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底基层施工方案

底基层施工方案

青岛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承包单位:内家古自治区公路工程局合同号:二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监理单位:工程开工申请单青岛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三合同段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概况:青岛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第三合同段设计路面底基层分为18cm 水泥稳定风化砂和16cm级配碎石两种,起讫桩号为k15+500-k25+310,工程数量为236490m2。

试验段桩号为K16+760-K16+960,采用18cm 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K16+760-K16+920 段设计宽度为24.15m, K16+920-K16+960 段设计宽度为28.22m,共4992.8m 2。

二、试验段目的1、完成生产配合比调整,确定拌合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1 )确定配合比的控制方法,合理的水泥用量,碾压时含水量容许偏差。

2)确定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机起步停车的控制方法、摊铺宽度。

3)确定碾压的合理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4)合理的人员组合、分工及岗位职责、前后台的协调配合。

5)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6)确定保证连续作业所需的运输车辆数量。

7)确定最佳的养护材料、养护办法。

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1、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2、项目部职责分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部生产、安全、质量工作,负责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工作,确保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期顺利完成。

项目总工: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通过技术、质检部门的工作对施工队及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

项目副经理:负责生产安排、协调作业环境、材料供应、安全生产及机械设备调度等工作。

工程部:负责施工技术、工艺设计、对作业队进行技术指导,对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组织施工。

质检部:负责质量检测、监控工作,对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检查监督,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实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施工现场试验工作,对原材料质量等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控制,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层施工队:依据项目工程计划安排,施工图纸及技术、质量要求,组织各道工序的施工,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各项内容负直接责任。

3、项目部人员分工①项目经理:白玉峰负责施工总体组织安排。

②项目副经理:尚颖涛负责施工机械、物资的安排及调度。

③项目总工:张云光负责施工技术与人员安排。

④工程部部长:张顺哲负责施工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和技术交底。

⑤实验室主任:姚伟负责拌和料配合比设计、拌和过程的控制。

⑥质检部部部长:杨雪磊负责段面质量检查、技术统计、拌合过程控制。

⑦ 安全工程师:孙波负责安保措施的制定与执行和安全技术交底。

⑧ 测量工程师:孙会进负责施工放样、高程测量、松铺厚度,最后计算出松铺系数。

四、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准备(见附表二)(1)根据底基层实际工程量、工期,提供了充足的机械和机具设备,能够保证作业能力间的相互匹配。

(2)对现有机械设备进行了保养、维修,并在11 月5 日前完成一切调试和试运转工作。

(3)混合料拌和设备为方圆500 稳定土拌和机,拌合站设于桩号K20+900 右侧1Km 处,面积约20000m2。

2、材料准备(1)风化料产地为胶南琅琊镇,在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的情况下定点进料,目前风化料进场数量充足,可满足底基层铺筑的需要。

(2)水泥用榴园p.c32.5 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生产、供应能力满足工程用料的需要。

3、人员准备(见附表一)五、工期安排计划于2008年11月21日铺筑K16+800-K17+000 段左幅底基层试验段。

六、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一)、材料拌和混合料拌和设备为方圆500 稳定土拌和机,该拌和机通过调整各电机转速,从而达到对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粒料级配的自动计量。

(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材料拌和混合料拌和设备为方圆500 稳定土拌和机,该拌和机通过调整各电机转速,从而达到对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粒料级配的自动计量。

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下承层的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对下承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了验收。

(2)保证工作面顺畅,前面的阻碍物要及时清理。

(3)提前24 小时洒水,使工作面始终保持湿润。

(4)路基外侧路肩处土路肩,土路肩K16+760-K16+920 段内侧距路基中心线12.44m , K16+920-K16+960段内侧距路基中心线14.475m ;中央隔离带处摆放方木,方木内缘距路基中心线0.23m,以控制摊铺宽度。

方木外侧每隔 2 米用钢钎固定牢靠。

接头处应加垫木,每根方木的接头分别用一根钢钎固定,以保证压路机碾压时尽量不产生横向位移。

3、测量放线(1)测量员1名,钉桩放线4人,根据路面宽度及设计要求,直线段每20米钉一处中桩,曲线段每10 米钉一处中桩,并应注意钢尺的丈量尺寸是否正确,保证桩号准确。

根据中桩再放出边桩, 测量下承层标高并调整、固定好边桩及中桩的基准线。

(2)摊铺机摊铺时,中线及外侧均采用挂钢丝控制高程。

钢丝应张紧,每20米间距的下垂度不超过5mm,挂钢丝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50m。

钢丝的垂直高度为松铺厚度加上10cm。

(3)松铺系数暂定为1.28,现场可根据复测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放线完毕后必须闭合至下一水准点,保证测量精度。

(4)松铺系数的测定。

在每20 米一个断面上选取距中桩1.5m、6m、11.5m 共计三个点。

摊铺前用水准仪测此三个点的高程,摊铺完碾压前再次测量此三个点的高程,碾压压实后测量此三个点的高程。

最后计算出每个点的松铺系数,取其平均值。

此平均值便是底基层的松铺系数。

4、拌和料的运输1 )拌和料用15辆20T自卸车运输,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2)装料时,采用前、后、中的方式装料,以减少拌和料的离析。

