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专题物体分离问题

高考专题物体分离问题

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问题
题型简述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随着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物体之间的弹力随之发生变化,物体之间弹力减小到零是物体恰好分离的临界状态。

方法突破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恰好分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间的弹力F N=0,但这一时刻,二者的速度、加速度仍相等。

图甲中,B恰好离开地面的条件是B所受地面支持力F N=0,从而得到弹簧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图乙中,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动的A、B物体,恰好分离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相互间的弹力F N=0,但此时二者的速度、加速度仍相同;图丙中,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B 恰好离开斜面的条件是B所受斜面支持力F N=0,但此时小球与小车的速度、加速度仍相同。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最后结合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1、[考查F-x图像]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紧靠在一起压紧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以两滑块此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一维坐标系。

现将外力突然反向并使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拉力F、两滑块间弹力F N 与滑块B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2018·黄冈质检)()
解析:选D 设A 、B 质量分别为m 、M ,对A 、B 整体,外力反向前,有F 0=kx 0,外力刚反向后,有2kx 0=(m +M )a ;
匀加速过程: 隔离物体A ,有k (x 0-x )-F N =ma ,
隔离物体B ,有F +F N =Ma ,解得F N =kx 0+-⎛⎫ ⎪⎝⎭
M m M m -kx , F =kx +kx 0,
当F N =0时可得x =+-⎛⎫ ⎪⎝⎭
M m M m x 0<x 0,此时两物块脱离,力F 达到最大,之后保持不变,但x =0时,F =kx 0≠0,故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

2、质量m A =10kg 的物块A 与质量m B =2kg 的物块B 放在倾角θ=300的光滑斜面上
处于静止状态,轻质弹簧一端与物块B 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档板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 ,现给物块A 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F ,使物块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力F 在前0.2s 内为变力,0.2s 后为恒力,求:(g=10m/s 2)
1.力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力F 由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过程中,物块A 所增加的重力势能。

答案:100N 60N 5J
3、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800N/m 的轻弹簧两端各焊接着两
个质量均为m =12kg 的物体A 、B 。

物体A 、B 和轻弹簧竖立静止
在水平地面上,现要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在上面物体A 上,使物
体A 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s 物体B 刚要离开地面,设整
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取g =10m/s 2 ,求:
(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此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

解:(1)A 原来静止时:kx 1=mg ①
当物体A 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拉力F 最小,设为F 1,对物体A 有: F 1+kx 1-mg =ma ②
当物体B 刚要离开地面时,拉力F 最大,设为F 2,对物体A 有:
F 2-kx 2-mg =ma ③
对物体B 有:kx 2=mg ④
对物体A 有:x 1+x 2=22
1at ⑤ 由①、④两式解得 a =3.75m/s 2 ,分别由②、③得F 1=45N ,F 2=285N
(2)在力F 作用的0.4s 内,初末状态的弹性势能相等,由功能关系得:
W F =mg (x 1+x 2)+=2)(2
1at m 49.5J
4、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和弹簧质量均不计,盘内放一个质量12m kg =的静止物体P ,弹簧的劲度系数800/k N m =。

现施加给P 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已知在头0.2s 内F 是变力,在0.2s 以后,F 是恒力,取210/g m s =,求拉力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根据题意,F 是变力的时间0.2t 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就是弹簧最初的压缩量S ,由此可以确定上升的加速度a ,
()121000.15800mg KS mg S m K ⨯====, 由212S at =得:()a S t m s ==⨯=2201502
7522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g kx ma -+=
得:()F
m g a kx =+- 当x S =时,F 最小
()()F m g a ks m g a mg ma N min .()=+-=+-==⨯=127590 当x =0时,F 最大
()()()()F m g a k m g a N max .=+-⋅=+=+=0121075210
∴拉力的最小值为90N ,最大值为210N
5、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现用一质量
为1/3 m 的木板B 托住物体A ,使A 向上运动最后使弹簧压缩。

若突然撤去木板B ,A 的瞬时加速度为a (g <a <4g ),现用手控
制木板B ,使B 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4.
(1)在A 、B 分离时,弹簧处于什么状态?
(2)从B 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开始到A 、B 分离一共经历多长时间?
(3)在A 、B 一起运动的过程中,人手作用于木板B 的作用力最大、最小各是多少?
解析:(1)A 、B 分离时,A 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加速度a '=1a 4
<g ,故确定此时弹簧对A 施以向上拉力,弹簧是伸长的。

设伸长量为x 1 ,则
mg - kx 1 = m 1a 4 , x 1= m (g - 1a 4
)/ k . (2)设开始运动时,弹簧压缩量为x 0 ,
kx 0 + mg = m a , x 0 = m (a - g )/ k .
A 、
B 一起运动的位移x = x 0 + x 1= 3ma 4k
, s = 1/2· a 't 2 , t =√2s/a '= √(32 ma )/(14
ak )= √6m/k . (3)要保证A 、B 一起匀加速运动,突然手持B 向下加速瞬间,加速度为
1/4 a ,人手应作用B 上向上的力,且作用在B 上的力应该不断减少,
开始最大为F max ,A 、B 分离时最小设为F min 。


对整体: kx 0 + (m + 1m 3)g - F max = (m +1m 3) 1a 4
, F max = 1mg 3 + 2ma 3
, 对B :1mg 3 - F min = 1m 3·1a 4
, F min = 1mg 3
- 1ma 12. 或以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建立直角坐标系: 牛二:44a mg+k X -X F = m 334
0()— 41mg+ma-mg kX ma=F 33——即12F=mg+ma kX 33

X=0 F max=1
mg
3

2
ma
3
X=X0+X1=
m a-g
k
()
+
1
m g-a
4
k
()
=
3ma
4k
F min =
1
mg
3

1
ma
12
.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A、B两个物体。

A、B紧靠在一起,其质量分别为m A=3 kg,m B=6 kg,推力F A作用于A上,拉力F B作用于B上,F A、F B大小均随时间而变化,其规律为F A=(12-2t)N,F B=(6+2t)N。

问从t =0开始,到A、B相互脱离为止,A、B的共同位移是多少。

解析:F A、F B的大小虽随时间而变化,但F合=F A+F B=18 N 不变,故开始一段时间内A、B共同做匀加速运动,A、B分离前,对整体有:F A+F B=(m A +m B)a①
设A、B间的弹力为F AB,对B有:F B+F AB=m B a②
由于加速度a恒定,则随着t的增大,F B增大,弹力F AB逐渐减小,当A、B恰好分离时,A、B间的弹力为零,即F AB=0③
将F A=(12-2t)N,F B=(6+2t)N代入①得:a=2 m/s2,
结合②③得:t=3 s,
A、B相互脱离前共同位移为:x=
1
2at
2,
代入数值得:x=9 m。

答案:9 m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