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五)钠的重要化合物1.Na2O和Na2O2在下列哪一点性质上是相似的()A.颜色B.水溶液的酸碱性C.氧化性D.漂白性解析:选B Na2O是白色固体,一般认为它无氧化性;Na2O2是淡黄色固体,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二者溶于水都生成NaOH。
2.小明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通过该实验现象,下列四位同学对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选D钠的焰色是黄色,K的焰色是紫色,观察K的焰色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光的干扰,该实验中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一定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3.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解析:选C虽然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结构、性质上的差异很大。
Na2O是白色粉末,Na2O2是淡黄色粉末。
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
它们都能和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钠溶液。
Na2O中氧元素价态为最低价(-2价),无氧化性,Na2O2中氧元素价态为中间价(-1价),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强氧化剂。
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选C Na2CO3和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两者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鉴别;而滴加BaCl2溶液,现象不同,有Na2CO3时产生BaCO3沉淀。
5.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解析:选C A项,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错误;B项,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质量不相等,错误;C 项,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正确;D项,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B.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C.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D.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显碱性解析:选C A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所以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正确;B项,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正确;C项,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因此不能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错误;D项,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显碱性,正确。
7.两份质量均为m g的Na2CO3、NaHCO3固体混合物,加热第一份充分反应得到CO2的质量为x g,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得到CO2a g;向第二份中直接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CO2的质量为b g。
则x等于()A.2a B.2bC.b-a D.b-2a解析:选C根据题意,两份固体中所含碳元素都变为CO2,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x+a =b,则x=b-a。
8.(2019·四川绵阳中学月考)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氢气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解析:选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则②中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A错误;酚酞遇到碱显红色,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B错误;④中红色褪去,应该是由溶液中的强氧化性物质氧化酚酞致酚酞变质导致的,C正确;⑤中加入MnO2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溶液中存在H2O2,MnO2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剂,D错误。
9.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B和酸性气体D反应能生成C,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也会变为C,E与D反应也能生成C,A、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E。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 与水反应生成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金属单质A 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可以推断出A 为Na ,则B 为Na 2O 2。
结合Na 2O 2的性质,可以推断出D 为CO 2,C 为Na 2CO 3,根据A 、B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E ,可推断出E 为NaOH 。
答案:(1)Na Na 2O 2 Na 2CO 3 CO 2 NaOH(2)①2Na +O 2=====△Na 2O 2②2Na 2O 2+2H 2O===4NaOH +O 2↑10.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A 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 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解析: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在A 中的试管口冷凝为水珠,而CO 2通过浓H 2SO 4干燥后与C 中的Na 2O 2反应产生O 2,未完全反应的CO 2会使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试管口有水珠(2)干燥二氧化碳(3)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4)石灰水变浑浊(5)氧气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过滤空气的最佳物质是( )A.NaOH B.Na2O2C.Na D.Al解析:选B Na2O2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反应,产生氧气,因此Na2O2是过滤空气的最佳物质。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入酚酞溶液,最终溶液均为红色解析:选A CO2、H2O与Na2O2、Na2O均能反应,但与Na2O2反应时能产生O2,因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O2也是气体,故CO2与Na2O2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水与Na2O2反应则会产生气泡而有明显的现象,A正确,B错误;在空气中加热Na2O2与Na2O的混合物,Na2O会转化为Na2O2,C错误;将Na2O、Na2O2分别加入酚酞溶液,二者均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而使溶液变为红色,但Na2O2与水的反应过程中有H2O2生成,H2O2具有漂白性,最终会将变成红色的溶液漂白,D错误。
3.(2019·河南鹤壁高级中学月考)焰色反应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到火焰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解析:选C取一根铂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进行焰色试验,故A 正确;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B 正确;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C 错误;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试验,故D 正确。
4.(2019·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月考)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教材知识设计的能说明Na 2CO 3与NaHCO 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为Na 2CO 3,乙为NaHCO 3B .要证明NaHCO 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放置沾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 .加热不久就能看到B 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整个实验过程中A 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解析:选A 甲为NaHCO 3,乙为Na 2CO 3,故A 选;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CuSO 4·5H 2O ,故B 不选;NaHCO 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的CO 2进入B 中,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 不选;Na 2CO 3稳定,受热不分解,所以A 中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故D 不选。
5.过量的NaHCO 3与Na 2O 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最后排出气体,则残留的固体物质应为( )A .Na 2O 和Na 2O 2B .Na 2O 2和Na 2CO 3C .Na 2CO 3D .Na 2O解析:选C 两种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OH +CO 2===Na 2CO 3+H 2O 。
因NaHCO 3是过量的,则加热生成的CO 2使Na 2O 2最终全部转化为Na 2CO 3,过量的NaHCO 3也完全分解成Na 2CO 3,而Na 2CO 3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最后残留的固体是Na 2CO 3。
6.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 g 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 .3.38 gB .4.58 gC .4.16 gD .4.41 g解析:选C 假设原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为x ,则: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Δm84×2 106 84×2-106=62x 0.31 g解得x =0.84 g 。