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8.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28.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③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___ __”成立,由选民__________产生。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_进一步加强,共同体_也加快了步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战后实施一系列民主改革,把___________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2)外交上坚持以___________为基轴,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欧共体的建立(经济联合)
1)背景:
①两极格局,美苏争锋;②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
2)过程:
①___________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②1958年,成立___ __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___ __。
材料二
1970年


西德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5.3
5.2
14.6
5.3
100%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
C.政府都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
5.中国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不可忽视的力量,得益于(D)
A.中苏友好关系的确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亚非会议的召开D.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6.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是(D)
A.在不结盟运动中起领导作用
B.反对发展中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1)表现:(略)
2)影响:
①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中国始终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条件: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了民族独立,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D、美国的经济滞胀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C)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4.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2)_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___________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文革”时期(1966~1976):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___________。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时编号:28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2)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
2、标志:1961年在________ ___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宗旨和原则:_。
4、影响:
1)___________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___________,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在
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无力单独与之抗衡,必须联合。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
4)成为世界___________,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
1)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___________的地位。
2)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___________局面的形成。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的振兴)
1、建国初期(1949~1956):
①西欧的联合②日本的崛起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中国的振兴⑤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⑥“北约”的建立
A.①②⑤正确③④⑥错误B.①②③④正确⑤⑥错误
C.①②③④⑤⑥均正确D.①②③④⑤⑥均不正确
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B)
C.与不结盟运动保持军事同盟关系
D.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7.关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D)
A.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B.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迁移运用】
(完成同步导学相关练习)



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导入新课: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由此导入新课。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
3)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产业;
4)国民经济___________,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5)___________和越南战争时美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需订货及援助;
6)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2、表现:
1)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___________;
2、欧共体的发展(政治联合)
1)原因: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2)表现:
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奉行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以___ __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___ __”。
(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矫正反馈】
1.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有以下方面,其(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