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鉴赏论文
——梧桐
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
中国梧桐也是中国所特有,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我们的梧桐。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班.***.2011****)
[摘要]:
梧桐树高大挺拔,生长快,寿命长,可达百年以上。
发叶较晚,而秋天落叶早。
梧桐与美好的人格息息相通,发展成人格的象征符号。
梧桐也是上好的琴材,古人常把心声寄托与梧桐。
[正文]:
梧桐:别名青桐、桐麻。
英文名:Phoenix Tree
门:被子植物。
科:梧桐科。
原产:中国。
形态:
叶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叶柄与叶片等长。
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厘米,下部分枝长达12厘米,花淡黄绿色;萼5深裂几至基部,萼片条形,向外卷曲,长7-9毫米,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内面仅在基部被柔毛;花梗与花几等长;雄花的雌雄蕊柄与萼等长,下半部较粗,无毛,花药15个不规则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顶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
蓇葖果膜质,有柄,成熟前开裂成叶状,长6 -11厘米、宽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几无毛,每蓇葖果有种子2-4个;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皱纹,直径约7毫米。
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简介:
梧桐在南北各省,从海南岛到华北地区均产之。
也分布于日本。
多为人工栽培。
好生于温暖湿润的环境;耐严寒干旱及瘠薄。
夏季树皮不耐烈日。
在砂质土壤上生长较好。
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
种子炒熟可食或榨油,油为不干性油。
树皮的纤维洁白,可用以造纸和编绳等。
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称刨花,润发。
叶做土农药,可杀灭蚜虫,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性。
我国产两种梧桐,一是梧桐,一是云南梧桐。
云南梧桐树皮粗糙,呈灰黑色,叶缘一般三裂。
中国梧桐树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
树皮平滑翠绿,树叶浓密,从于到枝,一片葱郁,显得清雅洁净极了,难怪人们又叫它“青桐”啦。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这两句诗,把中国梧桐的碧叶青干,桐荫婆娑的景趣写得淋漓尽致。
中国梧桐也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
叶掌状,裂缺如花。
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
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的诗句。
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中国梧桐还有有趣的一说,礼氏物语:中国梧桐能“知闰”、“知秋”。
说它每条枝上,平年生12叶,一边有6叶,而在闰年则生13叶。
这是偶然巧合演绎出来的,实际没有这种自然规律。
至于“知秋”却是一种物候和规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学,又有诗意。
中国历史中的梧桐:
梧桐最早见于先秦文献《诗经》,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成为梧桐引凤凰传说的最早来历。
其后的《尚书》、《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均提及梧桐树。
梁任防《述异记》载:“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旧园也,一名琴川”。
汉代梧桐树被植于皇家宫苑,《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桐三,椅桐、梧桐、荆桐”,“五柞宫西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桐树”。
南北朝时种植梧桐树开始增多,晋·夏侯湛《桐赋》日:“有南国之陋寝,植嘉桐乎前庭”,南朝著名文人谢眺《游东堂咏桐》诗有:“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句,是在庭院中植桐。
大规模种植梧桐树则是前秦王苻坚,《晋书·苻坚载记》载“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对种植梧桐有“明年三月中,移植于厅斋之前,华净妍雅,极为可爱”之论。
唐种植梧桐树极为普遍。
《隋唐嘉话》记载:“唐初宫中,少树,孝仁后命种白杨……更树梧桐也”。
李贺《天上谣》诗“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是庭院中种植梧桐树的写照。
宋种植梧桐树也很多,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北宋洛阳名园十九处,多植有梧桐树,最著名是丛春园,“桐梓桧柏,皆就行列”。
元代庭院种植梧桐造景,元诗词可证。
如丁鹤年《题凤浦方氏梧竹轩》诗”凤乌曾闻此地过,至今梧竹满丘阿”,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郯韶《碧梧翠竹堂》诗。
”
明代梧桐树常栽植在庭前、窗前、门侧、行道旁。
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云: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
陈继儒《小窗幽记》对庭院中梧桐树配置有:“凡静室,前栽碧梧,后栽翠竹。
前檐放步,北用暗窗,春冬闭之,以避风雨,夏秋可以开通凉爽。
然碧梧之趣:春冬落叶,以舒负暄融和之乐;夏秋交荫,以蔽炎烁蒸烈之威”之载。
明代所建的苏州著名私家园林拙政园有“梧竹幽居亭”景点,旁植梧桐、翠竹,如今梧桐已成古木。
明末扬州著名私家园林影园也植有数株梧桐。
康熙时浙江著名文人高士奇于隐居处嘉兴平湖城建“江村草堂”园林,园中辟有“碧梧蹊”景点,其作《江村草堂记》载其景是“兰渚后碧梧夹道,行其下者,衣裾尽碧。
清露展流,则新枝初引;轻凉微动,则一叶飘空;墅中在在皆有,此地独多”。
梧桐的主要虫害:
主要害虫有木虱、霜天蛾、刺蛾、疖蝙蛾等。
其中梧桐裂头木虱,只危害梧桐树,分布在山东河南等地。
若虫危害时分泌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得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会出现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脆弱、易受风折的现象。
预防方法:可采用在危害期喷清水冲掉絮状物,可消灭许多若虫和成虫,在早春季节喷65%肥皂石油乳剂8倍液防其越冬卵。
疖蝙蛾,危害梧桐、木兰等树。
可用兽用注射器将40%杀螟松乳油400倍液注入被害处的坑道内、毒杀幼虫。
还可以用石油乳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等防治。
中国梧桐与法国梧桐的区别: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在我国公园和行道两旁可常常见到。
而今在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均有栽培。
在南京老百姓们都把它简称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却既不是梧桐树,亦非产自法国,而我们常说的梧桐树实际上是指“中国梧桐”。
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
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
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
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其归结如下: 1、一球悬铃木,原产北美洲,俗称“美国梧桐”或“美桐”。
2、二球悬铃木,俗称“英国梧桐”或“英桐”。
3、三球悬铃木,原产欧洲东南部、印度一带,俗称“法国梧桐”或“法桐”。
在植物学上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属于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5米。
枝条开展,树冠广阔,呈长椭圆形。
树皮灰绿或灰白色,片状脱落,剥落后呈粉绿色,光滑。
柄下芽,单叶互生,叶大,掌状5-9裂,幼时密生星状柔毛,后脱落。
花期4-5月,头状花序球形。
球果下垂,通常2球一串。
9-10月果熟,坚果基部有长毛。
中国梧桐树身很像白杨树,很直(可用于制作古筝琴身),叶片呈三角星状,树干一般不粗。
秋天里,叶子变成淡黄色,很富诗意。
果实是球状的实心果,直径约4-5毫米,有一层薄薄的壳,可生吃,也可炒来吃,只有豌豆那么大,跟豌豆的味道也差不多,吃着非常香,时令季节时可采摘。
法国梧桐则树干粗大(也不是很粗,比中国梧桐粗),叶片亦呈三角星状,只是大得多。
果实非常小,不能吃。
叶子在秋天变成褐黄色,肯定没有中国梧桐的叶子好看。
树冠很大,且因叶子很大,几乎完全遮住了树冠上面的阳光,所以最是适合做人行道遮荫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