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命题人:刘亚伟张宏志韩香枝审核人:孟兰红孙向东刘静岩高君慧蔡国平李俊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2.试卷共Ⅰ卷、Ⅱ卷两部分3.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Ⅱ卷请在对应的答题区域用黑色或蓝黑色签字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Na-23Si-28P-31S-32Cu-64Fe-56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对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能会导致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异常B.基因重组会导致细胞合成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C.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都会使其指导合成的肽链缩短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必然会改变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功能2、细胞衰老是生物个体正常的生命现象。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衰老细胞,表明人体也在同步衰老B.衰老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也随之变小C.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不能合成黑色素,导致头发变白D.细胞衰老可能与染色体的端粒DNA序列缩短有关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时,将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均分为三组,每组接种等量的酵母菌,分别在5℃、25℃、40℃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结果得到3条如图所示的种群增长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位体积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表示的是酵母菌的种群密度B.与25℃组相比,5℃组的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较小C.40℃组的种群数量呈现衰退现象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有关D.25℃组的种群3d后较快衰退与营养和空间条件密切相关4、某自花传粉植物的块根有扁形、圆形和长型三种,两纯合圆形块根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扁形块根。
若F1自交得到的F2中,扁形块根植株为372株,圆形块根植株为245株,长形块根植株为40株;若用纯合长形块根植株的花粉给F1扁形块根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扁形块根为35株,圆形块根为69株,长形块根为29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植物块根形状的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B.F1扁形块根植株可产生3种配子,比例为1:2:1C.F2圆形块根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约占1/3D.F2圆形块根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扁形块根植株多5、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溢成有核和无核的两半来进行对照②.在洋葱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线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③.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进行检测④.比较过氧化氢在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和蒸馏水时的反应速率可验证酶的高效性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常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作为解离液。
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常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⑦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过滤研磨液时,需要在漏斗基部放一张滤纸。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6、赤潮和水华都是有害的生态现象。
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下列与赤潮的发生、危害以及预防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赤潮与水华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含氮、磷有机物的增加B.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关系可以预防池塘浮游藻类的增加C.赤潮、水华的发生对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属于负反馈调节D.部分造成赤潮的原核生物可释放毒素,通过物理信息杀死其他生物7.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B.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D.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8.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2mol CH3COO-的醋酸钠溶液中Na+的数目为2N AB.78gNa2O2与足量的湿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C.2L0.1mol·L-1蔗糖溶液完全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含羟基数目为2N AD.PCl3(g)与Cl2发生可逆反应生成1mol PCl5时,增加P-C1键数目为2N A9.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举办,节俭办赛是主要理念。
在场馆建设中用到一种耐腐、耐高温的表面涂料是以某双环烯酯为原料制得,该双环烯酯的结构如图所示(C OO C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双环烯酯的水解产物都能使溴水褪色B .1mol 该双环烯酯能与3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C .该双环烯酯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D .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7种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室制备少量NO B .煤的干馏且验证部分产物C .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D .实验室制备少量CO 211.X 、Y 、Z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X 、Y 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Z 为金属元素且Z 原子的L 层电子数比其它各层上电子数之和大5,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其氢化物均为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Y 、Z 、W 原子半径大小:W>Z>Y>XB .X 、W 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 .WY 2能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D .Z 单质在Y 单质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2.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城市饮用水问题的关键技术。
下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解槽内部的“┆”和“│”表示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膜)。
工作过程中b 电极上持续产生Cl 2。
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 .工作过程中b 极电势高于a 极B .“┆”表示阴离子交换膜,“│”表示阳离子交换膜C .海水预处理主要是除去Ca 2+、Mg 2+等D .A 口流出的是“浓水”,B 口流出的是淡水13.25℃时,用0.10mol/L 的氨水滴定10.00mL 0.05mol/L 的二元酸H 2A 的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A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A H ++HA -B .B 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6mol/LC .C 点溶液中,c(NH 4+)+c(NH 3·H 2O)=2c(A 2-)D .25℃时,该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第14-18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9-21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得0分。
14、根据量子理论:光子既有能量也有动量;光子的能量E 和动量p 之间的关系是E pc =,其中c为光速。
由于光子有动量,照到物体表面的光子被物体吸收或被反射时都会对物体产生一定的冲量,也就对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强,这就是“光压”。
根据动量定理可近似认为:当动量为p 的光子垂直照到物体表面,若被物体反射,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为2p ;若被物体吸收,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为p 。
有人设想在宇宙探测中用光作为动力推动探测器加速,探测器上安装面积极大、反光率为η的薄膜,并让它正对太阳。
已知太阳光照射薄膜对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0P ,探测器和薄膜的总质量为m ,薄膜面积为S ,则关于探测器的加速度大小正确的是(不考虑万有引力等其它的力)()A 01s P cm η+()B .01P s cm η+()C .02P s cmη-()D .202P s cmη+()15、2017年8月,广东省受台风“天鹤”影响,造成大面积停电.某通讯公司准备的应急供电系统如图所示,图中T 1、T 2分别为理想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R 表示输电线电阻,I 表示电流,U 表示线圈两端电压,n 表示线圈的匝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 ,则112244P U I U I U I ===B .若1234::n n n n =,则有14U U =C .用户消耗的功率越大,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越小D .如果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 ,则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为222P R U 16、“跳一跳”小游戏需要操作者控制棋子离开平台时的速度,使其能跳到旁边平台上。
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为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其最高点离平台的高度为h ,水平速度为v ;若质量为m 的棋子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 ,则()A.棋子从最高点落到平台上所需时间t =B .若棋子在最高点的速度v 变大,则其落到平台上的时间变长C.棋子从最高点落到平台的过程中,棋子的水平位移大小x =D17、电容器充电后就储存了能量,某同学研究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 与电容器的电容C 、电荷量Q 及电容器两极间电压U 之间的关系。
他从等效的思想出发,认为电容器储存的能量等于把电荷从一个极板搬运到另一个极板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
为此他做出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 随电荷量q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按照他的想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u-q 图线的斜率越大,电容C 越大B .搬运Δq 的电量,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Δq 上方小矩形的面积C .对同一电容器,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 与两极间电压U 成正比D .若电容器电荷量为Q 时储存的能量为E ,则电容器电荷量为Q/2时储存的能量为E/218、如图,在斜坡上有一根旗杆长为L .现有一个小环从旗杆顶部沿一根光滑钢丝AB 滑至斜坡底部,已知斜坡的倾角为θ,AB 与水平面夹角为a ,OB=L .则小环从A 滑到B 的时间为()A .2sin L g θB .2sin Lg αC .2Lg D .2Lg19、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套在光滑水平固定直杆上,其上拴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于距离直杆3d 的O 点,物体从A 点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也为v 0,OA 、OB 与水平杆的夹角大小如图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取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物体在A 、B 两点时弹簧弹力的功率相等C .弹簧的原长为5.5dD .物体在A 点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5kdm20、足够大的区域中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0.5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