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说明 01.1、编制依据 01.2、编制范围 01.3、编制原则 0第二章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述 (1)第三章施工准备 (2)3.1技术准备 (2)3.2测量放样 (3)3.3人员准备 (3)3.4 工程材料准备 (4)3.5现场准备 (5)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4.1、盖梁施工工艺 (5)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3)5.1、质量管理领导机构 (13)5.2、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14)5.3、常见质量通病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21)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22)6.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2)第七章其他各项保证措施 (25)7.1文明施工措施 (25)7.2创优规划及保障措施 (27)7.3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30)7.4确保工程工期的保证措施 (32)7.5雨季的施工安排 (35)7.6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36)7.7环境保护措施 (37)盖梁结构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广东兴宁至汕尾高速公路施工设计图及设计文件;2、招标文件及合同;3、《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5、相关试验标准、试验规程;6、总体施工方案;7、现场踏勘。
1.2、编制范围广东兴宁至汕尾高速公路兴宁至五华段6 标桥梁盖梁。
1.3、编制原则1、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
以优质、高效、快速施工为目的,进行机械设备配套,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组织工程材料供应;2、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期和提前完成工程建设;3、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4、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线整体创优规划要求;5、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原则。
树立环保意识,严格按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本合同段桥梁墩柱为圆柱墩,薄壁空心墩两种形式,墩顶设置盖梁;主线共80座盖梁,需砼共4923.2m3第三章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复核,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文件,做好墩身施工、盖系梁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
并且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机械使用等。
3.2测量放样321盖梁测量放样:底模安装前放出墩柱顶纵横向轴线以及柱顶标高,底模安装后放出盖梁纵横向轴线以及盖梁底标高。
3.3人员准备成立以项目经理范文远为组长的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项目总工为副组长。
桥梁工程师为施工负责人,小组成员包括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配置情况见下表3.1表3.1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3、机械准备情况见表3.2表3.2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3.4工程材料准备主要原材料均应办理准入手续,在使用前按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同时制定好材料进场使用计划,施工前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做好备料工作;对进场材料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变质。
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并码放整齐、设置显示规格产地、数量和检验状态等的标示牌,原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必须齐全。
3.5现场准备(1)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及现场消防、保安设施等工作。
(2)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并码放整齐、明确标识,原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必须齐全。
(3)工程测量和工程试验工作达到开工条件,安装调试所有施工机具。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4.1、盖梁施工工艺4.1.1、托架方案采用工字梁托架的形式作为盖梁的施工支承平台。
在浇注墩柱时在柱顶以下适当位置(90-100cm预埋内径为©114X 5mm无缝钢管,拆模后形成预留孔洞,然后插入©100mm 钢棒,钢棒穿过立柱两端各伸出50cm,在钢棒上安放砂箱,砂箱平面尺寸300mm*300mm,总高度为300mm,,采用10mm的钢板焊接,底部设掏砂孔。
