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
第二节无氧工作能力
第一节概述
一、需氧量与摄氧量
(一)需氧量
概念: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安静时约250ml/min(毫升/分)
运动时需氧量随运动强度而变化,并受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二)摄氧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安静时:200-300毫升/分。

二、氧亏与过量氧耗
(一)氧亏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二)运动后过量氧耗
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运动后过量氧耗。

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
1.体温升高
2.儿茶酚胺的影响
3.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4. Ca++的作用
5.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
一、最大摄氧量
(一)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正常值
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

男子绝对值:3.0-3.5L/min
相对值:50-55ml/kg/min 女子绝对值:2.0-2.5L/min
相对值:40-45ml/kg/min
(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定法
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

2.间接推算法
•①Astrand-Ryhmin列线图法。

•②多元逐步回归推算最大摄氧量的方•程式。

(三)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1.氧运输系统对VO
max的影响
2
max的影响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
2
max的影响
3.其他因素对VO
2
1.氧运输系统对VO
2
max的影响(1)肺通气
VE,吸入O
2

(2)肺换气
(3)血液循环功能
①Hb ↑,运输O
2↑,吸入O
2

②心功能↑,循环血↑,运输O
2

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
2max
的影响
①肌组织从血液摄取氧的能力
②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主要与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及其代谢特点有关。

3.其他因素对VO
max的影响
2
(1)遗传因素
max的遗传度为93.5% VO
2
(2)年龄、性别因素
男子:18-20岁达峰值
女子:14-16岁达峰值
(3)训练因素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
max比较
员的VO
2
图为女子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VO2max比较图为男子
(四)VO
2max与有氧耐力的关系
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二、乳酸阈
概念: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它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个体乳酸阈”:
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

波动范围:1.4-7.5mmol/L
意义:更能客观和准确地反
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高低
(二)乳酸阈的测定方法
1.乳酸阈测定
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运动负荷时的血样(一般用耳垂或指尖末梢血)测得其血乳酸值。

2.通气阈测定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阈”
(三)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
的应用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三、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一)持续训练法
(二)乳酸阈训练法
(三)间歇训练法
(四)高原训练法
(一)持续训练法
概念: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

练习时间:5分钟→20-30分钟以上。

(二)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具体应用乳酸阈指导训练时,常采用乳酸阈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

(三)间歇训练法
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

特点:
1.完成的总工作量大
2.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
(四)高原训练法
细胞的血红蛋白数量及总血容量↑
第三节无氧工作能力
概念: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
包括: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
一、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一)能源物质的贮备
l.ATP和CP的含量
2.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
(二)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等。

(三)最大氧亏积累
是衡量机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无氧工作能力测试与评价动力学检测:
生理学检测:通过剧烈运动时测得的最大血乳酸水平和氧亏积累等指标来间接反映无氧能力的大小。

(一)无氧功率
(二)恒定负荷试验
(三)无氧能力的生理学检测
(一)无氧功率
概念: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1.萨扎特(Sargent)纵跳试验法
P=无氧功率W=体重H=纵跳高度
2.玛加利亚跑楼梯(或跨登台阶)试验法
计算方法:
无氧功率评分标准
3.温盖特(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计算方法:
其他型号的功率自行车则采用:
最大无氧功率(第一个5秒)=5秒最大蹬车圈数*
前车轮周长*阻力*6.11。

平均无氧功率:将6个5秒钟车轮转的圈数相加除以6。

其能量来源于ATP、CP及无氧糖酵解。

(二)恒定负荷试验
(三)无氧能力的生理学检测
最大氧亏积累和最大血乳酸水平
三、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一)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
(二)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1.最大乳酸训练
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

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30秒,以1-2分钟为宜。

血乳酸:12-20 mmol/L
最高值31.1mmol/L
2.乳酸耐受能力
通过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而获得。

训练时以血乳酸在l2mmol/L左右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