同学,再罚一天。
当然,也有奖励的,学期结束,评出最佳
值日班长,给予适当奖励。
四、班主任的叨唠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
你的话语就如同圣旨,
学生言听计从。
如果经常在他们耳边念叨,也会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
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而习惯的养成,更非一日之功。
靠的是天天坚
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之力。
靠的是班主任老师的用心、耐心与恒心。
如
果每天都针对班级卫生,对学生适当进行教育,坚持下来,班级的卫生自然
就上去了。
以上我只是很粗浅的谈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我想其他班主任你
们有更多的经验值得我借鉴学习。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我们的工作繁琐而辛
苦,但有时却有苦无处说,今天借这个平台和大家共勉,希望大家也多提宝
贵意见。
针对班级里面很多同学不爱卫生,乱丢垃圾,见到教室地面上有垃圾不捡的现象。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在班级内部挑选四名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每个小组的卫生,随时提醒学生不要乱丢垃圾,监督学生把掉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
第二、在班级里开展工作卫生之星评选活动,由卫生监督员提名,每个小组选出三个,共12个候选人,再由全班投票选举参生出6名卫生之星,进行奖励。
第三、班级卫生委员负责包干区的卫生管理工作,随时检查、提醒、汇报。
第四、班主任多与卫生监督员、卫生委员交流,了解班级卫生保洁情况,并引导他们工作。
第五、班主任定期进行小结,反馈卫生工作情况,表扬优秀,查出问题,提出方向。
经过这五项活动,班级卫生越来越好,孩子的卫生意识不断增强,班集体里的保洁工作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