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划分对比
❖ 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的时代相同,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 的化石不同
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
标准化石: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 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 在应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其精度
(2)生物学方法
化石组合法是根据地层的化石组合对比地层的方法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共生的所有化 石的综合。
2.地层对比的方法
(1)岩石学方法 按两地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相似性来
建立其对比关系的方法。
❖ 岩层在侧向连续的条件下,不同地区的岩石学特征相当 的地层是可以对比的。
❖ 绝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标志层方法
❖ 标志层:指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易于识别、 分布广泛接触关系类型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的差异是地壳运动
及其性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往往会引起自然 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生物界的重要变 革。 1)、整合接触(Conformity) 连续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无明显的截然 变化(沉积作用基本没有停止,无缺失地层 现象)。
岩性由一种或一种以上构成,厚度几米乃致数百米, 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上、下界线清晰;是野外地质 调查和填图中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组
建组条件:
❖ 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 ❖ 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内
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 ❖ 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 ❖ 一定和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图
(1)岩石学方法
标志层通常用于地层对比
标志层有两种类型:
❖ 穿时性的标志层,如地层中的砂岩夹层、煤层、蒸发岩 层等;
❖ 等时性的标志层,如火山灰层、小行星撞击事件层及风 暴岩层等。
穿时性的标志层只能用于岩石地层单位的对比 等时性的标志层才能用于年代地层单位的对比。
(2)生物学方法
理论依据为生物层序律:
(1/5-1/20万)上表达)
岩石地层单位-群
比组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也是岩石地层系统中 常用的最大分类单位。
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经常伴随在一起而又具有某 些统一的岩石学特点的组联合构成的
群的顶底界即其顶底组的上下界,不应当从组内穿 过,群内不允许有重要的间断或不整合存在。
❖ 在工作程度较高,分组较细的地区,合理的并组为群是 进一步概括地层发育特征,简化地层划分的有效办法。
巨层序 超层序 沉积层序 体系域 副层序
岩石地层单位:以能在野外观察到的岩石的岩性特
征为基础,并能以这种特征定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
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不同
级别的完整地层系统。
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
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 叠覆出现的单层组合,也是岩石地层单位的 最基础组构细胞。
退积特别在三角洲发育地区更为明显。
4)、进积(Progradation) :
海退时岩相带向海的方向发生海退式迁移的 现象称为进积(指陆地上的岩屑被送到沉积 区)。
3、沉积旋回
当海进-海退序列交替进行时,在剖面中自 下而上岩性按照一定的生成顺序作有规律的 镜像对称分布现象称为沉积旋回。剖面中岩 石粒度由粗-细-粗-细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沉积韵律。
(a)整合接触关系;(b)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c)角度不不整合接触关系
C、侵入接触与沉积接触
a、侵入接触指沉积岩形成之后,岩浆侵入 于其中的现象。
b、沉积接触指岩浆岩冷却凝固之后,由于 风化剥蚀作用而露出地表,夷平重新下降接 受新的沉积,把沉积岩直接覆于岩浆岩之上 的现象称沉积接触。
2、海侵超覆与海退退覆
基本层序之间的界面:侵蚀面、沉积间断或 岩石突变面。
基本层序的顶底界线必须是岩石地层单位的 顶底界线。
一、岩石地层单位
建立岩石地层单位要坚持岩石特征稳定性的原则:岩性的 稳定性、地层结构的稳定性。 ❖ 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应有岩性相对一致或由相近的岩层组 成,或虽为一套岩性复杂的岩层,但可以和相对简单的 相邻岩层相区别。 ❖ 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应有相对稳定的地层结构。
2)、不整合接触----包括下列两种类型:
A、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 也称假整合(disconformity)或拟整合。
主要受地壳升降运动的影响,原来的沉积区 上升为陆地,遭受风化剥蚀,沉积作用转化 为侵蚀作用。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地形逐 步夷平,再度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这样,上、 下两套沉积物之间不但缺失了地层,而且隔 着一个大陆侵蚀面,但产状平行一致,故称 平行不整合。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 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 William Smith (1769-1839):地层学之父于1817年提 出
