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1鹤大公路—K501+545—得力村中桥(右幅)桥梁定期检查报告桥梁定期检查结论及技术建议桥梁名称K501+545-得力村中桥(右幅)检查单位检测时间2015.6.25主要病害及原因1、主要病害为:(1)主梁掉角(2)主梁间铰缝砂浆脱落(3)桥墩、桥台水迹(4)桥面横向贯通裂缝(5)伸缩缝堵塞(6)防撞墙裂缝2、病害成因分析:(1)主梁掉角:初步分析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出现混凝土掉角现象。
(2)主梁间铰缝砂浆脱落:空心板梁铰缝,多为干砌砂浆填充与预制梁粘结性不好,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导致其脱落。
(3)桥墩、桥台水迹:初步分析由于桥面伸缩缝止水带破损,桥面积水通过伸缩缝下渗至桥墩、桥台引起的。
(4)桥面横向贯通裂缝:初步分析是由于主梁收缩徐变引起桥面连续处主梁横向贯通裂缝。
(5)伸缩缝堵塞:日常养护不及时所致。
特殊检查结果1、抽检构件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度等于1。
2、实测线形、横向和纵向坡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技术状况评定1、全桥技术状况评分为93.09,等级为2类。
2、上部结构评分为93.80,等级为2类;下部结构评分为93.26,等级为2类;桥面系评分为91.31,等级为2类。
技术建议(1)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中要求需进行小修。
(2)修复主梁掉角。
(3)修复主梁间铰缝砂浆脱落处。
(4)修复桥墩、桥台处水迹。
(5)修复桥面横向贯通裂缝。
(6)清理堵塞的伸缩缝。
(7)修复防撞墙裂缝。
目录目录1桥梁概况 (1)1.1 桥梁概述 (1)1.2 基本概况及主要技术指标 (1)2外观检查 (2)2.1 构件编号方法 (2)2.2 上部结构 (3)2.3 下部结构 (5)2.4 桥面系 (7)3特殊检查结果 (10)3.1 混凝土强度检测 (10)3.2 线形测量 (10)3.2.1 桥梁测点选取 (10)3.2.2桥面线形测量 (11)4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12)5病害成因分析 (15)5.1 主要病害 (15)5.2 病害成因分析 (15)6结论及建议 (16)6.1 外观检查结果汇总 (16)6.2 特殊检查结果 (16)6.3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16)6.4 结论与建议 (16)附录A. 桥梁基本状况卡片 (18)1 桥梁概况1.1桥梁概述K501+545-得力村中桥(右幅)位于鹤大公路K501+545处,该桥竣工于2008年10月,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面铺装为混凝土,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轻型薄壁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横向布置为0.75m防护栏杆+10.5m行车道+0.75m防护栏杆,桥跨布置为3×13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全长43.0m。
桥梁桥面照见图1-1,立面照见图1-2。
图1-1 K501+545-得力村中桥(右幅)桥面照图1-2 K501+545-得力村中桥(右幅)立面照1.2基本概况及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2)竣工日期:2008年10月;(3)荷载标准:公路-Ⅰ级;(4)桥面铺装:混凝土;(5)上部结构:3×13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6)下部结构:桩柱式桥墩,轻型薄壁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7)桥面宽度:0.75m(防护栏杆)+10.5m(行车道)+0.75m(防护栏杆)。
2 外观检查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搜集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所需的结构技术状况的动态数据,我公司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所检桥梁均为在役桥梁,对于桥梁结构构件表观缺陷状况,参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及《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中桥梁检查规定的要点,按照桥梁各结构部件的划分,对桥梁外观使用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和评定。
对于桥梁结构构件的表观缺陷状况,参照交通部《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中桥梁检查规定的要点,按照桥梁各结构部件的划分,对桥梁外观使用状况进行现场检查、打分、评分。
2.1构件编号方法(1)主梁编号:本次检测以小桩号至大桩号为前进方向,主梁按桥梁前进方向自右侧向左侧递增编号,即从桥梁右侧开始,编号依次为1#梁、2#梁、3#梁、……,如1-1#梁表示为第1跨1#梁。
(2)若梁间有铰缝,则铰缝编号为幅i跨j#和j+1#梁间铰缝,如1-2#铰缝代表第1跨,2#与3#梁之间的铰缝。
(3)若有横隔板(梁):每跨每两片梁之间横隔板(梁)作为一道计算编号,幅i跨j#梁与j+1#梁间m道横隔板,如左2-1-2#横隔板(梁)表示右幅第2跨1#梁与2#梁之间沿前进方向第2道横隔板。
(4)支座编号:从桥梁左侧开始编号,i跨j墩(台)k#支座,表示为前进方向i-j-k#支座;如左3-3-5#支座表示前进方向左侧第3跨第3#墩上第5#支座。
(5)伸缩缝:自前进方向由右向左开始编号,如:左1#代表右幅第一道伸缩缝。
(6)其它未涉及的构件如需编号,均从1开始。
按照小里程到大里程方向以及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编号。
2.2上部结构详细检查结果如图2-1~图2-8,见表2-1。
表2-1 上部结构病害检查结果表序号构件病害种类病害描述1掉角1-5#主梁掉角,S=0.03m2,见图2-1主梁2掉角2-7#主梁掉角,S=0.01m2,见图2-23铰缝砂浆脱落多处铰缝砂浆脱落,L=25m,见图2-3~2-6 (1)上部承重构件经检测,全桥2处主梁掉角,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1~2-2所示。
