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伴侣;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伴侣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一、中国地理学问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转变的缘由: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3)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转变而有规律地转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规律按节气:
节气
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转变
〔春分〕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北回来线北回来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秋分〕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南回来线南回来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归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规律按纬度:
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后慢慢增大,北半球夏至日到达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慢慢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到达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来线
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南北回来线上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到达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慢慢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到达一年中最小值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知随时间转变图:(北半球)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转变: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全部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假如所经受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转变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1)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转变,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缘由。
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转变是:北回来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来线以南则相反。
南北回来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
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来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来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转变关系。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1.课标目标: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习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定义,运动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2.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演示,说出地球公转的定义,运动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现象。
3.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绘制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其说出其地理意义。
重点: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时地轴的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昼夜长短的转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四季转变;五带的形成和分布;
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昼夜长短的转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四季转变;
五带的形成和分布;
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学问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
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简洁?尤其是四季产生的缘由。
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轴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方向。
产生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很多,主要形成了地球上的五代和春夏秋冬四季的转变。
地球绕日运动的姿态很独特,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是地轴角度不变,永久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的这一特点确定了地球直射点的位置发生了转变,进而引起地球外表热量支配的不均衡,以及四季的产生,昼夜长短的转变,极地地区极夜现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