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织物防缩整理

织物防缩整理

第十章防缩整理
第一节概述
经过染整加工的干燥织物,如果在松驰状态下再被水润湿时,往往会发生明显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缩水。

其缩水程度通常用缩
水率来表示:
1、缩水率
指织物按规定方法洗涤前后的径向或纬向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

2、毡缩
对于羊毛织物,除了具有一般的缩水现象外,在一定条件下洗涤时,由于机械作用纤维会产生特殊的蠕动而相互纠缠,并使织物缩成紧密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毡缩。

此时,通常用面积收缩百分率来表示。

由于纤维性能上的差异,因此不同纤维的织物其缩水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如:
①毛织物:在洗涤时除了具有较大的初次收缩外,而且经多次洗涤后,还会继续发生很大的后续收缩;
②棉、麻织物:一般初次收缩较大,但其后续收缩较低;
③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由于经过热定型加工,外加其吸湿性能较低,缩水问题不如棉、麻织物那样严重;
④粘胶织物:除了具有一般的缩水现象外,有时还易发生毡缩现象;
关于织物的收缩,除了纤维本身发生收缩外,还与纱和织物的组织结构及加工过程有关。

第二节织物收水机理
织物的缩水,主要是径向缩水较为严重,这与织物在染整加工中径向常处于紧张状态,干燥后织物中的纤维存在内应力有关。

棉布的缩水率有时可高达10%。

为了弄清棉布的缩水机理,必须分析纤维、纱线和织物在水中的尺寸的变化情况。

一、纤维在水中的尺寸变化
对纺织纤维而言,吸湿后溶胀,并呈现各向异性即长度和直径
的变化率相差较大。

无“干燥定型”形变纤维润湿后的尺寸变化情况如下:
由实验结果可知:润湿后纤维的长度和直径都是增长的。

二、纱在水中的尺寸变化情况
纱线润湿时,主要表现为纱线的溶胀和长度的收缩,同时也伴有应力松弛。

当纱线处于自由状态时,纤维吸湿导致纤维直径的增大,纤维必然要调整其在纱线中的位置和姿态来适应变化。

由实验结果可知:对于中等捻系数的棉纱,在水中的收缩率一般为1-2%左右。

因此,对于缩水率较大的棉织物的收缩,必然与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关。

三、织物在水中的尺寸变化
织物是由径、纬纱交织而成,当织物润湿后,由于其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织物收缩:其示意图如右所示:
当织物润湿后,纱的直径变大,如果纬纱仍要保持润湿前的间距,那径纱势必要发生一定伸长才能满足。

而实际情况是经染整加工后径纱本身就有缩短的趋势,唯一的可能是纬纱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导致织物径向长度的缩短即织缩增加。

综上所述:对棉织物缩水影响最大的是织物的织缩,其次是纱线长度的收缩,而纤维长度的收缩影响最小。

三、防缩整理方法
一、松驰织物结构的整理
最常用的是机械预缩整理,主要是解决径向缩水问题。

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预缩整理,使织物的纬密和径向织缩预先增加到一定程度,即织物具有松驰结构,来降低成品的缩水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