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十所名校2020届高三高考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卷(有答案)

河南省十所名校2020届高三高考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卷(有答案)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9—2020学年高考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Cu 64 Ag 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墨子·明鬼》“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

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后汉书》“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树肤、麻头等富含纤维素C.《十纸说》“川麻不浆,以胶(动物胶和明矾)作黄纸”。

“胶”中的明矾作杀菌剂D.《梦溪笔谈》“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

雌黄涂盖,是利用雌黄与纸张颜色相近2.向3 mL质量分数为25%的Na2SiO3溶液中加入20 mL 0.2 mol·L-1的盐酸,搅拌可得到硅酸胶体。

已知硅酸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酸胶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B.每1 mol Na2SiO3可产生6.02×1023个硅酸胶粒C.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2SiO3溶液与硅酸胶体D.向硅酸胶体中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电时胶粒向阳极移动3.下列关于无机物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NaClO2湿法脱除烟气中的NO,是利用NaClO2的氧化性B.半导体工业中可用氢氟酸除去硅片表面的SiO2层,是因为HF具有强酸性C.Bio-SR法利用Fe2(SO4)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H2S,是利用Fe2(SO4)3溶液呈酸性D.用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Cu2(OH)2CO3(转化为[Cu(NH3)4] 2+),是利用NH3的还原性4.乙烯四甲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1 mol乙烯四甲酸可与4 mol NaOH反应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5.下列反应中,反应后液体质量增大的是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B.铜片插入AgNO3溶液中C.炽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D.Pb极和PbO2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6.硝基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熔点:5.7℃,沸点:210.9℃,难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实验室制取并纯化硝基苯涉及的主要操作中,不涉及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是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 L (常温常压)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总数为6N AB .1 mol H 2O 2与MnO 2充分作用生成O 2,转移电子数为2N AC .1 mol PCl 3与1 mol 36Cl 2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中含P -36Cl 键数目为2N AD .反应48249294120981180Ca Cf Og x n +→+中,每生成294 g294118Og 释放的中子数为3N A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 .钠块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粉末:2Na +O2Na 2O 2B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KI 浓溶液,固体变黄:AgCl +KI AgI +KClC .将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2CuO +C 2Cu +CO 2↑D .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红褐色:FeCl 3+3H 2O Fe (OH )3↓+3HCl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除去H 2还原CuO 试管内壁附着的Cu ,先用稀硝酸溶洗,再用水清洗B .提取碘水中的I 2,用植物油萃取后分液C .配制FeSO 4溶液,将FeSO 4·7H 2O 溶于浓硫酸,然后加适量的水稀释D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盛放的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至干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11.利用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含LiCoO 2、铝箔、少量的Fe 2+及粘合剂)制备电池级硫酸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 △△已知:Fe(OH)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2.2、3.5;Co(OH)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6.89、9.3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①有机溶剂可使LiCoO2等与铝箔分离B.步骤②中H2O2只作氧化剂C.步骤③溶液可调节pH=5D.从滤液2中可回收锂12.四氢-4H-吡喃-4-酮()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其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含有碳碳双键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9种B.15种C.16种D.17种13.传统工业用水相电化学还原CO2的反应体系中,阳极上发生的是析氧反应。

最近我国学者发明了将CO2和NaCl直接转化为CO和NaClO的高效电化学方法(如图所示)。

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由阴极室向阳极室迁移,阴极室pH增大B.Fe-SAs/N-C极上的电势比RuO2/Ti极上的高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CO+H2OD.若将阳极室的电解质溶液换成稀硫酸更具有经济价值14.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5.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全固态电池的掺杂电解质W2.9375XY3.9375Z0.0625(化合物,其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为整数),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同周期,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W、Y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pH>7B.W、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X、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D.X、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各原子一定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16.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的丙二酸(用H2A表示)的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pK=-lg 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c(HA-)=c(H2A)B.b点:c(HA-)>c(A2-)>c(H2A)C.c点:c(Na+)>3c(A2-)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b>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1分)砷的化合物在半导体、抗白血病药物制造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1)As与N同主族,但比N原子多两个电子层。

A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9的砷原子符号为__________。

(2)《抱朴子内篇》记载了用硝石、猪油、松树脂三物与雄黄高温下得到白色混合物(“以三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

其原理包括雄黄(As4S4)被O2氧化为As2O3和S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s2O3再经碳还原得到单质砷。

(3)AsF3可用作氟化剂、催化剂、掺杂剂等,AsF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4)25℃时,H3AsO3的K a1=6.0×10-10,由此可判断H3AsO3是__________酸(填“强”或“弱”),H AsO-+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反应H3AsO3+OH-23(5)三价砷有剧毒,被As2O3污染的水体可用NaClO的碱性溶液先将其转化为最高正价的含氧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G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G有多种方法,其中的三种合成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①、⑦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G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NO3被还原为NO)。

(5)反应⑥为用特殊电极(惰性)电解草酸水溶液(装置如下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分)从废铬渣(主要含Cr2O3、Al2O3)中提取Cr2O3及Al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时,“球磨”得到的物料粒度(粒直径)与“水浸”时铬的浸取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分”时生成Al (OH )3和Na 2CO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过滤2”的滤渣得到纯净的Al 2O 3还需经过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铬”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NiS 2O 3·6H 2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绿色晶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净化电解镍阳极液中的铜离子。

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备NiS 2O 3·6H 2O 。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备Na 2S 2O 3·5H 2O 。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将“三通阀K ”调至左进右出,向蒸馏烧瓶中滴入浓硫酸。

(Ⅱ)开启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充分反应(反应之一为Na 2SO 3+S Na 2S 2O 3)。

(Ⅲ)当锥形瓶中溶液pH 在7~8之间时,停止向锥形瓶中通入SO 2。

(Ⅳ)加热浓缩至出现少量晶膜,关闭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用注射器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乙醇。

(Ⅴ)拆开装置,将锥形瓶中的液体冷却过滤制得Na 2S 2O 3·5H 2O 。

①步骤(Ⅰ)蒸馏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生成单质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Ⅲ)停止向锥形瓶中通入SO 2的操作是:将“三通阀K ”调至__________,并停止滴加浓硫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