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内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内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 第七章第五节内能
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跟温度有关.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渗透统计的方法.(重点)2.掌握分子势能的概念,分子力做功对应分子势能的变化.知道分
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重点、难点)3.理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曲线.(难
点)4.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和体积有关.(重点
回顾复习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新课:
一、分子动能
1.定义:分子由于永不停息地做()具有的能.EK=()
2、单个分子的动能(不确定性、无规律性)
3、分子的平均动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2)表达式(3)影响因素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

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4、分子的总动能
微观上看:()
宏观上看:()
讨论1.(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吗?不同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是否相同?
(2)、温度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吗?同一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一定相同吗?
总结: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也不一定相同。

2)温度不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

同一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相同.
例题1 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判断1.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3.10 ℃的水和10 ℃的铜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练习.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氢气温度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氧分子的动能都比氢分子的动能大
B.每个氢分子的速率都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C.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
D.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一定相等
E.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
二、分子势能
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相互作用弹性势能
电荷间相互作用电势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
1.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所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2.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
1 一般选取两分子间距离很大(r>10r0 )时,分子势能为零.②在r>r0 的条件下,分子力为()力,当两分子逐渐靠近至r0 过程中,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
在r<r0 的条件下,分子力为()力,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至r0 过程中,分子力也做()功,分子势能也()当两分子间距离r=r0 时,分子势能()
类比弹簧弹簧处于原长:如果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m 数量级时,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

弹簧处于压缩:当分子距离小于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要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斥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弹簧处于伸长:如果分子间距离大于r0 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引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结论:
分子间距离以r0 为数值基准,r 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增大。

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

Ep Ep 最小Ep
r
r=r0
3.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1 )
从微观上看:分子势能跟分子间
()有关
2)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跟物体的()有关
例题2 有两个分子,用r 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当r =r0 时,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相等,
使两分子从相距很远处(r>> r0 )逐渐靠近,直至不能靠近为止(r< r0 ).在整个过程中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小C.先增加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加
讨论:物体体积增大,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加吗?
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将(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三、内能(U)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表达式: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内能可以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
5.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1)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 ) 、( ) 和( ) 三个因素决定.
(2)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 )分子热运动的( )和
( )三个因素决定.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例题3 对于下列物体内能的议论,正确的有
A.0℃的水比0℃的冰内能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则内能越大。

C.水分子的内能比冰分子的内能大。

D.100 克0℃的冰比100 克0℃的水内能小
讨论杀虫剂从喷雾器中射出时变成雾状液体,设其温度不变,杀虫剂的内能是否变化,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该说法将机械能和内能两个概念混淆了,物体的内能是由物体内分子的数目、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的,与机械运动无关,机械运动速度的改变以及竖直高度的变化仅改变的是乘客的机械能,不能因此判断其内能的变化情况。

)
思考飞机从地面起飞,随后在高空做高速航行,有人说:“在这段时间内,飞机中乘客的势能、动能都增大了,他们身上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也都增大了,因此乘客的内能也增大了”。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该说法将机械能和内能两个概念混淆了,物体的内能是由物体内分子的数目、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的,与机械运动无关,机械运动速度的改变以及竖直高度的变化仅改变的是乘客的机械能,不能因此判断其内能的变化情况。

)
思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当堂练习
1、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物体的温度降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
D.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2.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 )
A.氧气的内能较大;
B.氢气的内能较大;
C.两者内能相等;
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3.有甲、乙两种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平均速率
大,则
A.甲气体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B.甲气体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都比乙气体每个分子运动的快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50℃的水的内能一定比10℃的水的内能多
C.0℃时水放热结冰,物体的内能减小到零
D.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物体的温度一定比吸热物体的温度高
0 C
5.一定质量的冰熔解成的水,其总的分子动能EK ,分子势能
EP ,以及内能E 的变化是()
A.EK 、EP 、E 均变大B.EK 、EP 、E 均变小
C.EK 不变、EP 变大、E 变大D.EK 不变、EP 变小、E 变小
6.若已知分子势能增大,则在这个过程中()
A.一定克服分子力做功B.分子力一定减小
C.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0 C
A.某气体的温度是,则该气体中每一个分子的温度也是
B.运动快的分子温度较高,运动慢的分子温度较低
C.如果一摩尔物质的内能为E,则每个分子的内能为E/NA(NA 为
阿伏伽德罗常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