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
历史建筑改造与再利用
摘要: 结合国际上和国内对老建筑改造的不同手法,并分析国
内外多个改造成功的经典案例,通过临平绸厂创意园改造项目的实例,总结各种改造手法在工业建筑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 保持、保护,修复,适宜性再利用,重建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Comb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old buildings, and analyze the successful classic cases, through LinPing ChouChang creative park renova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summarizes various techniques used in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Key words:preservation,restoration,adaptive reuse,reconstruction
临平老绸厂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河南埭路108号,建于八十年代,厂区共由十多栋建筑组成,厂区背面临河,南面靠近沪杭铁路。
是临平目前仅有的保留较为完整的工业建筑,厂区内绿树成荫,光影斑驳。
国内外改造项目成功的案例很多,经实地考察及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案例各有特色,克拉码头改造后功能业态为餐饮、娱乐、酒吧、零售,建筑设计上完整保留了改造前的建筑形式,最突出的是在内街之上设计了一个膜结构天篷,形成了局部微气候;设计了具备景观价值的亲水开放式休憩餐饮空间,改变了克拉码头原本临水不亲水的局限性。
红坊原先为上海炼钢厂,改造后功能业态为商业、餐饮、办公、展示,新建筑比重为1:1,建筑设计上以原有红砖为主要元素、保持工业时代粗犷的特质,纯粹、简单,其另一特色为园区中央7000平方米的超大面积草坪,为举行大型艺术展览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部分大空间厂房室内保留原样,包括原先钢铁厂设备的基坑,用作室内会场和大件雕塑品展示。
800show的点睛之笔是120米长的
活动长廊,设计大胆拆除了建筑第一个柱距的外墙,玻璃立面的设计
沿常德路创造出一个开放式的广场,纵深的建筑形象面向城市展开,成为静安文化建筑的代表;原有的建筑材料被重新运用和突出,并加入了新材料的点缀,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兼顾现代建筑的美观和使用要求。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我们总结出历史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关注一下几个方面:1、基地与城市的关系;红坊位于淮海西路核心地段,与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融为一体,南邻淮海西路、徐家汇商业中心,西靠虹桥CBD商务区和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更从区位上兼具了多方辐射的优势。
2、建筑与历史的关系;德国杜伊斯堡钢铁厂由一个受到工业崩溃威胁的地区,转变成一个充满乐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核心之一,主要是从钢铁厂的传统文化中找出了与当代艺术相关点并激活了此地区的活力。
3、对趣味性的关注;德国杜伊斯堡港口项目用创新感、时尚与趣味吸引年轻人及儿童,使之在使用和消费不同项目的同时体验到当代文化的“软价值”,而这也是体现项目品质与价值的重要表现。
4、对品质的关注;好的设计及实施品质更能起到吸引中高端消费群体的作用,以更大的发挥其项目的商业价值。
5、对营销的关注;多业态的合理组合可以充分调动不同消费群体对于本项目的关注,除了一般的商业及餐饮项目,对于“文化项目”的关注在当代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临平老绸厂地理位置不如上海等大都市的旧厂房优越,建筑年代为80年左右,建筑形象上也无明显特色,有的只是绿树成荫的景观以及当地居民对丝绸厂的零零星星的记忆。
从城市角度出发,尊重历史的同时更新城市面貌、优化市民生活并唤起民众对历史的尊重、提升创意产业的商业等级成为设计的重点;而从开发的角度,关注的则是如何增加土地价值、改善业态比例、.提升项目品质。
国际历史建筑保护条文规定对改造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Preservation (保持、保护)对于历史纪念性建筑,建筑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都不可改变的原样保留。
如古罗马万神庙、故宫等。
2.Restoration(修复)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在有充分依据和把握的前提下,对文物建筑进行原样整修,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历史建筑的
外观原貌。
如外滩源9号。
3.Adaptive Reuse (适宜性再利用)“工业遗存”情结,使得欧洲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当成功。
可以通过保留结构,材料,技术或者历史故事的方式为不同项目选择合适的改造方式。
4.Reconstruction(重建)。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历史建筑已经无法使用,究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在原地按原貌重建。
如丽江的沐王府。
中西方的建筑有一定的差别。
西方古建筑多以单体为主,一座教堂、一座神庙都是由一座单体建筑构成;而中国古建筑则是由建筑群组成,如宫殿、寺庙等。
在对于建筑群体的改造中,建筑单体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完好无损,则可保留保护为主,有些局部已经不完整了则可修复或者改变,有些完全不能使用则可以拆除重建。
依据这些改造原则,结合老绸厂建筑的实际状况,我们分别运用了修复、适宜性再利用和重建三种改造手法。
对于相对有建筑特色的大厂房,采取修复性改造的原则,适当进行了结构修复性加固,厂房外立面为水刷石墙面,并尽量尊重原有建筑的外立面;其他可利用的建筑主要采用适宜性再利用的方式,摒弃了原建筑的水泥砂浆墙面,按立面材料分为四个区:1、临水街红砖区,原有保留建筑是以红砖为主,所以商业改造时,整体规划为红砖,营造出热烈丰富的商业空间,并局部考虑新建玻璃体,钢结构等与红砖穿插,配合景观,休闲趣味小品,增添空间及元素的丰富性。
改造前
改造后
2、红砖与灰砖相间区:再此块区域内,有大量的文化交流及展示区,延续原有商业的红砖立面,结合灰砖并局部配以木色栅格,使整个氛围与商业街接洽,又能保持办公文体空间的气氛。
原有建筑为何成些许小广场空间,尺度宜人,结合绿化景观及旱喷泉的设置,丰富了户外空间及此区的活动氛围。
改造前改造后
3、水乡丝绸展示区:用现代的手法来营造具有江南水乡意向的展示空间。
光洁的白色玻璃幕墙结合丝绸状和竹子纹理的玻璃作为建
筑主体,大量的绿化、展示平台、休闲小品,以独特的现代中式吸引了外部人员。
此块区域也连接了办公区域和商业区域,起到新旧交融的作用。
4、电影院及休闲娱乐区,新旧结合,具有工业化特征。
空间尺度上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过度。
硬朗的立面特征结合大量的绿化,文艺小品,户外集市空间,相得益彰。
保留的水塔作为区域的设计中心,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不忘怀念过去,除了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等的考虑外,为了凸显她的丝绸特征,在灯光上结合旧建筑。
做了简易而出色的处理,层层的红色交织灯光,借用斑驳的旧建筑进行丝绸历史的投射;新建筑考虑局部LED突出处理,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最大化体现效果。
  结语
    老厂房改造过程中有许多实际问题,而每个厂房根据其建造时间、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关系、建筑造型、现状保留情况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改造方案设计前,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条件做好定位,然后在通过各种改造方式的利用,以实现老厂房价值的最大化。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