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道计算题 研究试题预测1、一般都有问题情景,但情景相对会比较简单。
有利于足够的保底分2、由于题的位置,一般都为中低档题,并且落点都比较低。
3、有从单一设问过渡到组合式设问的趋势,有利于分步骤得分。
4、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一般仍以考查重点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核心,但应注意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的结合,通过知识综合考查能力。
5、考虑到与后两题的搭配,一般仍以重点模型的基本层面的考查为核心,但应注意基本模型和实际情景结合及基本模型之间的简单组合。
通过模型组合考查能力,一般为单物体多过程。
(1)每个同学要认识和熟悉该类考题的特点。
做到心中有数。
(2) 重点放在审题准确和书写规范及计算无误的训练。
力求得到全分。
近年高考计算题第1题选评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 =6.0s 。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 km/s 。
-点评:考查匀速运动规律和反射定律,问题情景涉及测量云层高度。
难度等级:★★2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
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
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
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 1=0.50m ,“竖直高度”h 1=1.0m ;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 2=0.00080m ,“竖直高度”h 2=0.10m 。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点评:考查匀变速运动规律,问题情景涉及比较人和跳蚤的跳高能力。
难度等级:★★★3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h =l.8m ,管内横截面积S =2.0cm 2。
有水从管口处以不变的速度v =2.0m/s 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射出,设出口处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并假设水流在空中不散开。
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不计空气阻力。
求水流稳定后在空中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点评:考查平抛运动和流量概念,问题情景涉及流量理解。
难度等级:★★★4.图中MN 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纸面的平板,它的一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一带电粒子从平板上狭缝O处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v 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达平板上的P 点。
已知B 、v 以及P 到O 的距离l ,不计重力,求此粒子的电荷e 与质量m 之比。
5.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
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1/30s。
向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
计等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
(引力常数G=6.67×10-11m3/kg·s2)点评:考查万有引力和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情景涉及中子星的自转。
难度等级:★★★6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
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υ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大气阻力。
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
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
点评:平抛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结合,问题情景涉及火星探测器着陆。
难度等级:★★7.下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滑雪道AB和着陆雪道DE,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CD组成,AB与CD圆滑连接。
运动员由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滑到D点水平飞出,不计飞行中的空气阻力,经2s在水平方向飞行了60m,落在着陆雪道DE上,已知从B点到D点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不变,(g=10m/s2),求(1)运动员在AB段下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2)若不计阻力,运动员在AB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3) 若运动员的质量为60千克,在AB段下降的高度是50米,此过程中他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点评:考查平抛运动和机械能守恒。
问题情景跳台滑雪。
难度等级:★★8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5.0m,轨道在C处与水平地面相切。
在C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5m/s,结果它沿CBA运动,通过A点,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D点,求C、D间的距离s。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点评:涉及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考查运动的合成分解和机械能守恒。
难度等级:9.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
一小球自A 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
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
求(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1/2R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 B、N C各是多大?点评: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
难度等级:★★★10.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11.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 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
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
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
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2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
点评:发电式导轨问题和变加速运动的稳态分析,难度等级:★★★12.质量为2kg的物体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溶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3.如图,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Array飞出,经过 3.0s罗到斜坡上的A点。
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
(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q求(1) A点与O点时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离开0点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动能。
14.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的表达式;(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15.均匀导线制成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每边长为L,总电阻为R,总质量为m。
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处,如图所示。
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平行。
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3)若此时线框加速度恰好为零,求线框下落的高度h所应满足的条件。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0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
不计粒子重力,求:;(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2)(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17.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
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
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
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
(引力常量为G)1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5m/s的水平初速度由a点弹出,从b点进入轨地面相切。
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a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点水平抛出。
小物体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u=0.3,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
已知ab段长L=1.5m,数字“0”的半径R=0.2m,小物体质量m=0.01kg,g=10m/s2。
求:(1)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19.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
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 N 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 2,其中v 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
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下图),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54 kg/m ,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 kg ,试求(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sin37°取,忽略空气阻力):(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3)水平牵引力的功率。
20..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
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 (g 为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 的取值范围。
21.(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 ,吊椅的质量为15kg ,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取210m/s g =。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21m/s a =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