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DOC_90305027_2010831152142该文件为只读文件,不可修改保存

珠海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DOC_90305027_2010831152142该文件为只读文件,不可修改保存

5.集聚发展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集聚优势资源,促进产业要素的高效利用,着力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大型船舶修造业和航空产业,形成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工合理、产业布局优化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6.生态优先
坚持以“生态优先”引导产业和项目筛选,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珠海自身的绿色竞争力优势,构建产业与生态双赢格局,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珠海。
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珠海培育了格力电器、汉胜科技、显利造船、摩天宇、仕高玛机械等一批优秀企业,家电电气、电气机械、游艇制造、飞机维修、专用设备等领域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3.临港、临空产业初具规模
“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双港”优势充分发挥,大型修造船和海洋工程装备、游艇、集装箱、船用柴油机、特种钢管、通用飞机制造、重型机械等一批大型生产项目相继启动,临港、临空产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
统筹珠海高新区、香洲区的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以电子信息及通信产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相辅,形成从唐家湾、香洲、吉大、拱北、前山、南屏至湾仔的东部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带。
2.西部集聚带
依托产业西进,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输变电、输配电、专用机械和特色装备产业,优化从红旗、井岸、白蕉、斗门、乾务、南水至三灶的西部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集聚带,培育1-2个享誉全国的特色装备产业专业镇。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突出珠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特征,加快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建设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全国重要的航空制造产业基地、全国游艇产业基地;优化发展两大传统产业,提升电气机械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集中度和装备成套率,大力发展港口物流装备、重型机械装备、建筑工程机械等专用机械产业;积极培育四大潜力产业,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以及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石化通用机械的重要配套基地。
2.阶段目标
(1)打基础(2010-2012年)。引入3-4个大型核心企业,形成一批配套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型船舶修造、航空等新兴产业形成结构布局雏形,电气机械、专用机械产业逐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相继起步。珠海装备制造业力争年均增长11%。
(2)上水平(2012-2015年)。引入一批企业和项目,加快发展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着手完善游艇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电气机械、专用机械、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石化通用机械的新型产品,基本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布局,初步形成新兴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体系。珠海装备制造业力争年均增长16%。
7.新青工业园
主导发展高端仪器仪表制造业,加快吸引更多相关配套产业落户,促进产业向高增加值环节延伸,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
8.平沙游艇与休闲旅游区
依托现有游艇制造基地,将游艇产业链条向研发设计,特别是向旅游消费等环节延伸,大力发展游艇休闲旅游,使园区名副其实,更富特色。
五、主要任务
(一)着力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3.临港集聚区
充分发挥高栏港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依托高栏港,拓展延伸港口腹地,将高栏列岛的三角山岛、高栏岛、荷包岛和大杧岛、黄茅海作业区、平沙镇建成石化装备基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打造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
4.空港集聚区
以珠海机场为中心,以珠海航空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成为通用飞机制造、大型航空维修、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航空运输、空港物流、航空航天会展等航空产业集聚区。
(二)基本原则
1.功能引领
以强化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功能为导向,选择和依托重大项目,增强高端要素聚集和创新发展能力,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带动力,推动珠海新一轮大发展,加快与周边城市协同共进。
2.高端起步
对规划项目择优支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改造提升产业,调整存量结构、拓展增量空间,提升珠海产业层次,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在传统产业领域,电气机械产业中,制冷空调行业重点发展高档空调器、变频空调器、商用中央空调、户式中央空调设备,汽车、列车、地铁、城市轨道交通、船用等特种用途空调设备,以及直流变频压缩机、变频控制器等产品;输配电行业重点发展新型特种变压器、新型中高压开关装置、数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等;电线电缆行业重点发展核级电缆、风电专用电缆、太阳能光伏电缆、船用特种电缆、航空特种电缆、网络传输电缆、通信同轴电缆,以及电子用线缆,薄绝缘耐高温汽车用低压线、汽车和摩托车用线束,特微细漆包线、多股绞合漆包线、复合涂层耐温漆包线等;电机行业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包括防爆电机、潜油电机、潜水电机、船用电机、海洋工程装备电机、起重冶金电机、游艇电机,以及变频电机、伺服电机、换向电机、分马力电机等微特电机。专用机械产业,重点发展物料输送机、升降机、起重运输机等港口物流装备,大力发展为石化、冶金、桥梁配套的重型装备,过滤机、全自动包装码垛机组、干燥机、大型油罐、大型球罐等石化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螺旋输送机、混凝土取料控制系统、除尘系统等建筑工程装备,争取引进消化高等级公路大型沥青混凝土再生成套设备等填补国内空白类的项目。
四、产业布局
以《规划纲要》为引领,实施“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重大产业项目,合理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形成“两带”、“双港”、“八载体”的装备产业空间格局,促进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核心竞争力较强、高端产业聚集、富有区域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一)完善“两带”、“双港”结构
1.东部集聚带
一、产业现状
(一)现状特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珠海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珠海发展较快、创新能力较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珠海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其中,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成为珠海装备制造业的主导产业,以船舶、飞机制造及维修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以港口机械、石化通用机械、工程机械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业迅速起步,规模不断扩大。
2.高新技术开发区
主要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3.航空产业园
以通用飞机项目为龙头,大力引进和发展飞机总装、零部件加工制造和航空维修等航空项目,建设在国内外航空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竞争力、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航空制造产业基地。
4.富山工业园
重点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电气机械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临港装备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集核电设备产业链上下游为一体、以核电技术研发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广东省核电科技产业园。
(二)优化“八大载体”
重点办好高栏、高新、航空和富山四大“品牌园区”,做强南屏、三灶、新青和平沙四个“特色园区”。
1.高栏港经济区
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石化、能源为主导的临港重化产业和现代港口物流业,建设全国沿海主枢纽港和广东现代石化产业集聚区,加快建成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
为实现珠海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在新兴产业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海洋油气生产平台、30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卸油船、起重船、海洋挖沟埋管船、海洋监管船、潜水作业船、海洋工程辅助船、单柱式钻井平台壳体、张力腿平台壳体、浮标体、泥浆泵和防喷器等产品。船舶产业重点发展大型油船、大型散货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豪华游船、船用低速柴油机(6000-13000马力)等产品,以及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维修业务。游艇产业重点发展17-300英尺各类游艇,豪华游艇和各类帆船等。航空产业重点发展轻型喷气公务机、水陆两栖飞机、轻型涡浆飞机、大中型地效飞行器、特种用途通用飞机、微小型航空发动机,以及飞行校验中心、民用航空数控加工中心、大型航空改装维修、航空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维修业务。
3.园区特色不明显,集聚能力不强
珠海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各类产业园区内,但各类产业园区规模小而散,功能特色不明显。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强,专业化不明确,产业集聚效应不强。
二、发展环境与前景
(一)发展机遇
1.政策环境有利于珠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规划纲要》要求珠海“加快建设珠海高栏港工业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航空产业园区和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珠海发展装备制造业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3.双轮驱动
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和相关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4.合理布局
实施“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发展”战略,东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西部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大型船舶修造业、航空产业、游艇产业等为核心,既和珠江口西岸城市进行区域衔接,同时又“错位”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总量规模小,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弱
从装备制造业整体经济规模和生产规模来看,珠海的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弱,与“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要求差距较大。
2.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
珠海装备制造企业大多以一般加工制造为主,自我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自有技术缺乏,处于产业体系的中低层次。
珠海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下称《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珠海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我市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装备制造业是《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我市新一轮大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战略部署,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创珠海经济特区新优势,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2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