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以上是脊索动物门的三大主要特征。
4
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5
脊 索 动 物 与 无 脊 椎 动 物 比 较
6
(五)与高等非脊索动物相似的性状:




1、后口 2、三胚层 3、真体腔 4、两侧对称 5、身体分节
——这些特征一些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也具 备,表明了脊索动物与无脊索动物之间的联系, 说明了脊索动物是由无脊索动物进化而来。
20
21
3、尾索动物亚门分类:

(1)尾海鞘纲或称幼形纲: 是尾索动物中
的原始类型,体小,形如蝌蚪,自由生活,如住 囊虫。
22
(2)海鞘纲(Ascidiacea):

大多数尾索 动物均属本纲。 单体或群体,成 体多固着生活, 幼体有尾,自由 生活,有变态。 如柄海鞘、菊海 鞘。
23
24
25
13
(3)成体:

海鞘经过 变态,失去了 脊索和背神经 管等一些重要 的结构,形体 变得更为简单, 这种变态称为 逆行变态。
14
15
16
17
18
Ascidian larvae have a similar tadpole appearance when viewed with a microscope (courtesy of Dr M. Jessopp). 19
2
(二)背神经管:

位于脊索背方,是一条由胚体背中 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的管状中枢神 经系统。
在高等种类,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 脊髓,神经管腔分别形成脑室和脊髓中 央管。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 一条由外胚层分层形成的实心腹神经索。
3


(三)咽鳃裂:


为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的裂隙状构 造,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在鳃裂之间 的咽壁上充满毛细血管,具有呼吸作用。 低等类群,咽鳃裂终生存在;高等类 群仅出现在胚胎期或幼体期。
9
1、主要特征:




(1)脊索位于尾部(故名)。 (2)具被囊和外套膜。外有尾,自由生活;成体 无尾,固着生活。 (5)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
10
尾 索 动 物 幼 体 和 成 体 的 比 较
11
2、代表动物——海鞘(Ascidia):
(3)樽海鞘纲(Thaliacea):

自由漂浮生 活,体呈桶形, 被囊透明,出、 入水管分别位于 身体的前、后端, 单体或群体,生 活史复杂,有世 代交替。如樽海 鞘。
26
27

(二) 头索 动物 亚门 (略)
是原索动物中的高等类群,终生 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由于脊索 纵贯全长,一直到达身体最前端,故 名。头索动物分布很广,遍及热带和 温带的浅海海域。仅25种左右。
脊索动物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圆口纲
鱼 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 纲 哺乳纲
1
一、脊索动物主要特征:
(一)脊索:


是位于消化道背部的一条棒状结构。 细胞富含液泡,外围以纤维组织和弹性 组织组成脊索鞘,使其既具弹性,又有 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低等脊索动物的脊索终生存在或仅 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 期间出现脊索,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 脊柱所取代。

本亚门仅一纲——头索纲。 代表动物——文昌鱼。
28
7
二、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现存的脊索动物约有4万多种,分属于3个 亚门,即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 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是低等脊索 动物,总称为原索动物。

8
尾索动物亚门
这是一群以单体 或群体生活的海 栖动物,普见于 世界各地,全部 为海产,约2000种 左右。身体外被 有一层特别的被 囊,所以又称为 被囊动物。


(1)幼体:
幼体具备脊 索动物的三大 特征。背神经 管前端膨大成 脑泡,并具有 眼点和平衡器。
12
(2)变态过程:


幼体经过几小时的自由生活后,开始变态:
尾部及脊索消失; 神经管退化为一个神经节; 咽部扩张,鳃裂数目急剧增多,并形成了围鳃 腔; 身体各部分的位置有变化 ; 体壁分泌出被囊。 于是变为固着生活的成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