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1、代偿期2、失代偿期一般病情较重,需休息或住院治疗。
(2)补充维生素:肝硬化时有维生素缺乏的表现,适当补充维生素B1、B2、C、B6、烟酸、叶酸、B12、A、D及K等。
(3)有慢性肝炎活动时,应控制肝炎,必要时抗病毒及免疫调正治疗,如干扰素,阿糖腺苷等,必要时应用强地松等治疗。
泼尼松(强的松)在肝硬化前期(肝纤维化时)有效,可以促进蛋白合成和胶原吸收,肝硬化晚期则无效。
铃兰氨酸(脯氨酸类似物Cis-4-crminoproline;L-azetidine-2-caboxylicacid;AZC),置换前胶原的羟脯氨酸,影响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胶原生成减少。
青霉胺(D-青霉胺)是含巯基化合物,与铜络合,抑制含铜氨基氧化酶如赖氨酰氧化酶的活力(即单胺氧化酶)切断胶原形成过程的前胶原的共价交联,使胶原纤维的形成受阻。
激活胶原酶,促进胶原分解及吸收。
每天800mg。
山黧豆素(lathyrus-fator)、木瓜蛋白酶,具有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5)保护肝细胞,促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坏死的药物:常用有葡萄糖醛酸内脂(肝太乐)可有解除肝脏毒素作用。
每次0.1~0.2g,口服3次/d。
或肌内注射、静脉点滴。
水飞蓟宾片(益肝灵)有保护肝细胞膜、抗多种肝脏毒物作用,每次2片,3次/d。
肌苷、三磷酸胞苷、能量合药、蛋白同化药等促进肝细胞再生。
近年研究证明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2、硫醇类(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维生素E等均有抗肝细胞坏死,促进细胞再生作用。
丹参也可改善肝缺氧,降低变性坏死,改善微循环,促肝糖原及三磷腺苷合成,可使心肌排血量增加、减少肝淤血利于肝细胞再生。
3、合并症的治疗(1)腹水的治疗:①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采用低盐饮食,肝硬化腹水病人对钠、水常不耐受,摄入1g钠可潴水200ml。
因此严格限盐对消腹水有利。
每天摄入氯化钠不超过2g为宜。
一般腹水病人每天水的摄入应不超过1000ml。
稀释性低钠血症者液量更应限制在500ml以内。
②利尿药:可用各种利尿药。
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
可根据利尿原理选择2~3种联合药物应用。
常用的利尿药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口服或肌注或缓慢静注。
也可用利尿酸钠50mg与5%葡萄糖20~40ml静脉滴注。
螺内酯(安体舒通)系抗醛固酮制药,60~100mg/d不引起低钾,是比较合乎生理的利尿药。
故有人主张为首选药物。
利尿效果不明显时可合用排钾利尿药。
据研究,每天腹膜吸收腹水的量最多为900ml。
所以不应急于大量利尿,利尿过多能消除水肿,但易使血容量减低。
应用利尿药时,要经常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防止低钾等水电酸碱失衡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③输入白蛋白或右旋糖酐、代血浆等纠正有效循环量不足。
人血白蛋白每天可用10~20g,用5%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入。
也可输血浆或全血,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容量,加强利尿作用,减少腹水。
但一次用量不宜过大,滴速要慢,因在门静脉压升高的状况下,快速扩容,可引起门静脉压升高而诱发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副作用常见中度发热,肺水肿,消化道出血。
个别病例诱发肝性脑病。
禁忌证:近期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凝血障碍,感染性腹水或癌性腹水。
⑤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采用单向阀门的硅胶管(Le-Veen管),一端固定在腹腔内,另端固定在颈内静脉。
腹水由导管侧孔吸入后引流入颈内静脉,因导管有单向阀门,故颈内静脉血流不会倒流入腹腔。
此法可使腹水消失,尿量增加,全身状况逐步改善。
手术较简单易行。
副作用可有急性肺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和全身性感染等症。
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和心肺功能不全时禁忌。
(2)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应积极抢救。
①卧床休息,禁食,密切监测血压及脉搏。
烦躁不安者可予安定,禁用吗啡、哌替啶(杜冷丁)。
待出血停止24~48h后方可逐渐进食。
注意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②三腔管压迫止血,是较有效的急救止血法(参见门脉高压)。
③降低门脉压药物治疗:A.特利加压素(可利新)系新型血管升压素,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一次静脉注射2mg可维持10h,止血率达70%,较垂体后叶素0.4U/min静脉滴注效果好。
D.垂体后叶素与扩血管药合用:近年国内不少报告应用异丙肾上腺素、硝普钠、硝酸甘油,能使血压高、心输出量减少者恢复正常。
还可能通过减低肝窦前阻力或降低动脉压,而使门体侧支循环开放,进一步降低门脉血流量而降低门脉压力。
肝硬化病人含服硝酸甘油,3min内曲张静脉压力明显下降,同时肝静脉楔状压梯度下降。
也有报道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后心脏指数和平均动脉压均下降,门静脉压也下降。
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同时用硝酸甘油和垂体后叶素,比单用垂体后叶素好。
且减少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
