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


对策:
1.修正或更换胶头或刮刀
2.添加一定的溶剂以减少粘度
3.控制源头,防止对网版的污染 4.对压力进行调节 5.对原版污染处用相应的化学品擦拭干净

(备注:以上2类不良为印刷上的主要原因与问题点)

C.多印 现象:油墨超出印刷范围

原因:
对策:
1.调整粘度 2.打磨或更换油墨刀 3.调整角度(标准:65°-- 68°) 4.调节压力
致漏光现象,因而在制版时需完全干燥。)
2.油墨层较多急速高温干燥也会导致漏光(对速度与高
温的控制) 3.油墨粘度高也会导致漏光(对策:对粘度的控制) 4.感光胶涂的太厚(对策:印刷好后先放20分钟后再干燥)

对策:对干燥条件及粘度的控制,使用防止蒸发的溶剂, 按标准(油墨:溶剂=10:1)调墨

高温下会发生此现象。

2.开裂(烫金膜):印刷时油墨里的溶剂加的太
多,一般称之为感光胶的溶化(导致油墨太
厚)

备注:分子太密集出原有的常数就会开裂,
板材的主要原料为:PMMA,是在天然气下 做成的。

3.油墨脱落:
原因:原板材上有油性的物质,从而减低了板材的附 着力; 对策:在印刷前对原板材进行前处理 (处理方法:加热、清洗;经过前处理后再放2-3小时 后再进行后道工序)
(备注:作业时须做好干燥数据记录,以便对策找出标准)

⑤气泡:对策同上。 ⑥条纹:是由重复印刷所产生的波纹状的条纹,属印刷 不良,但是经过干燥后才会体现出来,是由于加热后溶 剂挥发所产生通常干燥前后会相差0.02mm。

小结:目前的印刷不良主要是由于干燥所产生而并非印 刷产生。
二、烫金不良

1.板材上的霉菌(与白化类似,也显白色):在
4.灰尘:找出灰尘的根本来源从根本去解决


B.印子
现象:印刷效果不清晰,字迹模糊 原因: 1.胶头或刮刀磨损
2.油墨的流动性不良(粘度较高) 3.网砂(破损)质量问题
4.灰尘杂质会导致网版破损
5.刮刀压力太大也会导致网版破损(压力须控制好)
6.印刷速度万太快也会导致字迹模糊
7.原版上有油污或污物 8.油墨的量太多,左右压力不均衡
(目数分类:a.低目数250目以下; b较高目数300目以上; c.高目数300-420目)
2.环境因素:高温及风大
3.油墨的性质与网板不符
(在开发时就应考虑油墨的性质与网板相符)
4.灰尘(环境或人为造成)
对策:
1.高目数网砂:使用慢干剂(IPR或T926) 2.调节温度 3.按标准选择网板(什么油墨选择什么网板)
印刷技术知识培训
一、丝网印刷 二、烫金
一、丝网印刷
1、三要素:
A.制版
B.印刷的油墨
C.印刷的过程
备注:只有三者共同具备,良好的结合才会有
更好的印刷效果,若有任何一项未按要求做都 可导致不良。
2、印刷不良
A.制版孔(丝网)被堵

现象:印刷字因:目数越高越会出现网孔被堵现象
• 烫金膜脱落:
原因:使用快干剂所致 对策:采用慢干剂

小结:
造成烫金不良的原因有: 1.印刷时 2.干燥时
按以上对策
3.烫金操作时 : 按人、机、料、法、环找出主要原因:料 (烫金膜)、人(无作业标准与标准条件)。 (目前造成烫金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人与操作方式而造成)
1.油墨粘度偏低 2.油墨刀有磨损 3.油墨刀角度太低 4.压力太大
D.斑点(油墨)

现象:斑点(与油墨同色)
原因:油墨刀与网板接触时产生静电造成
对策:控制好湿度
E.干燥时导致不良:


①油墨断裂
对策:印刷时加20%的溶剂,可供干燥时挥发
②漏光(小孔状)

原因:
1.网板上膜与下膜感光胶未上好(对策:下膜干燥会导
③白化(泛白,是在干燥时产生而不是印刷产生) 原因: 1.干燥时油墨瞬间凝结 2.加热时膨胀,水分子吸入会导致发白,注意控制干燥条 件(做试验) 3.溶剂的使用:优先选用IPR(慢干剂慢干效果明显) 4.油墨与溶剂的比率如不按比率操作也会产生泛白现象

④橘皮:与漏光不良的原因及对策相似,也是在干燥时 产生,而不时印刷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