相同时代的地层就一定含有相同的化石吗?不一定
一、地层的划分
地层划分:把地 球的岩层按其原 来的顺序,系统 地组织成为具有 某种特征、性质 或属性的地层单 位。
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下降或陆 地上升,造成海水面积缩小或陆地面积扩大, 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的地质现象。由海退 作用形成的地层记录称海退序列。
海退退覆示意图
3)、退积(Retrogradation):
海进时在滨岸地带,岩相带向陆地方向发生 海侵式迁移的现象称退积(指岩屑又被送回 到物源区)。
❖ 根据岩石的组合情况及旋回韵律划分地层
古生物学方法:根据生物层序律按上下地层中所含化石的 不同来划分地层
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 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是相同的”
二、地层对比的方法
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 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地层层位的相对关系。
岩石地层单位-段
比组低一级的地层单位,为组的再分 分段的原则:组内岩性的差别;组内结构的差别;
地层成因的不同等。必须“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不 同的岩性特征”,即一组多段,或组下面不细分为 段。 段的顶底界线一般是标志明显的整合界线 ❖ 有的组可全部划分为段;也可以仅指定组的某一
上下地层属性差 别愈大,则其分 类级别愈高。
找异
地层划分的概念
按照地层的各种属性(如岩性、化石、接触 关系等)把剖面上的地层划分为大小不同的 单位称为地层的划分。
地层划分的方法
构造学方法:根据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把上、下地层分开
岩石学方法:
❖ 根据上下地层岩性的不同或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个地层 划分开来
❖ 根据化石组合所限定的界线不仅可以进行地层划分和建 立地层单位,也可以进行地层对比。
❖ 主要用于生物地层单位的对比,也通常应用于年代地层 单位的对比。
(3)地质事件对比方法
地质事件:
❖ 小行星的撞击、火山爆发、冰川的形成和消融、气候变 化等
同一地质事件在两地所产生的物质记录可以不同, 但这两种不同的物质记录都代表同一地质事件,在 等时性方面是可以对比。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地层学的基本定律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 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 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地层学的基本定律
生物层序律:一般地说,年代愈老的地层中所含化 石构造愈简单、愈低级;年代愈新的地层,所含化 石构造愈复杂、愈高级
1)、海侵超覆:海进时,海水向大陆方向不 断侵进,海相沉积物在横向分布范围不断扩 大。每一个较高的岩层都覆于较低层位或更 老的地层之上,这种现象称海侵超覆。
海进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 , 陆地相对于海面下沉,并使海水侵入陆地的 现象。又称海侵。
海侵超覆示意图
2)、海退退覆:海退时,海水向海域退缩, 沉积物分布范围不断缩小;每一较高岩层都 向海域退缩,而不能全部覆盖下伏地层,这 种现象称海退退覆。
❖ 岩石地层对比是说明岩石特征和地层位置的相当 ❖ 化石地层的对比是说明其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的相当 ❖ 年代地层对比是说明其年龄和地质年代表中位置的相当
由于地层的物质属性或划分依据不同,所划分的地层单位 也不一致。由于地层对比的属性不同,对比的界线就不可 能一致。
地层对比的概念
将划分好的地层单位与邻近的或远距离的各 个剖面做比较,论证它们在地层特征和层位 上是否相当。
一、岩石地层单位
时间(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时代(年代)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层序地层单位
宇Eonthem 界Erathem 系System 统Series 阶Stage 亚阶Substage
宙Eon 代Era 纪Period 世Epoeh 期Age 亚期Subage
群Group 组Formation 段Member 层Bed
第二节 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地层单位分为两大类型:
❖ 着重体现地层实体固有特性(岩性、电性、化学性等)的 物质性地层单位系统,具有穿时性
❖ 着重体现地层时间属性的时间地层单位系统,是研究地质 历史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最常用的三种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
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表5.1 )
最常用两套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和年 代地层单位系统
沉积旋回层序的产生主要受四种因素的影响: 海(湖)平面升降、古气候变化、沉积物源 供应速率和构造环境的改变。
第一节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学:研究构成地壳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 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 和级别的单位,进而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时 间顺序的一门基础地质学科
分级:群、组、段、层(根据需要群之上可建立超群,之 下可建立亚群,组之下也可建立亚组 )
岩石地层单位-组
组:岩石地层单位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对一 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