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在市药监局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关心指导下,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ADR监测组织机构不断健全。

一是部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顺利通过编办批准。

通过相关市(县)药监部门的积极争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继获得当地编办的批准,明确了编制和职能。

二是辖区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

全市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经营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部门均设立了ADR监测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

全年共有400多家药品产、供、用单位通过国家ADR监测系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二、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ADR监测工作均提出明确规定,对致死病例和群体事件的调查、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ADR信息管理等工作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加强对各市(区)的目标考核,定期对各(市)区和重点监测单位对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此外,加强与卫生部门联系,确保ADR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在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目标中所占的分值。

三是与卫生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对落后单位进行通报,推动全市ADR监测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三、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各项指标均超过了省局年初制定的考核目标。

全年开展两次报告质量审评活动。

四、加强ADR监测专业技术培训。

全年我市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共开展ADR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十余次,采取专题培训、会议交流、现场操作等形式,内容包括新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新版ADR在线呈报系统操作、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参培人员达2000余人次,有力提高了我市ADR 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五、扎实开展监测品种数据反馈工作。

按照省中心要求,结合重点品种监测工作,组织我市16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了对各自品种09-11年发生的共41617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评价。

经分析,上述不良反应共涉及我市150多个品种。

通过这项工作,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对自身品种在市场上的安全性情况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促使企业更加重视ADR监测工作,自觉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加强药品安全性研究和工艺优化。

六、积极开展严重和群体病例的调查工作。

2012年我市各级药监部门共收到致死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两件,均按要求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评价,并完成报告及时上报省局和省中心。

此外,根据省局要求,完成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驱白布朗片、注射用顺铂在我市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工作。

七、认真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

这里的药物滥用,是指成瘾人群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依赖性滥用。

各级药监部门主动与公安部门联系,建立了包括全市拘留所、自愿戒毒机构在内的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形成联合工作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