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4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4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呕心沥血.(xuè) 味同嚼.蜡(jiáo) 一丘之貉.(hé) 力能扛.鼎(ɡānɡ)B.前仆.后继(pú) 得鱼忘筌.(quán) 毋.庸置疑(wù) 以儆.效尤(jǐnɡ)C. 唾.手可得(tuò) 焚膏继晷.(jiù) 擢.发难数(zhuó) 徇.私枉法(xùn)D. 舐.犊情深(shì) 刚直不阿.(ē) 拈.轻怕重(niān)栉.风沐雨(ji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烘托弥漫知人论世触类旁通B.景致措愕觥筹交错堆砌呆板C.迤逦谙习素不相能潜移默化D.游弋荟萃胜券在握?赫一时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到了攻坚战阶段,技术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大坝,确保工程质量。

(2)春寒料峭,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库救上两名儿童。

全村人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3)有一个贝壳迷花费了近十年的心血,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A.浇铸传诵搜集B.浇铸传颂收集C.浇筑传颂搜集D.浇筑传诵收集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C.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中,被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B.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是比较熟悉的了。

C.但是遗憾得很,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这样的著作问世。

D.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

A.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B.不仅政声很好,而且有文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C.不仅政声很好,而且有文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D.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资。

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书,以为“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

宪宗褒美。

会辟围梓州,乃授丹剑南东川节度使,代李康。

至汉中,上言康守方尽力不可易。

乃拜晋慈隰州观察使。

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他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诏拜司封郎中往吊.吊:祭祀B.民贫自鬻.者,赎归之鬻:喝米粥C.丹覆.其粮覆:查核D.诏.丹解官待辨诏:同“招”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使.外国,赐州县十官②则可使.者唯两京耳③与.若期一月还之④他日与.宰相语A.两个“使”字相同,两个“与”字不同B.两个“使”字相同,两个“与”字也相同C.两个“使”字不同,两个“与”字相同D.两个“使”字不同,两个“与”字也不同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故事:旧日的规矩B.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冗食者:无所事事、坐食官禄的人C.丹治状..愈明治状:断案的情况D. 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元和:唐宪宗的年号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韦丹政治才干的一组是①止惰游,兴学校②上书当诛刘辟③计口受俸,委余于官④籍其家,尽得文记⑤使权吏如期还所夺粮⑥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⑥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韦丹认为为官应廉洁自守,借出使之机,上疏建议革除官场贪贿的弊端。

B.肃宗先授韦丹节度使,后来又改变了主意,韦丹襟怀磊落,不以为意。

C.韦丹有远见卓识,又直言敢谏,两朝皇帝都对他言听计从,十分信任。

D.韦丹一心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名利,有突出的政绩,为一代名臣。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计算机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由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计算机程序分为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两种。

其文档是指用自然语言或者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文字、资料和图表,它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和使用方法,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和用户手册等。

计算机程序和文字作品一样,可用数字、文字或符号表现,并且固定在有形载体如纸、磁盘、只读存贮器中,而文档本身是文字或图形作品,因此计算机软件和文字作品一样,可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普通作品的功能是供人阅读欣赏的,而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是控制计算机完成特定的工作,它是一种技术性产品。

一般说来,计算机程序是一种数学方法的表达形式的集合,它是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果。

中国专利法第25条第2项规定,对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因此计算机程序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因为专利属工业产权范畴,专利申请必须具备工业产权范畴的技术性,而技术又是对自然科学领域而言的,因此一个专利申请必须是利用了自然科学规律或自然力后才可能具有技术性。

又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身体现的是一种方法,专利法规定只有发明专利才可以保护方法,所以一个计算机程序必须与计算机结合并且能产生技术效果,才可以取得专利保护。

如果一个能产生技术效果的计算机程序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可以脱离计算机而实现,则可将该思想方法提取出来,申报方法发明专利。

(节选自《科学大观园》1996年第3期)12.第一段中的“自然语言”“形式化语言”分别是指A.文字、资料图表B.文字、数字符号C.文字图形D.文字、图表数字、符号13.计算机软件与文字作品的不同之处是A.载体不同B.文字不同C.作用不同D.表现形式不同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计算机软件必须与计算机结合并且能产生技术效果,才可能取得专利保护。

B.计算机软件是一种技术性产品,它本身不具备技术性,因此不能获得专利法保护。

C.计算机软件体现的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方法,可受著作权法保护。

D.大部分计算机软件不能满足专利法的要求,因而不能获得专利权。

15.适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A.电脑软件与专利保护B.电脑软件的保护C.电脑软件的内容和种类D.电脑软件与专利权第Ⅱ卷(共105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轻轻照耀朱洁冬日早晨,醒来的时候被窝里还是暖洋洋的。

这一刻房间里静得出奇。

忽然,水汽蒙蒙的窗上出现一个影子,很快,我辨出那是一只停在窗台上的鸽子,正慢慢地拍打着翅膀,而冬日的阳光把这一组连续的动作映在窗上,这种感觉很有点像是皮影戏。

我一直在寂静中躺着,看着这只鸽子,心中泛起一丝喜悦,甚至可以说是欢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曾不解陶渊明何以能以如此轻松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为后人视作宝贵财富的东西。

不管如何,这首《饮酒》诗充满着在夕阳西下、大自然宁静和谐的气氛中,对自由和欢乐的感悟。

从来,我都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让阳光正好能落在我盖着的毯子上。

几天前,我照例躺在床上,当我顺手从床头一大叠灰尘覆蒙的书中再次发现陶渊明时,一只极小的、淡黄色的蜘蛛从这位古人的诗集里很快地爬出来,并且在我的手上显得不知所措地左冲右突。

我帮它回到了地板上。

它在我手臂上飞快爬行时,皮肤上那痒酥酥的感觉,委实让我觉得一阵喜悦。

几年来,我一直置身于书籍间,想探寻中国艺术直到东方艺术的精神实质。

而我却从来没有发现,这种精神的所在原来离我如此之近,它是活生生的,那样自然而令人欣慰;它是那样不易发现,却又在无意间,在瞬间让你领悟了。

这便是那只从陶渊明诗集中爬出来的小蜘蛛给予我的启示,说到底,那便是对一切生命的感悟。

因此我想到了我一个年迈的远亲。

年轻时他经过商,而且据说相当成功。

而现在整天除了忙于照料满满一阳台的花草,一只芙蓉鸟,在余下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可以说显得十分幼拙的旧体诗。

他乐在其中,亲手用毛笔工整地抄录好,并且装订成册。

而当这些诗转到我手中时,他却已寿终正寝。

据说他去世的那天还亲手浇了花,为鸟添了食,然后坐在躺椅里午睡,直到家人发现他已过世。

我曾见过一张白石老人的画,那空空的画面上三尾栩栩如生的虾,让我感到生命恬静的欢乐。

有一段时间,每次看到那幅画,都一样地打动我,并不异于本文开头时所述的那窗上的鸽影。

16.作者在第一段末句写道:“看着这只鸽子,心中泛起一丝喜悦,甚至可以说是欢乐。

”(1)对鸽子的描写,最能体现“一丝”喜悦的词语是哪个?(2分)答:(不超过6字)(2)为什么“我”看到这只鸽子,心中会“泛起一丝喜悦,甚至可以说是欢乐”?(2分)答: (不超过20字)17.第二段引用陶渊明《饮酒》诗并加以评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 (不超过25字)18.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怎样的看法?试用自己的话分两点表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