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盐县教科规划办

海盐县教科规划办

海盐县教科规划办文件海盐县教科所说明:现将课题申报的这个文件转发如下,我校成立课题评审小组,对所申报的课题进行初审,各教科组长及时下载此文件,并发动组内教师进行申报,所列选题仅作参考,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事项确定选题,以前曾做过的课题也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这次申报的课题.关于做好2010年度县级教科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各中小学、幼儿园、职成教中心、成校、本局各科室:根据《海盐县教科所2010年度工作意见》和《海盐县教科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今年将组织海盐县2010年度教规划重点课题、一般课题、教学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现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课题类别、范围和数量1、重点课题重点课题是指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在中观层面、围绕学校发展中的某个重大现实问题,所开展的整体改革研究,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其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

其研究范围一般指在学校发展、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德育与心理、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主导性的改革实验和行动研究。

重点课题每校最多申报2项。

选题参考附后。

2、一般课题一般课题是指在重点课题的研究范围内、由某个研究团队组织开展的相对微观和局部的研究。

其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研究范围包括学科教学外的各个领域。

一般课题市级基地学校最多申报15项,县级基地学校最多申报10项,其它学校最多申报8项。

选题参考附后。

3、教学课题教学课题是指在学科教学范围内、由教师个体或群体组织开展的有关课程资源开发、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学业评价、作业改革等的研究。

要求问题真实、切入口小、方法创新,并有一定的教学改革力度。

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

教学课题市级基地学校最多申报20项,县级基地学校最多申报15项,其它学校最多申报10项。

选题参考附后。

二、申报人条件1、凡正在承担各级立项课题且今年无法完成结题工作的课题负责人,不得新申报课题。

2、同一人不能作为负责人同时申报两项课题。

3、申报者需在申报表中填写“个人诚信承诺”。

如果发现有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县教育局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三、申报要求1、关于方案的设计重点课题的方案一般应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基础和条件、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研究的方法与策略、预期成果与形式、研究步骤与人员。

一般课题的方案一般应包括:课题提出(包括问题分析、价值剖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成果、研究步骤、人员分工。

教学课题的方案一般应包括:教学问题与困惑、问题归因与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对策、预期成果与形式、研究步骤与人员。

根据课题的特点,如必要可在方案中增加“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或主要观点)”,位置放在“研究目标”之后。

研究方案的字数不超过4000字。

2、申报时请注明研究类型。

重点课题只需注名“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在注名“一般课题”的同时,还请注名其所属子类别,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德育与心理”四大类。

请严格按照上述名称。

教学课题同时也需注名子类别,类别名称分别为所属学科名称。

学科名称必须是规范的全称,如“小学语文”、“小学综合实践”、“中学自然科学”等。

3、今年所有申报课题必须在完成选题论证后才可申报,请在材料中附上论证的相关材料。

4、所有课题的研究周期均从2010年9月起。

六、材料要求1、申报者需填写“课题申报表”,填写要求请根据表格提示。

不需另附研究方案。

申报表一式五份。

(表格附后),上交时5份叠在一起。

2、材料由学校统一上交。

上交时请同时上交和发送各校申报清册。

(表册另附,用EXCEL制作,发杜伟明老师消息并注明学校)3、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20日。

4、学校在上交材料时,请按三大类别分开,如有子类别的,也请加以区分。

七、其他说明1、每项课题需交评审费50元,收取办法另行通知。

2、市级课题申报工作另行通知。

但希望学校及早确立优秀的研究项目,早做准备,争取多立项。

2010年4月20日附件1:2010年海盐县教科规划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职务职称完成时间成果形式申报人单位联系电话海盐县教科规划办公室海盐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一、基本情况二、选题论证的相关记录材料三、研究方案附件2:学校2010年度县规划课题申报情况清册(教科室统计用)说明:1、填写顺序分别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教学课题。

一个类别登记结束后,请空一行。

2、学校名称小学统一为“**小学”,不必为“**中心小学”。

3、大类别分别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教学课题。

附件3:参考选题海盐县教科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选题指南本指南作为重点课题的选题参考,也可以作为一般课题的选题范围的参考。

其中课程与教学部分可作为教学课题的参考之一。

选题上重点课题相对宏观一些,而一般课题则相对微观一些。

一、教育管理1、校本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研究2、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模式研究3、学校社团建设研究4、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研究5、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6、学校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研究7、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学校教育公平的研究8、学校学习型文化的建设研究9、教师绩效考核与奖励办法研究10、促进教师主体作用发挥的学校管理策略研究11、学校多元化教育与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研究12、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研究13、学校艺术(体育)教育研究14、学校发展性评价背景下的管理创新研究15、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16、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研究二、教学管理1、新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2、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3、培养特长生的策略与方法研究4、提高学困生的策略与方法研究5、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研究6、优化备课组活动模式的研究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8、以问题为核心的教研活动过程研究9、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与诊断技术研究10、各学科教学规范的研究与管理实践11、义务教育各学科作业规范研究12、教师集体备课、评课模式研究13、教研活动策划与改进的实践研究14、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研究15、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16、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的研究17、校本教研的区域合作研究18、学科基地的自身建设与辐射作用发挥研究三、课程与教学1、不同学段学科教学衔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2、各学科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3、学科教学中学生群体合作与交流方法研究4、学校活动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5、学科拓展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6、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研究7、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8、减负背景下练习与作业设计研究9、开放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10、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11、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2、复习课教学研究13、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14、学科教学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15、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科技教育、人文教育等的研究16、学科教学中有效训练研究17、新课程“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研究18、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研究19、轻负担、高质量的学科教学课例研究四、教师发展1、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培养及工作模式研究2、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3、班主任的专业化培养研究4、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研究5、教师行为问题研究6、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模式研究7、优秀班主任个案及其工作规律研究8、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与再提高研究9、基于教师博客的教师互动成长模式研究10、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1、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12、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培养研究13、减轻教师过重心理负担的策略研究五、德育与心理1、青少年网络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2、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研究3、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4、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5、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7、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国防教育等研究8、新时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研究7、民工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8、隔代教养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9、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7、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8、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9、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尊重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等研究10、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德育策略研究11、主体性德育、参与性德育、体验性德育、实践性德育等德育模式研究12、学生休闲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13、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研究14、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15、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6、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教师适宜性行为研究17、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18、青春期性教育研究19、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研究20、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研究说明:1、本《指南》中的课题范畴较广,仅提供研究方向,学科特征也不明显,研究者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确定更具体、明确的课题名称加以研究。

如“学校活动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这一选题,你可以选择“体艺2+1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等;再如“学科拓展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你可以选择“初中语文学科文言文拓展性课程的研究”等。

课题题目的选择不拘泥于上列题目.2、如申报本《指南》提供的研究选题的,在立项时优先考虑。

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请根据自身特点,自行补充。

4、学科教学研究课题,除本《指南》规定的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拓展和补充。

学科教学研究应该更强调切口小,并有一定研究深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