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七章 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任何客观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并且 同周围的其他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 系,也就是物体的空间方位关系。
一般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示。
幼儿在空间概念和空间定向方式的形成过程中, 各种分析器(运动的、触摸觉得、视觉的、听 觉的、嗅觉的)都参加了活动,其中触摸觉分 析器和视觉分析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5-6岁(大班)
基本上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 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从而进行正确的判 断。
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外有研究 资料表明,5-6岁儿童可以在一定的抽象水平上概 括图形之间的关系。
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做到正确的命名, 并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 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4-5岁(中班)
能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长方形、 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且能逐步理解平面图形 的基本特征;
能逐步做到图形守恒,能不受图形大小、摆放位 置的影响,正确地辨认图形;
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加以比较,理解图形之间的 简单关系;
对平面图形组合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并表 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第七章 学前儿童空间与 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2011-10-17
第一节 有关空间、时间的基本知识
一、有关空间形体的基本知识 (一)几何形体 数学概念中的形包含平面和立体两部分。
几何图形是指点、线、面以及它们的集合。 立体图形是指空间点、线、面所构成的图 形。 学前期的几何形体认识包括平面图形和立 体图形认识两部分。
(一)量
学前期幼儿初步认识的是生活中的一些连续量,如多 少、大小、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远近等。
(二)测量
(三)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 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
三、有关空间方位的基本知识
(一)空间方位及其辨别
2、运用重叠比较法认识图形
在中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注意引导幼儿用言语表述图形之间的相 同与不同
图形宝宝抢球
目的:复习有关图形
准备:已学习过的图形、乒乓球
玩法:幼儿每人胸前别一图形卡片,教师先让 幼儿看看自己胸前别的是什么形状的卡片,知 道自己是什么图形宝宝。告诉幼儿当教师叫到 哪个图形宝宝时,他就要圈里抢球。游戏开始, 幼儿围圈按逆时针方向慢跑,此时,在圈里的 老师一边向空中抛球,一边任意说出一图形名 称,被叫到的幼儿立即跑进圈抢球,不是老师 叫到的字宝宝,老师及时纠正,游戏反复进行。
(二)等分
所谓等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
等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即整体大于 任一部分,任一部分都小于整体,
学前期只要求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把一个几 何形体(或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叫二等分; 分成相等的四份叫四等分。
1、等分平面图形 2、等分几何体
二、有关空间量的基本知识
认 3、抽象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二)、幼儿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
3-4岁(小班):
一般能正确地匹配、指认和命名圆形、正方形、 三角形,且对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其他平 面图形也具有一定的匹配能力;
能根据成人提供的范例找出与之相同的图形。
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识别图形的过程中,还不 能确切地依照形状的特征来认识,往往会把形体 与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相对照,以至于有的 儿童会把圆形说成是“太阳”等等。
先等分,再不等分
先相同图形,再不同图形
分割数量由少到多
注意引导幼儿理解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 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等积异形板
6、运用多种操作形式,巩固认识
涂色 折叠 分类 寻找 点数 拼搭
游戏名称:点兵点将
目的:复习已经学过的图形
准备:图形卡片
玩法:将卡片别在幼儿胸前。找一个幼儿进圈中 点将,所有幼儿一起说儿歌“点兵点将,谁是我 的好老将”。圈中的幼儿每说一个词用手拍一名 幼儿的头,当说到最后一个“将”时,被点中者 要说出自己的图形名称。说对了,进入圈中继续 点将。否则,前一名幼儿继续。
二、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教育
(一)平面图形的教学 1、在视觉、触摸觉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学
习图形
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 配合以言语描述
游戏名称:海底探宝
目的:复习学过的图形,培养幼儿的数学表 征与交流能力。
准备:圆形物品、其他形状的物品、小奖品
玩法:教师先将物品放在不透明的箱子里, 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练 跳水,真勇敢;不怕风浪大,不怕海水寒; 跳进大海里,来把珍珠捡。”然后,幼儿伸 手进箱子里摸住一样东西,告诉其他小朋友 自己摸到了什么形状的物品。如说对,得一 小奖品
3、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主要指图形的边和角的数量 (需要结合直观教具告诉幼儿什么是边 和角)
三角形阿姨的皮包不见了
4、理解图形守恒
图形守恒是指不受图形的大小、颜色和 摆放位置等的影形
请把它们分成两类, 把一样的图形放一起
5、在分割和拼合活动中,认识基本图形 之间的关系
幼儿对时间顺序性、周期性等的理解,可加深 幼儿对次序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提 高思维抽象水平。
(二)时间的特点
流动性 不可逆性 均匀性 无直观性 相对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空间形体概念的 发展与教育
一、学期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一般过程 1、从拓扑图形到欧式图形 2、从局部、粗糙的感知到完整、细致的辨
(二)确定“基准”
物体位置的辨别需要有一个基准,即以什么为 基准来确定课题的空间位置。
所以在帮助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时,确定基准是 十分重要的。
(三)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可变性、 连续性
四、有关时间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教幼儿初步认识时间,不仅有利于幼儿感知时 间的存在,发展时间知觉,而且能帮助幼儿树 立时间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