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高三化学曹艳艳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以及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2、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体系中所
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新课学习: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因素改变了反应速率,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通过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可用下图表示: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演示实验一
实验原理:Fe 3+ +3SCN (SCN )3 (红色)
实验步骤:向盛有5 ml0.005mol/L 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0.01mol/L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1)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滴加4滴1 mol/L 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2)向上述试管中再滴加0.01mol/LNaOH 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思考与交流】
(1)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断的?
(2)从中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步骤(1)
滴加1mol/L KSCN 溶液 现象
步骤(2)
滴加0.01mol/LNaOH 溶液
现象
NH 3%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NH 3%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的方向移动。
【思考】对于I
2(g)+H 2 (g)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
平衡不移动
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来说,改变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但反应速率改变。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实验2 2NO
22O 4(g) △H<0 红棕色 无色
【思考】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是否有影响?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因此催化剂不能使
化学平衡状态发生移动。
【小结】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
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课堂反馈练习】
1、某温度下,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大
2、举例说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下作业
课后习题:6、7、8
2、用速率-时间图表示改变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用速率-时间图表示改变压强对合成氨平衡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