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1、马斯洛生平 1908年4月1日马斯洛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 郊区。他被誉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 父”。到1970年去世,其间的人生历程及其 对心理学所做的影响。 他的著作颇丰。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动机 论》,《动机与人格》,《宗教、价值与高 峰体验》《优美心灵的管理》,《科学心理 学》等等。
根据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设,马斯洛提出了 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 需要的层次发展学说。 需要可以分为由低到高排列的五个不同层次, 它们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 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自我实现的含义 从总体上说,可以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不断实现 潜能、智能和天资,定义为完成天资或称之为 天数、命运和禀性,定义为个人内部不断趋向 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 自我实现意味着他更真正地成为了他自己,更 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了他的存在核 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罗杰斯在他的人格理论中假设了一个基本的 动机-------实现的倾向。
人格的发展
儿童的两种需要(追求正向关怀和追求自由) 父母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 响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罗杰斯于40年代初首次提出“无指示疗法” 1950年前后,发展为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 的重点放在促进来访者内心的变化上。 治疗家要做到三点:真诚相待、无条件积极 关注和设身处地地理解。 60年代以后,罗杰斯发现在个人咨询中行为 改变的潜力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得到 发挥。于是以交朋友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 咨询便成为他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局限性
过分夸大人的主观经验的作用 ,他的理论带 有主观违心主义的色彩,最终走向神秘主义。 罗杰斯脱离人的社会性来孤立的看待人的本质 和个性,把个性抽象化 ,忽视了人的社会实 践活动对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作用。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 夸大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设计在人格形 成中的作用 。
罗杰斯的理论体系
罗杰斯的人性观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问题。罗杰斯认为人是 有本性的,人性是善的。 对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 题罗杰斯表现的就很奇特:当他以一个科学 家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他坚持决定论,相信 人的行为有规律可循;但当他以一个治疗者 出现的时候,他有感觉到人的确享有自由。
一、人本主义简介
1、什么是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基本的理论观点: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 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观。
一、人本主义简介
2、人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代背景:
对后工业社会反人性化走向的反思。 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



哲学背景:
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





2、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以及对历史上和当代 著名学者、文艺家和政治领袖等进行个案研究,概括 出自我实现者的16种人格特征 。 3、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 (1)增加向成长方向的矢量。 (2)充分缩减成长畏惧。 (3)充分缩减向安全方向的矢量。 (4)充分增加对安全、防御、病态和倒退的恐惧。
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与实务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 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思潮,也称 为现象学的心理学 (Phenomenological 主讲:宋海娟 Psychology)。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 经验以及价值。到了60、70年代,迅速形成与发展 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之一,也成 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 响巨大、影响深远。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涵义
是指“那些有结构的、和谐的概念完形,其组成 是对于主格我或受格我的特征的知觉以及对主格我 或受格我与他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的知觉,以 及与这些知觉有关的价值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父母积极关注(正相关怀) 案例:“如果你……我就与你断绝父子关系” 自我概念的特点:对象自我

对罗杰斯人格理论的简评


罗杰斯人格理论的贡献
他的理论在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为探讨个性的本质开辟了新的领域,在理论和实践 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人的本质的看法 是积极乐观的。 罗杰斯将他的理论应用到心理治疗中,注重治疗过 程中的科学化,首次运用录像进行研究。
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
透明的自我 朱拉德认为:经常地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 标志。 表露互惠原则 朋友、恋人间的自我表露 表露的男性和女性 自我表露与个人适应

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
透明的自我 朱拉德认为:经常地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 标志。 表露互惠原则 朋友、恋人间的自我表露 表露的男性和女性 自我表露与个人适应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
1、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 马斯洛是以似本能(instinctoid)的假定来界 定基本需要的概念的。在他看来,人的需要可以 区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 马斯洛指出,物种的等级越高,似本能的需要或 冲动就越明显。越是高级需要,越带有人性特征。



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

四、人本主义疗法的临床应用

1、人本主义疗法在个体咨询中的应用 特点:关系治疗,助人自助(帮其回归自己的心,回归真
我)
核心技术: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 咨询目标:能按机体价值进行自由选择, 并承担责任。 举例:一个“同性恋”的学生
四、人本主义疗法的临床应用
2、人本主义疗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重新设定师生角色 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一、人本主义简介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性是自主的,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案例:一个丢了心的人 人性本善,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 案例:一个要与父母同归于尽的学生 人的心理问题是不能创造性地适应环境造成的。(所 以要此时此地,与时俱进 ) 案例:一个余光恐惧症的学生


二、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
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的概念 “这种体验可能是瞬时产生的、压倒一切的 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 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 极的感觉。” 高峰体验的存在认知和自我特征。 在高峰体验时,作为体验主体的自我的特性也 发生了改变。

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生平 罗杰斯(1902-1987)出生在一富裕的 家庭,父母 都是宗教界人士,兄妹9人,排行老四。在家中受忽 视。 一生著述颇丰:《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咨询 和心理疗法:新近的概念和实践》;《患者中心疗 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在患者中心框架 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学习地 自由》;《择偶:结婚及其选择》;后期又把把兴 趣转向交朋友小组方面。

如:共好体验式学习(造船、募集、感恩会、基金)
四、人本主义疗法的临床应用
3、人本主义疗法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交朋友小组 非指导 营造安全接纳氛围 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四、人本主义疗法的临床应用
4、人本主义疗法与其他疗法的整合 人本主义与表达性治疗的整合 如绘画疗法、沙盘疗法的整合、游戏疗法 的整合。
小组练习
1、讨论人本主义疗法对自己的启示,如何将他用于自
己的生活。(如子女教育、学生教育等)
2、6人一组角色扮演,共情技术训练 一人扮来访者,5人扮咨询师,轮流
练习反馈分享


反对传统科学心理学理念的弊端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

人类潜能运动的影响
一、人本主义简介
3、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及来访者中心疗法 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
一、人本主义简介
4、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
1、强调人的责任 2、强调此时此地 3、强调个体的现象学 4、关注人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