砂箱上面两边架设双拼并焊I45c甲型普通工字钢梁(长14m),然后用116工字钢铺设,116工字钢长度4米,间距50cm,工字钢上面铺设盖梁底模,施工托架示意图如下:4.1.2、托架受力分析4.1.2.1、材料参数热轧普通型钢:[q]=170Mpa, [T=100Mpa, E=2.1 x 105MPa,145c 甲型普通工字钢: A=120cm2, l x=35300cm4, W x=1570cm3, S x=631cm3,h=45cm,d=1.54 cm,理重94.55kg/m。
C35 混凝土:[c c]=8MPa4.122 I45c甲型普通工字钢检算I45c甲型普通工字钢按不等跨梁进行验算,为简便起见,将I45c甲型普通工字钢上部荷载近似看成均布荷载分布,计算简图如下:盖梁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荷载计算梁高取1.8m,梁宽2.2m,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5 kN/m3,施工人员及机具荷载取2.5 kN/m2,砼浇筑荷载取3.5 kN/m 2, 振捣荷载取2 kN/m 2。
则一根工字梁所受荷载为:①盖梁钢筋混凝土荷载:q1=25x 1.8x 2.2/4=24.75kN/m②模型荷载取:q2=1.2kN/m③工字梁自重:q3=0.9kN/m④施工人员及机具荷载:q3=2.5 X 4/4=2.5kN/m⑤砼浇筑冲击荷载:q4=3.5 X 2.2/4=1.9kN/m⑥振捣砼产生荷载:q5=2X 1.8/4=0.9kN/m荷载分项系数砼、模型自重荷载取 1.2,其他取1.4。
则有q= 1.2*(q1+ q2+ q3)+1.4*(q4+q5+ q6)= 1.2*(24.75+ 1.2+0.9)+1.4* (2.5+1.9+ 0.9)=39.64kN/m最大弯矩在跨中,M max = 1 /2qlb[( 1 -a/b)( 1 +2a/l)-b/l]=1/2X39.64X7.05X6.025((1-2.5/6.025)X(1+2X2.5/7.05)-6.025/7.05))=101.15KN • M则工字梁中最大应力c = M max/W=101.15*103/1190=85MPa< [ d=170MPa 符合要求。
最大剪力在A、B支点处,V=238kN最大剪应力:T=VS x/ (ld)=238 X 631 X 10/(35300 X 1.54)=27.63 MPa<[T=100MPa符合要求。
跨中最大挠度为f=ql 4(5-24a2/l 2)/(384EI)=39.64X 7.054X( 5-24X 2.5/7.052) /(384 X 2.2X 35300)=0.007m0.007< l/400=0.019m符合要求。
计算得各支点反力为:R A=476kN R B=476kN4.1.2.3 ©100钢棒检算创00钢棒主要受剪切作用,剪力大小为工字梁传来的支点反力,最大值为V=476kN©1 00钢棒截面积A=78.5cm2则钢棒所受最大剪切应力为:T V/A=476 X 103/7850=60.64 MPa< T=100MPa符合要求。
4.1.2.4 墩柱砼局部承压检算墩柱孔洞处砼受到© 100钢棒传来的压力作用,最大压力为:P=2 X R A= 2 X 476=992kN则砼所受压应力为:c = P/A=992/(0.1*2) =4960kPa=4.96MPa < [ cc]=8MPa符合要求。
4.2、盖梁施工方法421、盖梁施工工艺图如下:4.2.2、施工放样:测量人员将盖梁轴线放出后,施工人员按盖梁轴线和盖梁标高安装底模并调整盖梁底模达到设计高标。
4.2.3盖梁底模安装: 钢模板进场后必须进行验收。
首先检查每片模板各部位尺寸是否符合设计。
然后进行打磨除锈,并检查面板间焊缝有无开裂、破损,面板间拼缝是否平顺、无透光缝、无错台,面板是否平整、光滑等等。
接着进行模板组拼,检查模板拼缝质量、连接螺栓的安装难易情况和模内各部位尺寸等。
模板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联系模板生产厂家来现场解决。
模板组拼完成并检验合格后将所有钢模分套按顺序标号。
模板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定型钢模板首次使用前必须全面打磨除锈。
表面的浮锈使用千叶片打磨掉,深层的锈斑使用角磨石打磨掉。
除锈过程中不宜用清水冲洗模板面,宜用碱性水冲洗,并用棉布蘸汽油反复擦拭。
对面板间的横缝反复打磨、除锈,焊缝破损处要进行补焊,将焊缝补满,然后进行打磨,磨平焊缝。
模板打磨、除锈完成后,表面应无锈斑和锈色,然后在模板上刷一层模板漆以防止模板再次生锈。
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由专业模板厂设计制作,厚度为6mm o盖梁模板采用汽车吊吊装,高度大于42m 采用塔吊吊装,将盖梁底模安装就位,底模安装应在跨中预留5-8mm的上拱度,按抛物线布置,以消除由于承重工字梁受荷载作用后引起的下挠,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应大于± 5mm, 轴线偏位误差不应大于± 10mm, 模板接缝间要垫3mm 厚的橡胶条,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
4.2.4、安装盖梁钢筋:盖梁钢筋笼在相应的桥墩下进行绑扎。
在绑扎前要进行场地处理:清除场地上的污泥、垃圾一人工整平场地一场地四周挖临时排水沟一铺绑扎平台(方木)。
绑扎平台采用10X10X 200cm方木,间距2m 一根。
方木顶面要在同一平面,不得成斜坡面,高低不平处用砂或石子垫平。
绑扎过程中时,将骨架用临时支撑进行定位。
临时支撑采用钢管搭设,支撑在骨架内部,骨架与支撑用铁丝绑扎牢固。
骨架定位要准确,包括骨架间距、端头平齐、顶面平齐和骨架无变形,在钢筋班自检合格后才能开始绑扎其它钢筋。
为便于箍筋的准确和快速定位,在绑扎箍筋前,在骨架顶层及底层钢筋上面用石笔画出每道箍筋的位置。
绑扎后的所有扎丝头一律得向钢筋笼内倒。
水平筋暂时不绑扎,在钢筋笼吊装完成后再绑扎。
为防止盖梁钢筋笼吊装时立柱外伸钢筋与盖梁钢筋位置相冲突,在盖梁钢筋笼绑扎时,箍筋与底层骨架钢筋不绑扎或少绑扎。
待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再绑牢。
钢筋笼绑扎完成及时报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整体吊装。
整体吊装就位。
吊装时采用多点吊装的方法,防止盖梁骨架在吊装时发生变形。
就位要准确,按照盖梁骨架的箍筋进行定位,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误差不大于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