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论文行业问题论文
对烟草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思考[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烟草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该行业实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可对此有所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烟草行业;发展模式
1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我国经济自此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本次金融危机来看,我国一直以来所奉行的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发展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单纯依靠资源投入、低人工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饱受诟病,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为此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和特殊组成部分的烟草行业,其一方面为国家财政税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在产、供、销领域的全行业垄断状态,从而造成了其效率长期低下的弊端。
为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国内烟草行业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出于顺应国
内宏观政策趋向的考虑,而更是为了使长期以来具有垄断性质的烟草行业更具效率,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 国内烟草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的深入,趋于向好的经济形势也带动了烟草行业的迅猛发展;2009年,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共计5131.13亿元,较2008年增长12.23%,而其中实现税费就占80%以上。
与此同时,在国家烟草专卖总局所提出的“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下,烟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烟草的出口量却得以提高,2009年共实现卷烟出口357万件,同比增长12.9%,出口总值8.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6%。
另外,烟草行业近年来通过业内兼并重组,使生产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各企业基本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烟草专卖的流通体制不断完善,烟草制品的物流体系基本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的模式也已基本形成。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烟草行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却也越来越突出,全行业的高度垄断以及高度计划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约了其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草产业布局规划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
就目前而言,虽然烟草产业业内已经实行了并购整合,但其行业集中度却依然
较低,占全球卷烟总产量1/3的同时其出口量却只占全球卷烟出口总量的1.8%,而对比世界四大烟草公司(Philip Morris、BAT、JT、TITC)的年出口量就能更凸显出我国在此指标上的劣势,上述公司超过70%卷烟产品用于出口,英美公司甚至将所产生的全部产品都用于出口。
由此可见,国内烟草行业的进一步整合重组势在必行,其幅度应更大、范围更广,以此增加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
(2)烟草产品技术含量低,配送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目前国内各烟草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够协调、统一,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含量不匹配,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缺乏协调;其次,烟草生产的整体工艺流程不够顺畅,先进设备的有效作业率较低,而且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不够平衡,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最后,虽然近年来烟草系统在自身物流体系建设及市场营销方面发展较快,市一级专卖局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物流配送中心,配套网点建设也初具规模,但较之国外同行业企业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烟草行业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国内烟草专卖系统基本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确立了“数字烟草”这一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明确了“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这其中包括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企业信息架构,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构建,数据中心、人力资源、资金监管、综合监管、一体化协同系统的具体规划等。
但是,这些信息平
台的建设也并非一日可以构建完毕的,而且还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源建设予以配套,因此必然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
3 国内烟草行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策略
(1)推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模式。
从长远来看,由于烟草专卖制度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缺乏市场机制约束,因此烟草生产者和卷烟生产企业必然缺乏内在动力,其并不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从事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行为。
为此,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从政策角度在烟草行业内推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结构升级,由此来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2)实施品牌延伸,注重品牌定位。
由于烟草品牌的宣传通常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种种限制,因此其品牌的推广在这种状况下会遇到瓶颈。
但是,若采用变通的宣传方式,如可通过其他行业产品的广告来增加烟草品牌本身的曝光率和接触面,从而不断积累烟草品牌自身的品牌价值;此外,烟草企业还可通过兼并非烟草企业的方式,利用其附属产品展示其品牌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3)重塑行业格局,完善企业制度。
尽管当前烟草行业内部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其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但较国外同行业而言却还具有较大差距。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卷烟生产企业依然比较分散,企业单体产量不高,市场结构不合理,且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割现象;为此,上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卷烟生产企业的重组
力度,提高市场集中度,努力打造一批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
而在内部管理上,烟草企业也应通过完善和推进相关制度建设以及采用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此来提高业内的整体效率。
(4)尝试多元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以全球烟草业第一巨头菲莫公司(Philip Morris)为例,该公司在稳步发展烟草业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目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包装公司以及第二大啤酒生产商,其业务领域涵盖烟草业、食品业、啤酒业以及金融服务业。
由此可见,国内烟草企业也应通过对国外同行业的积极借鉴,重拾多元化经营理念;目前,国内烟草行业的领军企业中烟上海公司,其经营范围已延伸至烟草储运、印刷等配套产业,并已涉足商业、物流、宾馆酒店、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其发展势头较猛,在业内尤其值得关注。
4 结论
鉴于烟草行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对其基本都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因此其竞争机制很难被引入,由此也造成了上述现状及其各类问题。
但是,政策的壁垒也为该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保护伞,国内烟草行业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创新技术工艺、实施品牌延伸、强化内部管理以及多元化经营来推动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改善,并以此缩小与全球知名烟草企业各方面的差距,同时为海外市场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传谌,王健男,刘凌波.中国烟草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讨[J].知识经济,2010(15)
[2]李汉洲.我国烟草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J].新闻三昧,2007(Z1)
[3]李巍,王营.对提升中国烟草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