图2-1 主梁掉角(1)图2-2 主梁掉角(2)(2)上部一般构件经检测,主梁间4处砂浆脱落,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3~2-6所示。
图2-3 铰缝砂浆脱落(1)图2-4 铰缝砂浆脱落(2)图2-5 铰缝砂浆脱落(3)图2-6 铰缝砂浆脱落(4)(3)支座经检测,全桥支座完好,如图2-7~2-8所示。
图2-7 支座完好(1)图2-8 支座完好(2)(4)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对上部结构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测后,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对上部结构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见表2-2。
表2-2 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表部位部件名称 部件 权重 重新分配后权重 部件得分 结构分部得分 结构得分上部结构SPCI上部主要承重构件0.700.7093.7565.6393.80上部一般构件0.180.1889.8716.18支座0.120.12100.0012.002.3 下部结构详细检查结果如图2-9~图2-14,见表2-3。
表2-3 下部结构病害检查结果表序号 构件 病害种类 病害描述1 桥墩水迹 1#桥墩盖梁水迹,S=4.4m 2,见图2-11 2 水迹 2#桥墩盖梁水迹,S=7.4m 2,见图2-12 3 桥台水迹 0#桥台水迹,S=5.4m 2,见图2-13 4水迹1#桥台水迹,S=8.8m 2,见图2-14(1)翼墙、耳墙经检测,翼墙、耳墙完好。
(2)锥坡、护坡 完好。
图2-9 0#锥坡现状图图2-10 1#锥坡现状图(3)桥墩经检测,桥墩盖梁2处水迹,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11~2-12所示。
图2-11 1#桥墩盖梁水迹图2-12 2#桥墩盖梁水迹(4)桥台经检测,桥台2处水迹,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13~2-14所示。
图2-13 0#桥台水迹图2-14 3#桥台水迹(5)墩台基础完好。
(6)河床无。
(7)调治构造物无。
(8)下部结构评定对下部结构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测后,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对下部结构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见表2-4。
表2-4 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表部位部件名称 部件 权重 重新分配后权重 部件得分 结构分部得分 结构得分下部结构 SBCI翼墙、耳墙 0.02 0.03 100.00 3.00 93.26 锥坡、护坡0.01 0.02 98.31 1.97桥墩0.30 0.00 95.36 0.00 桥台 0.30 0.49 90.31 44.25 墩台基础 0.28 0.46 95.74 44.04 河床 0.07 0.00 100.00 0.00 调治构造物0.020.00100.000.002.4 桥面系详细检查结果如图2-15~2-20,见表2-5。
表2-5 桥面系病害检查结果表序号 构件 病害种类 病害描述1 桥面 裂缝 桥面横向贯通裂缝,L=21m ,见图2-15~2-162 伸缩缝 堵塞 2处伸缩缝堵塞,L=20m ,见图2-17~2-18 3防撞墙裂缝2处防撞墙裂缝,L=1.2m ,见图2-19~2-20(1)桥面铺装经检测,桥面2处横向贯通裂缝,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15~2-16所示。
图2-15 桥面横向贯通裂缝(1)图2-16 桥面横向贯通裂缝(2)(2)伸缩装置经检测,2处伸缩缝堵塞,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17~2-18所示。
图2-17 1#伸缩缝堵塞图2-18 2#伸缩缝堵塞(3)人行道无。
(4)栏杆、护栏、防抛网经检测,2处防撞墙裂缝,病害检查结果,如图2-19~2-20所示。
图2-19 防撞墙裂缝(1)图2-20 防撞墙裂缝(2)(5)防排水系统完好。
(6)照明标志无。
(7)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分对桥面系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测后,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对桥面系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见表2-6。
表2-6 桥面系状况评分表部位部件名称部件权重重新分配后权重部件得分结构分部得分结构得分桥面系BDCI桥面铺装0.40 0.47 88.35 41.5291.31 伸缩缝装置0.25 0.29 90.25 26.17 人行道0.10 0.00 100.00 0.00栏杆、护栏0.10 0.12 96.78 11.61排水系统0.10 0.12 100.00 12.00照明、标志0.05 0.00 100.00 0.003 特殊检查结果3.1混凝土强度检测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要求,本次检测选取桥台、主梁布置混凝土回弹测区,各构件测区数均不小于10个。
混凝土回弹测区均为20cm×20cm正方形,每个测区测试16个测点,并在各个构件的回弹测区中任意选取30%以上测区测量混凝土碳化深度。
检测结果详见表3-1。
表3-1 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表构件名称平均值(MPa)标准差平均碳化深度(mm)强度推定值(MPa)设计强度等级推定强度匀质系数平均强度匀质系数评定标度0#桥台侧面30.5 1.7 3.0 27.70 30 0.92 1.02 21#桥台侧面35.5 1.2 3.5 33.58 30 1.12 1.18 1 1-1#梁底45.0 1.0 2.0 43.39 40 1.08 1.13 1 1-3#梁底44.0 1.3 1.5 41.83 40 1.05 1.10 1 1-5#梁底43.0 0.5 2.0 42.15 40 1.05 1.08 1 1-9#梁底40.0 1.2 2.0 37.95 40 0.95 1.00 2 注:该桥测试构件的混凝土龄期均超出了规程要求的14~1000天适用条件,因此抽取的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