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

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

少沉静,好典籍。

父卒,隐居墓侧。

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

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

寔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

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

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

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

出为五原太守。

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纺、缣媪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

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

寔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

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

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

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

行道,母刘氏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

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

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

服竟,召拜尚书。

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

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

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

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

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

建宁中病卒。

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为备棺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

(节选自《后汉书·崔寔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3分)()A.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B.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C.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D.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既可指司马、司徒、司空,又可指少傅、少师、少保。

B.公车是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

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C.博士专掌儒家经学的传授,执教于太学,成为传播孔孟学说的国家学官。

其职掌为议政、制礼、藏书、教授、试策、出使等。

D.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后汉至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寔明于政务,做官才能卓越。

他撰述的《政论》曾获仲长统高度评价,认为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

B.崔寔关注民生,改善百姓生活。

他做五原太守时,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

C.崔蹇秉性纯正,事亲至孝。

为父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做官,他都不去。

母亲病死,他于赴任途中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

D.崔寔为官清正,品性廉洁。

他出仕期间,为葬父而卖掉田产,竭尽资产,他病逝时,甚至没有钱装殓,同僚出资替他料理后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是时胡虏连人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

(2)服竟,召拜尚书。

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杜鹃花得红字①真山民②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

②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

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

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借景抒情,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15.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请作简要分析。

(6分)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随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现在的浙江到处展开的是海晏河清的山水长卷。

②红军长征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集中展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③周星驰导演的新片《美人鱼》,建造了一个“猪笼城寨”式的人鱼世界,显示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④陆建芳握瑾怀瑜撰新篇,以七年之力,主编完成了12卷本的《中国玉器通史》,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

⑤美韩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将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有关国家安全利益,中方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韩改弦易辙。

⑥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安徽黄山风景区风光宜人,秀色可餐,高颜值“云海”美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众多商家重视利用校园代理这一成本低、效益高的模式,产品覆盖面广,涉及诸多领域,主要依靠社交平台及熟人关系来提高业绩。

B.中国青年报社发起“长征·触摸热血青春”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迄今,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浏览量近20万。

C.做好新兴青年群体的引导、联系和服务工作,是共青团扩大有效覆盖面、广泛凝聚青年的重要任务。

D.随着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脑机交互及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

21.下面是我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今年的“双十一”,淘宝网又成功地掀起了一场全民购物狂欢活动,然而狂欢之后,很多消费者发现买来一大堆商品,但真正能用到的却少之又少。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推崇物质极简,提倡不买不需要的物品;对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有人认为,购物有时也是舒缓我们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如果保持物质极简的生活状态,反而会失去很多生活趣味。

也有人认为,物质极简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经济环保而又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

这两种看法,你更支持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10.D11.A(三公又可指太傅、太师、太保。

)12.D)(为葬父而卖掉田产不是他仕官期间发生的事。

)13.(1)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

(“是时”、“杀略”、“九奔命”,各1分,句意2分)(2)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

崔定凶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

(“服竞”、“以”、“视事”各1分,句意2分)14. A、B(A项中“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B项中“借景抒情”错。

)15.虚实结合。

(2分)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传说给杜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二联由虚到实,杜鹃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

第三联前句写实,月下杜鹃花翠雾笼罩枝条;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

(4分)(如答拟人、用典、烘托,酌情给分)17.C(海晏河清: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

比喻太平盛世。

坚如磐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也比喻才思敏捷,豪放不羁。

握瑾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

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形容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18.D)(A项偷换主语;B项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

)21.构图要素:标志主要由形似“W”的八只和平鸽环绕汉字“艺”组成,“艺”由中心图形“Z”与最上方两只“和平鸽”构成,“CLAV”为“中国文艺志愿者”英文首字母缩写。

(3分)寓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志愿者团结、凝聚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周围,怀着无私、友善、互助的信念服务他人。

(3分)22.[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写作时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题中“你更支持哪一种”这一具体问题,“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些任务,都需要考生在写作时加以考虑。

如果你支持前者,可从“物质提供生活便利,提升生活质量,满足审美需求”等角度立意;如果你支持后者,可从“呼吁简约理性的生活方式,追求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等角度来立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具体分析时不能过于绝对、片面,需持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

少年时很沉静,喜欢读书。

父亲死后,住在墓旁守丧。

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不去。

桓帝初年,皇帝下诏给公卿郡国推举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

崔定被郡国推举,征召到官署,因病不能参加面试,拜为郎。

崔定对政体很精明,做官的能力很强,写了评论当代政事的意见数十条,题目叫《政论》。

针对当时要害,议论很正确,博得当代人的称赞。

仲长统说:“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

”后来朝廷叫崔定到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里去当官,崔寔都不去。

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推荐崔寔,说崔的才干很好,能力很强,应在朝廷做官。

于是皇帝封崔为议郎,提升大将军梁冀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人在东观著书立说。

后来崔定出任五原太守。

五原的土质宜于种麻,而当地人不知道织布,老百姓冬天没有衣服穿,堆些细草睡在草里面,见官吏就披着草出来。

崔寔到任后,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织缍、觫媪等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百姓才免受冻馁之苦。

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

崔定就厉兵秣马,严饬烽火台侦察,敌人不敢进犯,成为边塞最安静的地方。

崔定在病中,被拜为议郎,又与当时的名儒博士一同审定《五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