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言语)的区别首先区别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的区别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说话代码(语言)→确定的部分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有共同性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语言与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可以从说话中找语言。
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着。
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语余成分(超语言的剩余成份)没有放在言语当中运用的,或者未被社会承认的言语成分。
语余成分和语言有关但并非语言。
它包括:1、个人创造的新词汇、新语法。
(小孩说话)2、个人误用的言语成分。
(语音、词汇、语法)3、言语的生理部分。
(嗓音、语速)4、行文格式。
(写出来的话)语言的功能语言是充当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什么?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第一,词语组合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类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动-宾”这个格式,就可以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你唱歌”之类的句子来。
第二,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语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苹果”可以指色彩、味道、形状各方面都不同的苹果。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950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提出了语言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属于社会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它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什么是自然现象第一,其产生发展取决于自然界,而不是社会。
第二,其发生发展有自身规律,有必然性结局。
第三,可以父子并存,几世同堂。
第四,有遗传现象。
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第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消亡而消亡。
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掌握语言。
“狼孩”学不会人类语言;中国人学外语去外国(2)社会离不开语言:人类出现以语言为存在条件。
历史、文化传播,共同活动、生产等环节都离不开语言。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o(活)”,这是为什么?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循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
否则,语言就不成其为交际工具了,别人也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
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了。
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备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不会说话。
如果一个人先天就具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说相同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如果从小在英国出生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语言老师。
语言全民性的表现:1、为全民创造-----横向看:全体成员;纵向看:历代人们2、为全民使用------适应需要→全民创造→世代使用3、为全民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阶层性不同阶层、集团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词义理解和词汇运用上。
如:“坐山雕”、“密斯”和“密斯特”;隐语/黑话脸:盘儿;火枪:喷子;长矛:花条子;理发:扫苗语言有没有阶级性?语言没有阶级性。
第一,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全体成员,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别人交际都要使用语言。
如果语言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说不同的语言,那么不同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一种交际活动)。
第二,语言结构本身,没有阶级性可言,比如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级性。
第三,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而在人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阶级的区分,所以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它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比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
运动场上,篮球教练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同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
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文字: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仅有几千年的历史;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很多;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体态语(副语言)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
体态语有时作用重大,但是必须以语言交际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双方理解,心领神会的基础上。
所有语言之外的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
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思维与思想思维——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是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思想——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二)思维的类型1、直观动作思维: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动作并以此为支柱。
直接感知对象,以实际动作影响对象。
儿童、设计师机器修理、驾驶车辆、机械设计、球类运动2、表象思维(形象思维):唤起表象,并对其进行选择性加工改造。
基本单位是表象。
艺术家、足球教练员文学创作、美术创作、建筑设计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概念思维):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先对客观对象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通常有人称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非语言思维”,而把抽象思维称为“语言思维”,但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才能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比如未学会说话的幼儿),但一旦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思维会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中,语言始终占有主导地位。
一切思想最终都要传达给别人,动作、表象、图画等的翻译和解释最终都离不开语言。
(三)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认识成果的储存所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认识成果的记录。
它记载历史,记载生活。
如(英)typhoon (台风)Confucious (孔子) wei-chi (围棋)认识的成果得到适当的表达之后,人们就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而不必从头做起。
可见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
2、语言离不开思维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
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四)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1、思维能力是没有民族性的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
2、语言具有民族性语言和思维方式的民族特点相关。
如:色彩词、亲族称谓词、数量的进位等。
各民族语言词汇有不同特点。
意义、色彩会有不同。
(如:狗——dog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也不同。
汉语的”舅舅”一词英语用”uncle”表示,可否反过来说,英语中的单词”uncle”就等于汉语中的”舅舅”一词?为什么?英语中的单词“uncle”不等于汉语中的“舅舅”一词。
这是因为,汉语中的“舅舅、伯伯、叔叔、姑父、姨父”,在英语中都是用uncle来表示的,uncle表达汉语中五个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