(3)运料车辆根据路标指示在规定的路线上行驶,在摊铺机前1030CM 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4)卸料时采用泄洪式卸料方式,以减少拌和料的离析,卸料过程中运料车要挂空挡,略踩刹车,依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摊铺机前应至少保证有五辆运料车等候时,才能开始摊铺,以保证摊铺的连续性。

(五)、摊铺1、摊铺时用两台摊铺机WTO95 —前一后同步摊铺半幅路面,具体如下:(1)由甲、乙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同步摊铺半幅路面底基层,摊铺时两机相隔距离定为1 0米,以保证两机摊铺接缝结合在初凝期内完成。

(2)甲机先摊铺靠中线的1/4 幅,中线处采用挂钢丝控制高程,另一侧采用铝合金基准梁控制高程。

(3)乙机摊铺另1/4幅,里侧用滑靴在已铺路面上滑动的方法来实现对纵段高程的控制,外侧(边桩处)挂钢丝控制高程。

2、在摊铺机熨平板下垫三块(厚度=底基层设计厚度* 松铺系数)方木块,并调整摊铺机的结构参数(宽度、拱度)、运行参数(速度、频率、振幅),检查布料器、料位器,调整好摊铺机的初始工作状态,使摊铺速度、松铺系数、振动频率基本一致。

3、根据拌和产量和运输能力初定摊铺速度为2 米/分钟,并保持恒定。

严格禁止摊铺速度时快时慢,否则将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螺旋分料器应充分转动布料,其料位高度以埋住螺旋分料器的2/3 以上为宜,这样可减少材料离析,并保证作业部阻力减少。

4、摊铺机跟机人员分布:机前各设1 人,指挥车辆倒车,距摊铺机30 厘米处停稳,不得碰撞摊铺机和及时清理履带下拌和料;熨平板两侧各设2 人分别看护调整电脑传感器和清理拌和料中的杂物块;机后设4 人,1人负责刮压路机轮,另2 人负责整理压路机碾压接头并处理施工断面局部离析。

另外设专职测量人员3人专门负责高程测量和松铺厚度,并算出松铺系数。

5、连续摊铺混合料的时间如中断超过2 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

接缝时必须保证已施工的结构层截面垂直密实,并在截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严禁斜接缝。

6、摊铺时,拌合料的含水量应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0-2.0%,以保证摊铺及碾压时损失的水分。

摊铺机前保证有3 辆装载稳定土的车辆在等候。

(六)、碾压(1)摊铺整形出40 米的工作段后,即进行碾压,由一台徐工CA30 振动压路机、宝马50振动压路机及一台SP261胶轮压路机完成压实,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低向高碾压。

(2)试验段采用两种碾压组合方式进行碾压,相互比较后,选用最佳碾压组合。

每种组合在高幅碾压第一遍结束后便开始测其压实度,直至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若压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应找其原因,及时修整,直到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①整形后,先采用徐工CA30 振动压路机稳压第一遍,再用徐工CA30 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一遍,接着用宝马50 振动压路机静振碾压两遍,第五遍用宝马50 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然后用SP261 胶轮压路机稳压赶光、封面的压实组合进行碾压。

②整形后,先采用徐工CA30 振动压路机稳压第一遍,再用徐工CA30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一遍,接着用宝马50 振动压路机静振碾压一遍,然后弱振碾压两遍,第六遍用宝马50 振动压路机稳压碾压,然后用SP261胶轮压路机稳压赶光、封面的压实组合进行碾压。

3)压路机第一、二遍的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以后采用2.0 〜2.5km/h。

(4)压路机第一遍稳压的第一轮碾压到工作段落终点时,应从低处向高处转弯碾压,角度约为450,然后原路返回;第二轮至最后一轮碾压时都不能超过第一轮的轮迹的外缘,之后每一遍碾压都不能超过稳压时第一轮的轮迹的外缘,以保证碾压段落的连续性。

(5)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重叠30CM ,保证整幅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6)碾压纵向结合部时,为保证标高和平整度,纵向接合部采用移动式基准线,并一起进行碾压,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7)碾压成型后应将断面周围的散料及杂物清除干净。

并用毡布将碾压接头覆盖,减少水份的蒸发。

8)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未完成的路面上掉头和急刹车9) 整个玉实组合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碾压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压实效果,要求底基层压实度达到97%以上。

10) 下一作业段开始前,应将接头处碾压时推挤的隆起部分铲除,然后用耙子耙平,再开始碾压。

(七)、养生1、碾压结束,待初凝期后进行洒水养生。

在洒水时,要求洒水车以慢速行驶,使水喷洒均匀不留死角,保证路面的养护完全。

2、底基层成型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洒水要均匀、全面,底基层采用潮湿的草帘养生,保证其表面在养生期内始终保持湿润,保湿养生不得少于7天,且至上结构层施工前,该层表面必须覆盖、不得曝晒。

3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施工机械应走施工便道,严禁施工机械在结构层上行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