一般用法,垂体后叶素0.4U/min持续静点20min时,加用扩血管药;硝普钠1μg/(kg?min)静滴;硝酸甘油0.4mg/次,每15~30分钟静注1次;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0.002mg/ml,每小时50ml静滴。
F.其他药物:a.酚苄明(苯氧苄胺)和哌唑嗪(parazosin)系受体阻滞药,可选择性阻断肝内静脉的受体。
有报告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和哌唑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
b.有报告应用五肽胃泌素、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而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钙阻滞药硝苯地平(硝苯吡啶)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也有报道。
d.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应用可使胃肠道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流而止血。
e.云南白药、三七粉口服或胃管注入均可。
f.维生素K110~20mg静脉注射或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止血辅助药也可应用。
④内镜下治疗:A.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疗法: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方法效果较传统方法为优。
对肝功能欠佳、有黄疸、腹水者也可应用。
术前应纠正血容量不足。
在急性大出血时,有时硬化治疗在技术上困难较大,可先用气囊压迫及药物止血后再行硬化治疗。
但是,如果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全身状况极差以及病人不能配合时应列为禁忌。
常用的硬化药有:5%乙醇胺油酸酯、鱼肝油酸钠、乙氧硬化醇、十四羟基硫酸钠、无水酒精等。
硬化药的注射方法分为血管内、血管周围以及两者兼而用之3种。
血管内法是将硬化药直接注射于曲张的静脉内,使之在血管内形成血栓,闭塞血管而控制止血。
其紧急止血或闭塞血管的效果最好。
注射药量以1%乙氧硬化醇为例,每条静脉血管内注射2~6ml不等。
血管周围注射尽可能靠近曲张静脉,一般每点注射1ml,硬化药注射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采用血管内及血管间联合注射法是先将硬化药注射于曲张的静脉周围,起压迫曲张静脉的作用,以后再行血管内注射,这样,除静脉内闭塞,静脉周围的纤维化将加固硬化静脉的效果。
B.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法:套扎器是由内外套管和一条牵引线组成。
外套管套接在胃镜前端,内套管用以承载套扎用的橡皮圈,内套管可以在外套管内前后移动。
将有弹性的橡皮套圈套于内套管上,当内套管向后移动时,橡皮圈即被外套管刮落。
应用时先将牵引线插入活检钳道,使从活检孔露出。
将外套管牢固地套接于胃镜前端,将牵引线与内套管连接好。
套扎器随胃镜进入食管,对准需要结扎的曲张静脉,利用吸引将其吸入内套管,此时拉紧牵引线,使内套管向后移动,橡皮圈脱落正好套扎在该静脉上,将其结扎。
现在新型的结扎器可以连发6个橡皮圈,避免了每结扎一次取出胃镜重装橡皮圈的麻烦。
套扎法对活动性出血的止血率可达95%,部分择期治疗病例可使曲张静脉完全消失。
由于结扎局部缺血、坏死,结扎周围呈无菌性炎症波及静脉内膜使局部形成血栓,使曲张静脉闭塞、消失。
此法安全、可靠,可以取代硬化疗法。
但也有迟发出血的报道。
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alsystemicstentshunt,TIPSS):此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介入放射学新技术。
是经皮穿刺颈静脉,在肝实质内建立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分流通道,并放置特殊的金属支架以保持其通道的永久通畅的方法,为非外科的门体静脉分流术。
主要用于:A.反复消化道出血经多次内镜下硬化治疗无效者;高龄患者外科治疗效果差者。
B.晚期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者。
C.肝硬化高度腹水。
D.Budd-Chiari综合征。
常见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支架的再狭窄和闭塞。
TIPSS作为一种非外科的门体静脉分流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已肯定。
最近有报道急性出血控制率为88%,术后再出血率为19%,主要是由于支架的再狭窄和闭塞所致。
(一)气滞湿阻【证候】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
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二)气滞血瘀【证候】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
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四)寒湿困脾【证候】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法】温中化湿【方药】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五)脾肾阳虚【证候】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
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六)肝肾阴虚【证候】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面黑唇紫,口燥心烦,手足心热,尿少黄短,大便干,或见齿鼻衄血。
舌质红降少津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当归、川芎、赤芍、元胡、桃仁、红花、鳖甲。
(七)气血两虚【治法】补益气血【方药】补血益气复肝汤:太子参、黄芪、何首乌、云苓、炒白术、当归、阿胶、丹参、郁金、木香、连翘、桑椹。
看了“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